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韻十二風] 曲集序

 青衿研究学院 2020-10-16

[荷韻十二風]  曲集

       蓋庚子春以來,全球疫毒橫流,歷己亥冬末,江城之鎖喉。吾宅家心繫郢都矣。寒食節猶感:沉沉圍疫雨,寂寂望他鄉。蜀魄啼聲切,楚魂吟夢殤。塚邊林色掩,树鹊绕惶惶。梨花飄雪舞,清淚自成行。”大晏“幾日寂寥”“一番蕭索”是焉。難家家戶戶閉門不出三月有餘,唯祈平安渡舟。幸喜暮春之至,舉全國之力,白衣之大愛築成護盾。恍然日居月諸,煙火在燃。芳草淒咽,高山水潺。小蟲釣技,大道光全。凝睇眸轉,斗轉星懸。何以因此?休戚相關!

          吾網教詩詞擇以春分之明,以意境之新變。《詩經》之雅正取名,得以古韻長留。或得古人所未有,釋詞牌曲牌之妙用,同花信之風息息相關乎。吾以為,古今中國文化中生命以12為一週期,如:一天十二時辰,一年十二月,順以十二生肖排列,人生孰不在此輪廻乎?在古希臘時期曾代表完美,完整。所以纔會有“完整的”12星座。而詩詞又是我輩之追求精神家園,靈魂歸所也。“12時辰,12生肖,12節氣,12輪廻...12是中國文化的圖騰,12是人類生命的密碼。這是為什麼我要創作線上直播《武漢12鑼》。”譚盾在雲上直播間對世界說的一番話,讓人類互相關愛,共渡生命之坎,共同攜手,找到抗疫的醫藥與秘方。

       吾經瘟劫拾卷重著一頁。初夏見荷錢串串吐出新綠,宅家数月未見到的生命之色躍然眼前。以情歸何(荷)處?柏舟(見素)“心有靈犀一點通”欣然以畫作見示。或以灰色著調,或以濃墨破之。若隱若現生命重續焉!歲擬《荷韻十二風》曲吟之。

           當此攜文振作之日攬重責在肩者,重掀曲壇之夢,續千年之夢也,以崇古尊格律體為旨歸,振文壇之興乎!則遂意喚夢中人同道乎?吾順天時發起,賜名十二人:青鳥,清揚,婉兮,柏舟,瓊琚,蒹葭,采薇(自用),蒼耳,子惠,洵美,揚之水,清兮,子佩。是為引。

         古以美人喻花,“雲想衣裳,花想容”,然“花無百日紅”花開期短也。濂溪獨愛蓮,“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乎”?吾愛之蓮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生生不息是也。慷歎之餘與同志者約為觀賞荷韻而體悟 自然之夢,體表自然萬物之變化纖微。所設計課程之曲牌曲譜,經熊盛元先生審核,指導交流。首舉唐圭璋先生《元人小令格律》為圭臬,配以“律嚴、意新、辭美、物合”八字為標準,尤以立意求新為尚,以點概面,借物抒情,比興相貼切,圖寸進,明物語。分主課十二課:欣“小荷貼水點橫塘”之青荷;尋“青荷小小初淩水”之雨荷;覓“芙蕖初開,水面清圓,風荷舉”之紅妝;品“卷舒開合任天真”之亭亭淨植;撚“問雲何處最花多?憑欄十里芰荷”舞霓裳之荷瓣;赏“一池明月浸荷花,應為洛神波上襪”之月下荷境;捉“冰絲欲斷鮫人縷,瓊液疑含閬苑霜”之藕花風;采“露為風味月為香。蓮花不可見,蓮子心獨苦”之蓮蓬;道“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之采蓮人;惜“紅衣褪盡新霜落,忽報江南一片秋”之並蒂蓮;聞“葉露珠流韻,魚游蓋夕陽”之荷誕;歎“秋陰不散霜飛色,幾向寒梢問消息”之枯荷。

       然好事多磨,荷葉田田之時又逢梅雨季節洪澇月餘,滿塘荷花沒於黃湯之內。待悠悠渠水濯,雨霽答年光。雲外曲會和六章,终結集而成,其中“荇菜,葦杭,考槃,淇奥”幾位作手加入,歷時四月,選宫调,曲譜研。瑤殿探,拍時片。析荷境,開經卷。作,審,評,編,120餘天,計检作品300首之餘。暢然兮,荷花文化曲集,庚子年獨樹一幟也! 

      非敢妄立言繼絕,樂府唱響載史,然蟬鳴攜蛙唱,諦聽九畹,執陽春白雪中,“和之者眾”,已打破了“曲之彌高”之窘。現已不可缺之,鳴笛一部乎!在此感謝曲課顧問曹可考會長閒暇指導,書畫家王啟成師兄和祝飛大哥,孟老師的支持和鼓勵。

                         周海燕(弘靈)庚子農歷八月二十九日采薇軒稿

图片/见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