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叙事取向生涯咨询》培训第一天收获

 职业生涯规划师 2020-10-16

今天参加学校组织的《叙事取向生涯咨询》第一天培训,台湾的黄正旭老师授课,收获颇多,如图:


一、知识面方面,五点收获。

  • 1.霍兰德兴趣测验。霍兰德兴趣测验,我们也经常用,但是解读的不够深入。今天用了台湾大专版的测验问卷,再非常深入细致地解读了下,好多都是以前没有做过的,收获很多。第一是引入了质性测评,质性和量化测评相互结合,能够解读出更多的细节。第二是关注细项分数,有更精准的对应关系。第三是当前所事和憧憬之事的链接。

  • 2.小六码。第一次听说小六码,还不是特别懂,大概理解为单码和其他两个码配合的优势策略,或者是当前所事码和其他两三个码配合的优势策略。明天再深入了解。

  • 3.测评的常模,实效性不够。现在的常模,通常都是十几年前的数据,早过时了。

  • 4.我们的孩子,大多首先是如期所示,然后才是如其所是。黄老师举了一个先读台湾最好的国中,再读台大医学系,再去做蛋糕的学生案例,很形象。

  • 5.真人图书馆。真人图书馆,3月份在福州听刘老师讲过,印象很深刻,这次听黄老师再讲,又加深了印象。这个可以搞起来。


二、技能提升

  • 1.自己做了一遍霍兰德兴趣测验,也在老师的引导下试着解读了一次,觉察到了测验的强大功能。学完之后,得找几个人练习下兴趣测验。想深入了解自己兴趣的,如果有兴趣体验的,可以留言报名哈,五月份安排起来。

  • 2.心脏病游戏。一个非常不错的热身游戏,需要我们非常专注、集中注意力,才能玩的好。而且,结果充满不确定性,不仅仅是游戏本身的胜负;更重要的是胜负结果的运用。

  • 3.咨询阶段任务。这个是我自己提的,从来访者的过去叙事中,挖掘其正能量;从来访者的现在中,挖掘最吸引他的事情;从来访者的未来里,帮助他找到目标,设定蓝图。

  • 4.还有一点感悟。如果兴趣测量还有这么多的讲究,那么性格测验、价值观测验等,也需要这样深入琢磨。


三、升级了理念

1.我不是用我的人生写小说,而是用小说改变我的人生。

这是今天最震动的一句话。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唯有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才比较适合写小说,这样的小说有故事有深度有厚度。但是这句话颠覆了我的观念,确实,可以通过写小说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来建构自己的人生。

人生意义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早已经存在的东西。

2.不以香气诱人,要以禅思为境。

这句话原意应该是用来描述日本料理所要追求的境界的,放在生涯中,香气可以理解为理论,而禅思可以理解为关系。

整体的意思,是要更加看重关系,而不是理论。

对事认真投入追求专业,对人诚心关怀充满好奇。

3.学生为重,教师为辅

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学习,强调三点:一是深度学习的任务是整合,深度学习的方法是共同体以及数字化/大数据的运用,未来的教室的特点就是一下这几点:

  • 学习的内容是跨学科的,是整合的;

  • 学习的方法是以项目为主的;

  • 学习的环境是探究的,是互助的,是团队的;

  • 教师的角色是辅助。

四、小组总结收获

下午课程结束后,小组自己简单总结下收获,我们小组的总结如图:

很多时候,听老师的课是一种收获,听同学的分享,是另一种收获。他们在分享的时候,我在用思维导图梳理,一边听一边记录,我就发现,自己还是遗漏了很多要点。他们提到的一些收获,我也非常认同,但是自己没有意思到。

比如晓秋敏锐地意识到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满意的人之间的区别;钟杭玲老师总结叙事可以在高中生涯中的应用;姜海燕老师后来也提到叙事跟教练的结合,逻辑层次下来的时候,从身份到价值和信念这一层,用叙事就非常好。王壮和秀微都提到3分钟正念练习可以用在课堂上。


整体而言,今天听课的状态是非常轻松的,老师讲的也轻松,大部分时间让我们自己探索自己分享交流,他把咨询理念用到课堂上了,感觉非常流动,行云流水。这种举重若轻的讲课方式,我要多多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