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我在春天里独步寻花

 拓荒牛550 2020-10-16

一说到杜甫,总是给人一种惨兮兮的感觉,好像他除了作诗,就是没完没了的颠沛流离,也许正是这种没完没了的颠沛流离,最终让他的众多诗篇成为不朽。

诗人的伟大之处,往往在于他们能够超越常人,在一般之下看到不一般,在苦难当中也不会忘记生活的色彩。杜甫就是这样。

这种感觉,源于晨读三首小诗,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

01

第一首是江南逢李龟年,这个龟字,在这里读作jun,说起来这他还是河北老乡呢,邢州柏仁人,按现在地理划分应该是在隆尧县西部,是唐朝时的大音乐家,唐玄宗的御用乐师。

要说这诗人和音乐家,历史上就是一伙的,因为很多诗都是唱出来的,当然离不开音乐家的谱曲和传唱推广。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可以说是他乡遇故知。当时正值晚唐时期,安史之乱后,诗人和音乐家的流浪生活就更为复杂了,此时相遇定是百感交集,除了撸串、拼酒,理所当然要赋诗一首。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歧王,是唐睿宗的儿子,长期居在洛阳,李龟年一定是经常为歧王提供音乐服务。崔九,是唐玄宗的宠臣,当然也能够经常享受李乐师的音乐套餐。至于杜甫,有没有在歧王和崔九的宅里、堂前欣赏过李乐师的音乐盛宴,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年的御用乐师,和杜甫一样,此刻同是天涯沦落人。

一句正是江南好风景,把三四月间的江南之美尽收于此,江南风景可不管你是晚唐,还是乱世,不管你是沦落,还是快意,每年春风一吹,江南总是那样的江南。

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把颠沛流离中的那种相遇,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知,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个拥抱,写的既含蓄又淋漓。这个落花时节,既是晚春,又是晚唐,那时候的大唐已经从盛世进入落花时节。

那一刻,眼前的江南好风景,心中的大唐盛世,皆成诗人与乐师惺惺惜惺惺的背景。

02

第二首写的是两个黄鹂。那年,杜甫流落到了川府成都,投靠在那里的一位朋友。那一段时间,相对还算是安稳一点吧,因为他在当地搞了一点基建项目,就是后来的杜甫草堂,实际就是择一块地皮,盖了几间茅草屋。虽说简陋,但是对于晚唐落花时节的颠沛流离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奢侈。

这首诗,就是作者居于草堂,闲作窗前,透过眼前这扇窗,由近及远,再到更远,眺望,欣赏,思量。

他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眼前的景色,也看到了内心的希望,那连绵的高山,似乎并没有挡住诗人的目光,眼前的苟且也没有扼杀了诗人心中的远方。据说,当时诗人一家数口,连吃饭都成问题,但是,杜甫并没有让自己成为另一个样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四句,每一句前面都可以加上两个字,你看,往树上看黄鹂,你看,往天上看白鹭,你看,往西面看山,你看,往东面看水。

在那一场流落中,诗人正在承受生活的艰难,但是他仍然能够看到生活的美好,诗人相信,这一切,一定会慢慢变好的,大唐盛世虽然正在走远,但是这落花时节也不会长久,因为明年,还会有另一个春天。

心中有一份希望,就不怕生活的艰难。

03

第三首是江畔独步寻花。这个主题,杜甫一共写了七首诗,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这首之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边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逢李龟年的时候,正值落花,凭窗远望的时候,正值柳绿鹂黄,过黄四娘家的时候,正是花开盛繁。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村里分配来一位从保定红二师毕业的老师,姓郭,离家很远,其实也就几十里,那时候没有车,几十里的路就让那位年轻老师离开了家乡,一个人以校为家,整天与我们那一群淘气的孩子为伍。每天讲完课留完作业后,他总是会给大家加一节小课,组织大家学一首古诗,印象中都是这种四句短诗,应该是方便大家识记。

那天教我们读到这首诗,正好我们村里黄姓比较多,说到这黄四娘,他还打了个比方,说就像村西头那谁他们家,干干净净的小院里种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一句话就把这诗讲活了。直到现在,每次读到这首诗,都会想起当年在村大队部的教室里,一群淘气的孩子们,使出全身力气在那里吼诗的场面,就算是真有那戏蝶娇莺,也早就被那群吼诗的孩子们吓跑了。

戏蝶娇莺吓跑了,但是,从那一刻,老师给每个孩子心里都埋下了一枚有诗意的种子。

我们那位老师,那时候其实就是过黄四娘家的杜甫,虽然一个人离家很远,虽然生活很是艰难,但是,他眼里总是能够看到千朵万朵的花花。

人生短暂,多有不易,如果你正承受艰难和磨难,可以放下抱怨,悄悄地去黄四娘她们家小院看一看。

至于黄四娘家的小院在哪儿,其实我也不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