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的「神仙」存款,恐怕快买不到了!

 简七读财 2020-10-16

简七精选理财”轻松获得


大家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畅畅。
 
最近,我有个小苦恼:
 
之前,我常买的一个收益5%的银行存款产品,1月1日起就全平台下架了。还连带着几个同款,一起消失。
 
哎,又损失了一个好的投资对象呐!未来,还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吗?

*文中产品为科普举例,投资还是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哦。


先来说说,到底是个怎样的产品,让我如此偏爱?
 
简单说,它是一个「靠档计息」的银行存款
-存入当天就有利息,能随时支取;
-受50万银行存款保险保障,安全性高;
-利率存越久越高,阶梯上升,最高可达5%。

这么说,你可能还没印象,但说到之前比较火的「蓝贝贝」、「富多利」,就是这一类。
 
怎么辨别这类产品呢?看看它的收益说明就知道,大多不止一档利息——
       

必须承认,我原来可是这类产品的忠实粉丝,因为它帮我解决了,关于钱的2个小问题。

大家可能会跟我有同感,每到手一笔钱:
要么是不确定,将来啥时候能派上用场;
要么就是想在找到更合适的投资前,临时过渡个几天

投资期限固定,想提前取就不行了;
单纯存个余额宝,又嫌利息太低。
 
而「靠档计息」存款,就能两者兼得。
 
既然是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会被下架呢?

 
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悖论。
 
看过「靠档计息」存款的介绍,不难发现,灵活性和相对来说的高息,都是它的优势。
 
但硬币总有正反面,对我们而言的好处,到银行那里,却成了隐患。
 
1)流动性风险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选择「靠档计息」,就是不想受时间限制。
 
但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人人都是存个三五天就跑路,对银行来说,每天就得应付大额的流入流出。
 
万一哪天,碰上个“用钱高峰”——就比如临近春节,出现集中支取的情况,银行压力就很大了。
 
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风险。
 
2)高息风险
 
这个好理解。高利息,对我们来说,是收益;但对银行,是成本。
 
我查了一下,现在银行普通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2.75%;相比之下,「靠档计息」等创新形式的“银行存款”,利率高了不少。
 
这意味着,对银行来说,吸纳等额存款,需要支付的成本就高了很多,增加了运营压力。
 
基于以上2点原因,也难怪,这类「收益-风险-期限」都棒棒的“神仙产品”,这么快就下架了。
 
当然,如果你现在正持有此类产品,也别慌,按现在的通知来看,存量不会受影响。
 
反倒是我这种,想要新买入的朋友,机会不多了。那还有什么替代选择呢?

方法总是有的。我按照3类场景,给你们做了整理,可供参考。
 
1)活期存款
利率:3.6%~3.9%
 
30天之内临时过渡的资金,建议大家直接买活期就好。比如,“财富水池”中的现金池,就算这一类。
 
我盘了盘,目前市面上的活期,现存也不多了,大家且买且珍惜。


2)定期存款
利率:4%~5.4%
 
大于30天的,且你大概知道,自己将来啥时候要用的钱,存固定期限更靠谱。
 
这样选择面也大一些,30天~360天都有,最长5年能锁定一个5.4%的利息,也不错。
 
因为安全性高,所以尤其适合大家存买房的首付款,比定投基金风险小很多。

简七精选理财:公众号菜单栏-【理财实践】-【中短期】可查看

3)组合配置
 
更常见的情况,是真不确定,未来什么时候要用钱。那就建议,搭配长短期的存款产品,组合购买。
 
拿我自己来说,除了存3~6个月生活费,进活期里外。余下的钱,会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混搭。
 
这样组合的收益,肯定不及全买5年期的好,但能保证钱的灵活性。哪怕遇上个突发,也能做到心里不慌。

 
按照上面的对策,相信能暂时弥补「靠档计息」存款下架后的缺失。
 
但我觉得吧,这事可能刚是开了个头,未来高收益的「银行存款」,到底能不能长期存续下去,还得打个问号。
 
也许,收益下调或限购,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大家还得早做心理准备。
 
记得原来,跟大家科普过一个「再投资风险」的概念。


如果真有一天,安全灵活、收益又高的存款产品都没有了,主动配置、规划的能力,将会成为我们财富的分水岭。
 
所以,趁现在,还有得选的时候,多尝试接触一下债券、基金等其他形式,逐步调整我们对投资的理解和预期,将来才更有可能以不变应万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