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曲阳有个庞家洼,一位老汉、一头毛驴、一生坚守

 拓荒牛550 2020-10-16

摄影:山北雁

随着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乡愁和乡土的怀想越来越深。

人们渴望城市里现代便捷的生活,但是,每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谁也忘不了自己从小玩儿到大的那一方水土。

摄影师发来的这组图片,背景是保定曲阳县的大山深处,主题是一位坚守乡土的老汉,一位浑身上下散发着泥土味道的乡村老汉,还有一头小毛驴,是老汉坚守乡土、耕作不息的伙伴和朋友。

这小毛驴原本只是拉犁拉车的生产工具,在乡村,尤其是在相对原生态的农业劳动中,一头小毛驴有时候可以顶上好几个劳动力,不仅听话,还吃得不多,主要是干活有韧劲儿。

在乡村里,凡是家有小毛驴的农户,时间长了都会把小毛驴当成一位耕作伙伴,一位不说话的老友,甚至有的会当成家里的一员。


记得在小时候,做梦都想家里能有一头小毛驴,那样,老爸老妈就不用头拱地弯身弓背费劲拉车了。

老牛居然想的是小毛驴,怎么不买头牛来干活儿呢?

那时候,连头小毛驴都买不起,牛,就更不敢想了。只能是人拉肩扛、当牛做马,侍候那土地庄稼,支撑一个简简单单而又实实在在的小家。

转载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刊立场,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微信:Nhjd801,直隶尚书房询书热线:13833252895

透过这组大山深处的图集,看到了乡村土地上最执着的坚守,最朴实的农人。

我们当然希望天下所有的农人,尤其是像这位老汉一样的农村守护者,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其实,对于坚守乡土的老汉来说,只要是勤劳致富的信仰还在,用自己的双手,凭自己的一把子力气,能养家糊口,能过个安稳日子,就行。他们对生活的所求,并不很多。

人勤地不懒,只要甩开膀子干,再有头小毛驴帮称着,一家人在一起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就是幸福时光,就是美好生活。

当然,这小毛驴在很多地方已经换成了机械化的电驴子。


一看这老汉就是位庄稼把式,扶犁可是个技术活。还有扶耧耩地,那个活儿技术更高。

小时候跟父母下地劳动看过扶耧耩地,全村子一共也没有几个人能拿起这件技术活儿。

记得那时候刚分地到户不久,家里好几亩地,耩麦子的时候,老爸负责拿耧,老妈和几位亲戚拉耧。

清楚记得老妈说的一句话:这扶耧的,是不是坐的耧斗上去了?

其实,是扶耧的耩地有点儿深,怕是麦种被田鼠或是麻雀吃了去。当时,老妈就说,家里要是有头小毛驴就好了。


山坡上的老汉,扛着一件传承多年的农具,可能是一件木犁吧。这是收工回家吗?

这木犁不知道已经用了多少年,已经磨得溜光。可能将来会有一天,这木犁躺在某一个角落,静静地回归大自然,可能有机会进入某个乡村博物馆,供后人回想当年的农耕影像,也可能被某个玩儿家看上眼,拆解之后车成珠子或是弄成几个手把小物件儿。

最大的可能是,这木犁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机会去泥土里面一展身手了。


老汉在前面走,小毛驴在后面跟着,谁也不说话,每天就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回家,再走回劳作的田里。


干完活,要给小毛驴卸载,解套,让它在地头边角去吃点儿草,或是找有水的地方喝点儿水,也算是劳逸结合吧。

如果是干了重活,回家还要加点儿炒豆子等硬料,让小毛驴尽快补充体力,明天还要继续干活儿。


这是收工回家了,老汉指着不远处的村庄,嘚儿,驾!咱们回家。

嘚儿、驾,是指挥小毛驴的口诀。还有几句,迂,我薅。其他的想不起来了。这是乡村里多年传下来的口诀,小毛驴从小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口诀?期待有乡土研究专家给个解释。


乡间小路上有一辆摩托车,我们小的时候,这摩托车都叫电驴子,大一点儿的比如125、250,叫大电驴子。


静谧的乡村,让人的心灵感到放松和安闲。

就在编辑这图片的过程中,有摄影朋友说,这种乡村题材的图片,如果调成黑白风格,乡愁的味道会更加浓厚,下面,就是调整成黑白风的效果。


看到这里,从内心感到这老汉身上的一种伟大。

一位大山里的汉子,从小就在这土地上刨食儿,他没有工资,没有保险,也没有级别,他有的就是对勤劳致富的信仰。

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供养着生生不息的人们生存繁衍。

在宏观经济中,农业是第一产业,按理说,生产粮食和蔬菜的农人,也应该是排在第一的产业从业者。而现实情况是,农民的收益和收入,相较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者来说,太低了,太难了,太不容易了。

如此辛苦的农人,他们不仅没有工资、没有保险、没有级别,而且还没有退休,一直要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好在是,这些年改革了,农民也有了保险,虽然目前的水平还不高,毕竟现在看病、养老的事情算是有了一些保障,相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将来的保障水平会越来越高的。


据摄影师说,这位老汉叫庞建国,是曲阳县庞家洼村的。

驴是从小养大的。地在山坡上,没有水可以浇灌,靠天收。每天,他背着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滚烫的脊背弯着,手里那把古老的锄板,把一双手磨出厚厚的老茧。只企盼着,锄板下贫瘠的土地,能在锄板的律动中,变绿,再变黄,成为果腹充饥的食物。

特别说明一下,文中涉及到的山村和石头房子是借用其他山村图片,与庞家洼村无关,借图只为烘托气氛。其他乡土耕作图片,均为庞家洼实地拍摄。


被这乡愁击中,被这毛驴圈粉
被这坚守乡土的老汉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