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选择地图帮你停止“吼娃”, 让孩子自律

 昵称65625155 2020-10-16

今天早上起来后,由由开始读英语,读了一阵子后,就让他默写古诗(昨天的作业,晚上我八点多才回家,没有提前督促,漏了这一项)。结果拖拖拉拉,磨蹭到7点45了也没有完成。

我就说:你做事一点都不自觉、效率太低了,一个早上都没有什么收获。

奶奶说:起来那么早有什么用,还不如七点钟再起来。

奶奶说了后,我就起了情绪,好像觉得是怪罪我让孩子起来得很早,孩子一般都是自然醒的啊。

我就说:快点收拾东西准备走了。

孩子什么嗯嗯嗯,没说什么,打红领巾开始出发。

送完老二,我把桌案上的资料整合一下,发现了“选择地图”

这是昨天我刚看完一本书《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里面就讲到了:

遇到问题,我们可以用两种选择。

一种是评判者心态,一种是学习者心态。

点击加载图片

我突然觉察到:

早上对于孩子的效率我非常不满意,

我对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批判行为,

那一刻我就是一个批判者。

我指责孩子,陷入了评判者的泥潭。

我的指责并不会对目标有任何帮助,

还会影响我们正常的交流效果。

我开始反思如何提高由由的自觉性和效率。

我要如何以“学习者心态”去向自己提问,去实践这个方法。

点击加载图片

这里有一个例子:

作者导师的女儿体操比赛时,总是拿不到好成绩。

她是如何通过改变提问,进而让自己拿到好成绩的。我们来看看。

一开始她的问题是:我这次会不会跌倒呢?

后来她改变了提问,捧回了奖杯。

现在的新问题:我怎么才能精彩的完成表演?

她的这个问题把注意力聚焦在跌倒和失败上。“我这次会不会跌倒”会令她想起之前的失败经历,使她非常焦虑,进而影响到她的表演。

当她启动了:为一场精彩的演出而努力,她就启动了积极的意愿。注意力在精彩的呈现上。

有了方法指导,还有成功案例参考。进而我思考自己的应该如何去做?

行为应该是围绕目标行动的。

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的目标是:孩子至上、自律。

我的信念是:童蒙求我。

当我遇到问题,我可以选择“学习者的心态”

我觉察:我批评孩子不自律、效率低并没有用。

我可以运用

提问的方式,改变我的行为和情绪,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

1、我怎么以“童蒙求我”为指导?

2、我怎么正面激励孩子?

3、我怎么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这些问题会让我朝着我的目标去行动,寻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

持续实践中……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觉察力的重要性。

针对如何提升觉察力?

我们可以通过写“觉察日记”描述清晰某个时刻影响我们的事情,你那时候的思想、感受、情绪。这种方式提升我们的觉察力。

努力进行时……

这种训练法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种关系中。包括亲密关系,

我们是用学习者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另一半呢?还是用评判者眼光,这会使我们对亲密关系的体验完全不同。

用学习者的眼光,我们能聚焦于自己对另一半的欣赏,并更多地去关注哪些事更有利于巩固双方的关系,尽管做不到完全如此,至少在大多数时候都能这样做。

我们会从优质着眼,而不是紧盯着缺陷;紧盯着自己的或者对方的缺陷。

总之就是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通过选择“学习者的心态”让我的目标实现。

点击加载图片

这幅图可以帮助你觉察自己是评判者心态吗?

当我们选择转换时,就参考学习者心态。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祝福大家可以有更大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