分享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精神家园

 拓荒牛550 2020-10-16


我的书房

读书人都希望有一间书房。

2006年搬家以前,我家两室一厅的房子原是可以收拾一间书房的,事实上也的确有,我买了两个书架,上面堆满了书,但因为一个亲戚长期住在我家,后来孩子大了,又盘踞在我的书房,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书房一直没有。

限于条件,就只好委屈我那些书了,床头上、窗台上、写字台上、客厅的茶几上、沙发的靠背上甚至阳台上,凡是我出没的地方都有书,看起来也实在方便,随手一抓就可以拿一本书读上几页。那时候也真看了不少书,有一次一个实习生让我说说我都看了哪些书,我说我没算过啊,家里的书基本上都看了,只不过有的看得深,有的只是翻翻而已。

新房三室两厅145平米,我总算可以为自己收拾一间像样的书房了,所以装修时我瞒着妻子修改了预算,又花了几个晚上把书房的重要性说了一万遍,总算获得了批准。但用作书房的这个房间连着阳台,通往阳台的门大得要命,书桌书架不好摆布,我试图做通女儿的工作,让她住到这间洒满阳光的屋子,我可以委屈一点住她那个阴面的房间,但我女儿就没有妻子那么好说话了,横竖不理解我的“牺牲精神”,只好算了。

我讨厌一切复杂的东西,所以装修很简单,磁砖白墙,四壁萧然,便于放书橱和挂字画;顶上一圈收边线简洁流畅,一盏羊皮灯古色古香。这是我想象中书房的样子,倒是选购书橱让我费尽心机,市场上的书橱都是样子货,有点像政府机关最擅长的“形象工程”,放在办公室里装装样子唬唬人还行,但不实用,装不下几本书,我几乎跑瘦了腿才选购了这两个三开门、上下7层的大书橱,深红色,气势非凡,中间的隔板比较密,能放不少书,最下一层比较高,《辞海》一类的既大又重的书有了一个方便而稳妥的地方。

因为书房一前一后两个门,只好书橱靠东墙,写字台和电脑桌靠西墙,电脑桌的旁边尚有很大的空间,我摆了一个花架,一盆吊兰青翠欲滴,悄然下坠,一下子使书房变得生动起来。一位老领导听说我搬了新家,送我一幅写意牡丹,我挂在书橱旁边;我还收藏一幅书法,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我把它挂在北墙上。有友人劝我在写字台的上方墙上做一个格物架,摆上一些古董,被我婉言谢绝,我的性情我的气质无须这些假古董来装神弄鬼。

搬家的时候,工人们一看我那十几箱书便叫苦不迭,我也叫苦不迭,算来算去还是失算了——两个书橱根本装不下这些书,而且妻子还提出占一个格儿,我只好狠狠心把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拣出来卖了,这才勉强使我心爱的书有了一个容身之所。

其实,依着我的主意,在床边再放一个小一点的书橱代替床头柜或梳妆台,把我常看的书摆上,睡前读几页,很是惬意,但妻子死活不肯。“你还想再弄一个书房啊?”她洞若观火又忧心忡忡:“你买书上瘾,以后再买书放哪儿?”“以后再添置书橱呗,留个期待不是挺好吗?”我还在嘴硬,其实后悔书橱买少了。

布置完毕,我站在书房,宛如一个检阅千军万马的将军,龙骧虎步,睥睨天下,得意洋洋,不可一世。一个书橱里放的是外国文学、古典文学、历史,另一个放的是美学、新闻、现当代文学和杂书,其中没有装祯豪华的“珍藏本”,也没有价值连城的宋版线装书,但有我喜爱的《史记》《汉书》,有屈原、李白、杜甫,有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托尔斯泰、雨果,还有伟大的思想者罗素、赫尔岑、爱默生……书房不大亦不豪华,但简洁、质朴、实用,忽然想起一句古语:“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此之谓也!

明代散文家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看来嗜好是一个人真性情的表现。我无甚嗜好。不好酒,不管是什么名酒对我来说只有一种滋味:辣;不好吃,粗茶淡饭远胜山珍海味;穿,稍微讲究一些,但也只是清爽干净罢了,我认为一个邋里邋遢的人不惟不尊重他人亦不尊重自己,但满身珠光宝气、名牌服装也未必就有气质;花鸟虫鱼,我统统养不活,暴殄天物,徒增罪孽;钓鱼我坐不住,高尔夫玩不起,至于麻将、纸牌之类,我避之惟恐不及。平生所好,惟书而已。书橱里这些书少部分是我上学时候买的,大部分是我毕业后20多年买的,还有友人相赠的,数十年来,它们不声不响、不离不弃,随我萍飘蓬转以至于今,风晨雨夕、顺境逆境,它们伴我孤独、破我寂寥、慰我情怀,堪称昔日师友、风雨故人,使我受益匪浅。

每当我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冲一杯清茶,坐在桌前或读或写,灯光流泻,书香飘溢,清幽满室,心静如水,虽没有添香之红袖,但世间之乐有逾于此乎?

读写累了,走到阳台上,看万家灯火盈盈流转,温柔夜色轻轻弥漫,想象着在某一个窗前灯下也有我这样的读书人,对于生活便充满了一种爱,真是惬意极了。

书房,是我精神的家园!

本期配图均为直隶尚书房群友实地拍摄

PS:读到这里,我们问您一个小问题,您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吗?有自己的书房吗?欢迎留言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