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晶莹美刊】谈谈离婚丧偶 || 廖锦正(2019第三期纸刊选稿)

 牛晓玉 2020-10-16
作者简介
廖锦正:谜号松正,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普宁市第八届政协委员,普宁市灯谜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灯谜》、《澄海灯谜》、《普宁教育》、《英语周报·教师版》和《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刊物上。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碧云
谈谈离婚丧偶


作者:廖锦正

离婚和丧偶都是不幸的,不幸的人生已经够苦了,如果不给予理解和同情,请不要落井下石、造谣中伤,否则就会雪上加霜。离婚和丧偶是否选择再婚,这要根据各人的生活观而定,要尊重各人的选择,不要干涉,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如果选择再婚,则要支持。俗话说:“家无女人不成家,家无男人没支柱。” 如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问题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遇到生活或工作烦心事可以相互倾诉,进行心理宣泄而得到解压,特别是晚年人老体虚多病之秋时更需要老伴相互照顾。另一方面,再婚过正常的夫妻生活,男人可以避免前列腺炎或肥厚的风险,女人得到滋润避免内分泌失调。这些都有利于身心健康。
离婚和丧偶再婚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因为在人们的眼里,离婚者大多数是脾气暴躁、性格缺陷、小心眼包容度差,再就是一方出轨被另一方发现而感情破裂。部分封建迷信思想的人认为丧偶者不会扶持对方,带克命,他们为了“保命”,愿意选择离婚者而不愿选择丧偶者。而那些不相信封建迷信的人士却要选择丧偶的人,因为他们认为丧偶者不像离婚者那样有性格缺陷和感情问题,且在痛失亲人之后会更加珍惜身边人。
离婚虽然不幸,但丧偶更不幸。离婚只是把无感情、不合适的人放弃了而已,可能今后找个更合适的对象作配偶,这是事情从不好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变的过程,而且越快找到对象越觉得有面子越有本事。但丧偶就不同了,特别是中年丧偶是人生三大痛苦之一,丧偶经历过生离死别之痛,再婚还要经历过道道关卡,先要征得家人的同意。即使家人同意了,社会人还会指指点点,说这人配偶尸骨未寒就找人,他们认为丧偶再婚就是忘记原配,对原配的爱情是虚假的,这是多么荒谬的思维啊!难道不再婚,让生者遭受寂寞的煎熬、永远痛苦下去就是对逝者的忠贞吗?不,相信天堂的他(她)也希望活着的人能够过着正常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些多管闲事且别有用心的人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呢?如果当这种不幸的事降临在他们身上时,他们会后悔当初自己说这种话,觉得自己太天真太幼稚了。
记得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死者没有太多痛苦,悲伤仅被留给了未亡人。” 的确,那种生离死别的悲切伤痛刻骨铭心,永不磨灭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形影不离、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夫妻来说,一方的离去就像天塌下来一样,也意味着心灵的创伤伴随终生。有时伤心到极点,崩溃了,就会随其而去。古已有未亡人伤心到极点在棺木上撞伤或撞死,所以有些地方规定在出殡时不允许配偶去送别,这样避免悲剧再发生。“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但凡七情六欲正常的人都能意识到亲人的去世是一件痛不欲生的事,所以不要随便说人家“老婆死、后妻稚”或“丈夫死、郎君鲜”之类的话,人家失去所爱之人,已忍受着寻常人难以忍受的楚痛和折磨了。如果憋不住要说也不能当着当事人的面说,否则犹如给人家的伤口撒盐——痛上加痛,否则会招惹是非,要谨防“祸从口出”。所以人要有道德修养,要换位思考,要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只有丧心病狂、低素质且不珍惜夫妻感情的人才敢在丧偶人面前直接说:“老婆死,后妻稚,有福气”,这种冷酷无情的人既否定了夫妻存在真挚的感情,又忽略了长期相处夫妻的感情已经上升为一种亲情,如果说者与其配偶关系不好没能够体会到人家丧偶的心理感受,那他完全可以扣心自问,想想他自己的家人(子女或父母)死了,其心里会不会痛苦,这样就可感知到人家丧偶受到打击的情感,一样的道理。

总编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