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定期消毒杀菌,就能有效做到养殖病害防控吗?

 水产前沿 2020-10-16

细菌=病害?细菌的存在就是病害的源头?
  • 文/ 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蒋发俊

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理念里,有一种认识误区,人们往往将细菌与病害划上等号,认为细菌的存在就是病害的源头。具体措施行为上,如一贯坚持的定期消毒杀菌,一般每10~15天消毒杀菌一次,若病害流行期间要求更频繁。一些专家、学者网络讲课,大肆宣扬定期消毒杀菌的重要性,对轻视甚至否定消毒杀菌作用的理念提出批评,指出消毒杀菌已经成为我们水产养殖业的短板,强调一定要加强杀菌消毒作用,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力倡导5~7天消毒杀菌一次的措施。

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在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它在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运转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人体自身如口腔、肠道、鼻腔、耳膜以及皮肤各处都分布着大量细菌,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数量远远超过人体自身细胞数量。这些细菌绝大部分是友好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可以给我们合成维生素等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调节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病菌的入侵战胜许多疾病等等。

回到养殖池塘水环境里,在生态养殖论题中有详尽论述。细菌和藻类是池塘生态系统循环运转与自净能力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而这些定期消毒杀菌措施一再强调,频繁施用水体杀菌消毒剂,盲目向水体泼洒抗生素,杀菌杀藻,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导致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常常处于支零破碎、崩溃的状况。

坚持定期消毒杀菌,从病害防控初衷来看,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杀灭池塘病菌,防患于未然。这愿望只是人们的主观臆想,且这种想法也是一厢情愿的!

养殖池塘生长着非常大量的细菌,担负着水体生态系统循环运行自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病菌占比非常少。你所泼洒的水体消毒剂及抗生素怎么样能够精准制导有效杀灭所谓的病菌,而不伤及绝大多数细菌!你能做到吗?

第二层次,所谓病菌只在免疫力差、体弱的鱼体上致病,在大多数免疫力正常、体质健壮的鱼体上不会致病。你所泼洒的水体消毒剂及抗生素,又怎么样只作用于个别少数病鱼上,而隔离起大多数健康不致病的鱼体!你能做到吗?

再进一步层次,所谓的病菌,大多数都是条件致病菌,如一些好氧微生物(兼性)处于无氧环境,被迫进行厌氧呼吸,是促使细菌成为致病菌的条件之一。多重不利条件的重叠,才能促使细菌成为致病菌。你所泼洒的水体消毒剂及抗生素,怎么样能够精准制导、并鉴别这些不利条件的重叠区,并做到不到重叠区域不作用,一到重叠区域才能释放药效发挥作用,并控制药效发挥范围,不准越界。你能做到吗?

所以,一贯坚持的定期消毒杀菌而泼洒的水体消毒剂、抗生素药物,完全起不到及时杀灭池塘病菌,有效防控病害的目的。它只能有破坏池塘生态系统及其自净能力,恶化水质环境的作用。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水产养殖用药问题解析与“零用药”的实现》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优惠多多~

↓↓↓


PS,水产前沿开通微信视频号了,更多新鲜的海内外资讯、水产趣事全都有,打开微信→“发现”→“视频号”→下拉搜索“水产前沿”即可关注、 解锁更多精彩。

为你推荐

如果你是新入水产行业者、技术员、养殖户...

如果你希望扎实渔病基础知识与技能

让自己迅速赶上同行、超越同行

为你准备2个月快速提升课

9大专题,约计59讲

带你准确掌握渔病基础知识与技能!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