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立医院要过"紧日子",唇亡齿寒!医生们呢?

 吴帅医事评论 2020-10-16
今天,医界知名人士廖新波先生撰文称,公立医院要过紧日子。

什么是紧日子?

广义说是,政府财政减少或和医院经营举步维艰带来的资金运转艰难。当然还包括政府对医疗规范性加强带来的隐形收入减少。


这个词用得很微妙,是紧日子还不是苦日子。说明了公立医院底子厚,还能撑得住。反而是大型的民营医院或者是大规模的连锁诊所机构,肯定是可以用苦日子来形容。

无他,新冠疫情的政策影响,乃至经济下滑也对医疗起到了负面刺激。民众手头紧了,肯定缩减消费,当然会包括看病方面的支出。

在这里,我更关注的是这一切医生们的影响。在昨天那边文章中,我的批评有点尖锐,是希望还在沉睡和抱怨环境的医者能够觉醒,化危机为机会,用更有作为来抵御这种不利的影响。

昨天文章中,有文友留言: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医生个人的临床诊断水平普遍下降、仅关注于开化验单以及处方昂贵药牟利,造成低年资医生与院士级别的医生开出的化验单与处方的昂贵药几乎雷同,与机器人的作用几乎无所区别。如此又如何能吸引患者就诊?!

这种指出问题的态度,深得我心。我们的医疗界当下存在一种倾向,医疗行业医生们好好好,大家都好!外界坏坏坏,病人坏媒体坏。这种思维会误导部分医生,一旦遇到危机和不利,习惯性地去指责别人批评环境和机制。而唯独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调整自己。

医生要调整什么?怎么调整?在昨天的文章中,我表达得很清楚。——中国医生们注水的医学教育之毒,钻进书本子读成书呆子,对大众健康需求一无所知,对敬畏市场的常识一无所知,对怎么靠医术立身立业一无所知,这才是把海量粉丝推给养生大师们的内因。

我们的老师只教我们按照书本和教材的标准去治疗疾病。但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和病人沟通?管理病人的期望值和态度?没有告诉我们,医生个人品牌打造和尊重市场的重要性。没有告诉我们,实践和沟通能力,可能比书本的理论能力更重要。这就导致了一件最悲哀的事情——我们无法把我们美好的目标,落地变成现实。

当医生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路径,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发展的问题。对民众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还可能比不上那些野路子的走忽悠战术的"大师"们。这就已经警示我们,应该学习与反省,在人心市场上,和这些力量做战争。重新夺回我们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地造福病人,造福社会。

一个张悟本们上电视讲课教学吹牛,粉丝如群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医者们迂腐和不思进取的社会,才会把市场机会拱手相让。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媒体的堕落和民众的愚昧,但这种指责和批评,对改变医生乃至到行业的现状,帮助并不大。

相反。只有正视这个社会现实,向骗子们学习,把骗子们逼到无路可走,重新拿回属于医生们的麦克风和摄像头,才是有理想的医者们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向骗子学习,不是为了成为骗子,而是为了打败骗子。学习什么?学习他们是如何影响大片民众的。

在当今这个社会,医生要生存得有价值有尊严。肯定不是你自己觉得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别人需要不需要你?是怎么评价你的工作价值和职业素养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我们的力量理应更大!我们的生活理应更美好!我们的职业理应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一切取决于我们,更取决于别人。所以要放下我执,向别人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