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整理相册,发现最近拍的牵牛花占了一大部分。浅白如雪,酡红如醉,静蓝如天,眩紫如梦……盛开得欢天喜地。每一次清晨的邂逅,都收获无数的欢悦。 篱笆、草丛、木桩、旮旯,随便一抬眼,都是明媚的欢颜。它们自然又淳朴,花味儿花气十足。好像无论长在哪儿,都能长成一派干净洒脱纯天然。 热情似火地连天争相媲美,别无所求的供人赏心悦目。它们从来不与别的花争艳,只是怡然地饱餐阳光雨露,笃定地生长自己的孤独和可爱。 这世间,如果有一种精神,一定是牵牛花精神;如果有一种情怀,必须是“朝颜”情怀。 最爱陈宗远的“牵牛花”: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蜻蜓带露来。 清晨带着露珠,重整妆容的牵牛花,让我们在秋高气爽的时光,享受诸多欢愉和迷醉。 这一段时光,注定是被牵牛花簇拥环绕的时光。 02 书房论坛,恰逢半月谈老师推荐麦家的文字,写给乡村教师: 当人们挖空心思、竭尽全力、争先恐后向成功者靠拢,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远离浮夸和喧嚣的坚定和执着,选择了背向行走的踏实和平静; 当人们投机取巧,蝇营狗苟、损人利己,以践踏人格和尊严谋取名和利时,他们的教鞭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告诉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真向美向善就是向上; 当人们在你追我赶、奋力冲刺中渐渐遗忘了身边人,忽略了远方的风景和身后的灵魂,他们一直以一己之力,坚守着理想和信念,珍惜着世间的美,人心的美,呵护着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 初读,心被触动。或许,前半段麦家所描述的世态,未必都那样凉薄;后半段作家所书写的师心,果真都如此真实。 再读,沉思,我竟然想到牵牛花,在乡野田地,肆意绽放的牵牛花,真的好像这千千万万的老师啊。 03 如同这世界一样,教育在前行的过程中,真的也积累了太多的问题,训练出来的孩子们越来越不好评价了。 开学第一课开播,教育部因为植入大量广告,被观众井喷;前一段被刷屏的高铁抢座博士,更是赚足了丢人眼球。 张丽娟教授在开学培训时说: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位教育者,都要被打板子。听完那句话,我们都沉默了。是啊,我们所有教育者,都被打了板子。 他的无赖行为,让所有的师者,都有羞耻感。 教育的核心素养是生命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知识传授和生命教育培养,两者要融会贯通,先做人、再做事,让每一个孩子都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做人。 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大的命题。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教师以自我的生命成长,影响、培养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我们职业生涯永远的课题。 如柳校长所言,做一个情怀、担当、有原创品性的教师,让未来的社会更阳光起来。教师必须以我们自身的情怀、担当、原创性,影响、培养学生的情怀、担当、原创性,才能以孩子们的情怀、担当、原创性,去支撑未来社会的情怀、担当和原创性。 任重道远。唯孜孜求索。 04 第一个教师节,曾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兴奋和幸福似乎还隐约可见。今天,第34个教师节。从在主席台上致辞的小小孩儿,欣然变成在台下接受小小孩儿致辞的老教师。 前几天梦到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严肃严谨的老马,还有小巧玲珑的英语美人儿,庄重又可爱的样子。老马总爱拿我的作文当范文;英语美人儿连续几天表扬我音标听写满分。 一个人一生当中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人来去,雁过无声,而另外一些人,则走进你的生命,影响你的人生。他们两个恰好都是。 我读师范大学,专业方向英语教育,业余热爱排列汉字。教英文,坚持双语码字,一直在路上。我的孩子们,很多已经走上讲台,成为相当出色特别优秀的英语老师,当然,也有,当年的调皮蛋,譬如昨晚,06级的班级群里,豪爽的大帅贴出外训部队照片,很多外籍士兵,还搞笑地冒出一句:不好好上高老师的课,后果就是中英文混合,把他们带到沟里去了。 很久以前的一个学生妈妈,刚加了微信,在读完文字后留言:好美,文字美,意境美,高老师笑颜如花样子尽显眼前。 已经十年。还有如此的记忆。算是对我为师生涯的一点点奖励。 此时祝福正排着队,渐次涌来。爱的缘起是欣赏,有了欣赏才有爱慕。被孩子们爱慕进而影响他们,是职业幸福的缘起。 感谢他们,还记得。 05 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城市生活二十几年,依然常常梦回故乡。 就像现在,我站在乡间的田野,阳光慵懒,人温暖踏实。 寂静无人的小路,悠然雅致的小桥,沉默安静的山峰,缓慢流动的泉水,小而精灵的雀鸟,婉转迷离的阳光。 浓浓淡淡的绿,在山坡尽情挥洒。稍稍咯脚的碎石小径,缓缓向上延伸。 山顶的平台,久违的惊喜。大片不知名的野花。淡紫色的花心,嫣红的花瓣,优雅而镇定的绽放。 甜美微笑的女子,纯净眼神的孩童。毫无保留的体谅。没有索求的存在。水样流转的静安。 安静悠然的温暖阳光。回首间心疼心动的愉悦笑容。 原来你真的就在这里,你还在这里。 是啊,出发了那么久,经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纯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迷茫;又重新复归,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06 做了二十多年教师,如果恰巧被你问道:教育到底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要在社会参与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怀特海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更有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拂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大家之论,各自经典。 之于我,过有温度的人生,是我教育生活的践行。我愿意引领孩子们,找到适合他们的生命成长方式,能过有温度有营养的人生。以生命滋养生命,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我理解的温度,或者就包括情怀、格局,或者诗意,原创品性;更有质朴无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多元的,更是智慧的。 所有这些,在这个紧张的时代都凸显珍贵。 就像牵牛花,安静地开在乡野。每天一点一点吸收阳光雨露的滋养,慢慢地孕育蓓蕾,持之以恒地绽放,欢喜着结下种子,踏踏实实地收获。脸上带着笑,眼里有光,老师,还有孩子,内心澄净,心意相通,格外安定的感觉。 一诺说,教育本身就应该是美好生活。 好吧,我们继续。 祝福所有的同仁:节日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