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虾难?坚持“没事多用药”,苗期病害怎么解决?听听一线技术员建议

 水产前沿 2020-10-16
市场上的鱼虾跌跌落落,养殖场里的功夫有做到位吗?技术员的奔波背后渴望的是什么?
  • 文/图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许钰淇

本期向大家介绍的一线渔医是来自中山粤海饲料公司营销部五部部长钟健源。钟健源在2000年大专毕业之后就从事一线技术服务,目前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丰富技术服务经验了,获得乡村兽医证。钟健源长期以中山为服务中心,在整个珠三角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南美白对虾,生鱼,加州鲈和泥鳅,擅长做南美白的养殖防控以及泥鳅、加州、生鱼的培苗与绿色养成。

中山粤海饲料钟健源

南美白对虾防控篇

据钟健源介绍,珠三角这边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用药成本是600~1000元/亩,大部分养殖户都是秉承以防为主的养殖防控理念进行生产,但是今年行情不好,再加上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参差不齐,低迷的行情会影响到部分把控不好的养殖户不愿意花太多成本在预防上面,这是一个死循环,可能到时钱也没虾也没。养殖水平高的养殖户一般有自己的养殖节奏,不容易受影响。

春季是南美白对虾病害多发发期,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病毒病处理是比较棘手的,而且治疗的意义一般不大。但是对于细菌病的话,钟健源治疗的时候坚持“诱因先解决,无抗绿养”这个原则,稳定水质,做好管控,以虾体的保健修复工作为主。所谓“无抗绿养”就是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不用到抗生素,南美白对虾主要还是看苗种时期的体质及平时预防工作,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意义不大。坚持没事多“用药”——使用多维多矿增强体质、做好预防、消毒、培菌、改底的工作。在这里钟健源温馨提示大家由于不同生产标准所生产出来的药效会不同,所以在同种药中选择品质好,适合自己塘口使用的药物。坚持有事“少用药”——病急也不能乱用药,要针对及系统地用药。没事多“用药”,有事“少用药”这两个用药口诀从最大限度上提升南美白对虾的抵抗能力及抗应激能力。

现在对南美白对虾来说,最具有普遍感染性和威胁性的细菌是弧菌属的细菌,例如溶藻弧菌。南美白对虾感染弧菌之后,用药的时机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感染弧菌后病虾发病快。治疗的建议是先杀弧菌,然后稳定水质,最后是改底和肠道保健。

生鱼培苗篇

疫情影响生鱼在上半年行情不好,出现烂身、诺卡氏、肠炎、产后死鱼的情况多,钟健源推测养殖环境恶劣,天气反复是发病死鱼的主要诱因,继而机体抵抗免疫下降引起。这样的行情之下也有一些养殖户开始控制成本,但是总体上用药成本还是每斤1~2毛居多,从今年市场反馈普遍还是治疗成本占大部分,预防成本比例低。

目前珠三角这边的生鱼养殖正处于培苗阶段,是打基础的好时机。苗种培育首先环境和体质会直接影响到存活率,加上最近天气变化大,容易引起生鱼苗应激并且不好掌控,这在当前的育苗阶段上是一个比突出的问题。建议水质最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控制PH范围在7.5~8.5,提高池塘的缓冲能力,特别是注意培虫培藻,保持饵料适口和所需的量与鱼苗生长同步。对于接下来的养殖阶段,生鱼长到投料的时间适逢天气高温,投喂生鱼的膨化料里的维生素在生产高温条件下容易流失,且膨化料生鱼吃了之后会“热气”,到时可以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菌类帮助消化,以及搭配一些清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进行长期预防,或同步配以比较新的排毒技术。养成阶段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出现病害尽量少受行情左右,要早治疗、用好药、用够药。因为有句话说的好:失败是最大的成本。

一线技术员透露心声

在采访中,钟健源表示说这年头做技术员不挣钱,做品牌营销挣钱,一些牌子光是名气大,实际效果又没说的那么响。希望媒体平台能多关注养殖户和一线技术员的生存环境,还有一线技术员之间需要彼此交流。

PS,水产前沿开通微信视频号了,更多新鲜的海内外资讯、水产趣事全都有,打开微信→“发现”→“视频号”→下拉搜索“水产前沿”即可关注、 解锁更多精彩。

为你推荐

如果你是新入水产行业者、技术员、养殖户...

如果你希望扎实渔病基础知识与技能

让自己迅速赶上同行、超越同行

为你准备2个月快速提升课

9大专题,约计59讲

带你准确掌握渔病基础知识与技能!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