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帅:医生滥开处方要纳入失信黑名单!每天100万张处方,他们准备聘请多少专家来审核?

 吴帅医事评论 2020-10-16

导读:为什么出台这种霸气十足的公共政策?新闻隐约暗示,是为了严惩医疗机构骗保行为。但现在这种严惩的矛头却对准了医生。这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好像这些骗保行为都是医生一个人的肇事责任。问题是,如果没有整个科室和医院的配合,这种医疗骗保怎么可能顺利完成?但为什么不问责科室主任,也不问责医院院长,而偏偏把最底层的医生当软柿子捏。制造一种公共印象,医疗骗保都是医生一个人的堕落和罪责。

文/吴帅 说人话,说没人说过的人话

看到这条新闻,首先,我会奇怪一件事情。“医生滥开处方”现在不但上了新闻头条,居然还和“网上造谣”也平起平坐了。

这是一条非常个性化的执法,应该是黑龙江独创的发明,国内少见,世界罕见。

如何鉴定一个医生处方是不是滥开?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专业问题。一位医生出身转行做律师,专门挑医疗差错的网友说——关于是不是滥用,监管很难,只能靠医生的心。这种树白旗主义虽然貌似极端悲观,但却阐述了一个基本事实——监管医生处方是一件高技术含量,成本非常高的事情。

黑龙江有数十万医务人员,每天开出的处方百万张,当地准备花多少人力财力来完成这件事情?

能判断医生处方是不是滥用?需要具备足够临床经验的医疗专家,才可以权威认定。当地要去哪里挖那么多专家来做这件事情?

如果你出台这种夺人眼球的公共管理政策,又没有足够的力量资源来确保它的执行,那等同于把立法视同儿戏,说得漂亮最后却成烂尾楼,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正因为基于这个基本常识,世界各国都不会花大力气来监管医生处方滥用,而是强调高薪养廉。只有在中国,才会有这种和医生处方死死较劲的精神,出台各种眼花缭乱的管理政策。

这个执法主体是相关部门”,包括——依法依规实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交通部门);对严重失信主体提高贷款利率和相关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银行机构)。

意思是不是说,查医生处方滥用,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动?这种“联动”是不是意味着,谁都有资格和资质去对医生的处方进行指手画脚的所谓监管?

为什么出台这种霸气十足的公共政策?新闻隐约暗示,是为了严惩医疗机构骗保行为。但现在这种严惩的矛头却对准了医生。这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好像这些骗保行为都是医生一个人的肇事责任。问题是,如果没有整个科室和医院的配合,这种医疗骗保怎么可能顺利完成?但为什么不问责科室主任,也不问责医院院长,而偏偏把最底层的医生当软柿子捏。制造一种公共印象,医疗骗保都是医生一个人的堕落和罪责。

管理医生处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但当权者现在一拍脑袋,就有了这种创造发明,令人不得不折服于这种强大爆棚的自信。尽管本质上,它不过是一种权力飞扬跋扈和闭门造车的产物,价值含金量偏低到近似于,只有恐吓效应

 在中国,很多涉及医疗的公共政策都沿袭这种模式,出台前隐秘无声,出台时轰动眼球,出台后变成沉重负担。

这就是医生滥开处方纳入失信黑名单的现实风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