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50%受灾,大虾供不应求!如何快速恢复生产,及时自救?舒新亚、唐建清等大咖方案请收藏

 水产前沿 2020-10-16
遭遇巨大天灾肆虐后,如何才能减少损失,趁早复工复产,把握好下半年,甚至是明年的市场机遇?
  • 文/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曾铃程

2020年对水产养殖业者来说特别不容易,刚从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上缓过气,又遭受多地区的大暴雨侵袭,长江流域多省河流、水库水位暴涨,特别是湖北省洪湖、仙桃、鄂州、黄冈、黄石、咸宁,江西彭泽、鄱阳、余干、南昌、新建等地出现大面积池塘被淹,多处池塘连成一片,拦鱼设施被冲毁失防,大量的养殖品种等被冲走或逃逸,养户损失惨重。

小龙虾作为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经济动物,在这样巨大的天灾之下,如何减少损失,趁早复工复产,把握好下半年,甚至是明年的市场机遇,是切实关系着老百姓利益的突出问题。《虾蟹前沿》一线联系到了前沿专家、产业人士,去听一听他们的经验及建议。

精养大虾大面积受灾,后市预计供不应求

目前世面上的鲜活龙虾供应,主要是由精养塘、混养塘、野捕三种供应途径,但是内涝、洪水直接地严重影响了这几种模式的捕捞。据安徽某供应商透露,目前湖北大虾因为没法捕捞,严重缺货,经常接到向湖北、四川等地的供货单子。湖北某饲料公司资深市场人士也对《虾蟹前沿》介绍到,今年湖北精养塘,大面积受灾,据其估计应该超过了50%。

洪水、内涝的影响不仅仅阻断了某些地区大虾的直接捕捞,影响当前的市场供应,而且更严重的是对精养池塘生态的破坏。此次湖北内涝持续时间长,从7月初到现在已经是中旬,大水依然没有完全褪去。潜江虾宝农业科技公司(简称“潜江虾宝”)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金星村三组。当地从6月底连续多天的大雨,在7月2日长白渠告急,A区东北侧开始漫堤。潜江虾宝在陈居茂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就把人员安全撤离并进行抗洪,可是也意味着这段时期小龙虾严重减产。到了7月11日,外围水才得以退去,慢慢显示出了路面,小龙虾生产才得以继续。

陈居茂对《虾蟹前沿》介绍道:“通过近日对生产区域的摸排,近1500亩的精养池中,60%区域的水草(轮叶黑藻)遭到了严重破坏,已经开始发黑腐烂,必须进行急救!抢救不回来的,可能就不得不干塘并重新种植水草。”可如果干塘,也就意味着掐断了这块池塘的各种规格的龙虾的继续养殖。这也必然会影响后续对市场的供应。陈居茂估计,就潜江当地地区,20%-30%的精养塘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今年市场本就缺少大虾,精养池塘产大虾的模式又是下半年市场供应的主力,如今供应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如果不能及时抢险止损,进行正确的应对,那么后期大虾价格被炒得过高,可能也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稻虾主要是内涝逃逸,但这些问题也不能忽视

对于稻田养殖小龙虾受灾情况,多位稻虾养殖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不是稻虾产出季节,很难估计实际受灾影响程度。“育养分区”模式推广人毛泽俊对《虾蟹前沿》表示,小龙虾跟其他水产养殖品种不同,它有钻洞穴居和依附水草的习性。由于外围河水水位过高,池塘内的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去,甚至形成倒灌。目前,正值小龙虾交配期,按正常生产管理流程,现在正是补充育苗区亲本,利用小龙虾求生的本能和繁育后代及保存物种基因的本能,通过分步调节水位来促进其分层掘洞和交配,为秋后及来年分批出苗作铺垫。若长时间内涝,将对稻田土/肥/水的管理,病/虫/草的防治及小龙虾育苗区的繁育促进和养成区的密度控制工作造成干扰。但是只要积水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同时平时管理到位,特别是虾稻田,小龙虾依附环境多又适宜,不用特别担心外逃。反而因为这种非可控的因素,造成管理缺失,不能有效的布局2021年的育养分区铺垫工作,是比担心小龙虾在汛期水患条件下溯水外逃是更值得警惕的问题。

江苏省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唐建清研究员也赞同这类观点。小龙虾活动范围小,又多是一整片区域都在进行养殖,动态来讲,整体损失不会很大。但是也要注意加强管理,拦网设施、防逃网片破损的要及时进行修补。要注意对野杂鱼的防范,大量投喂的情况下,野杂鱼抢食会对养殖效益造成不利影响。

南昌莲塘鱼病防治所的负责人陈道印也提醒到,养殖户要落实好常规安全举措,如了解防范强雷电知识、电机设备配备好漏电自动断开保护装制等,注意人身安全问题。同时,不少地方的湖区村民都有在洪水季节捕洪水鱼的习惯,在浅水区捕鱼或人为破坏防逃设备偷鱼(虾)现象实属常态,所以严防洪捞区域附近村民强行捕鱼或偷鱼等现象是一个也需要注意的现实问题。

抓紧时间清塘、保草、除杂,补放苗种

精养虾池塘如何自救?陈居茂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排水保草!今年内涝持续时间长,正常养殖水位七八十公分一下子涨到了三米。虾塘里的水草全部被水淹没,不见阳光,很容易发黑坏死。需要立即把水排到正在养殖水位,并进行净水。可以使用具有絮凝作用的净水产品,让泥沙等沉积,让水质清澈,并让水草得以重见阳光。然后,要使用微生态制剂,例如各种菌类制剂,恢复水域生态。同时,要注意野杂鱼的防控。野杂鱼抢食厉害,小龙虾摄食不足就可能破坏水草,从而对水草造成二次伤害。这问题一定要注意避免,在防控野杂鱼的同时,也要根据虾塘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投喂。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舒新亚教授认为,不论是精养池塘还是稻田,只要漫塘(田)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小龙虾的逃逸都是严重的!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一般来说洪涝灾后,因都要补放苗种,苗种会紧张,价格会有所上扬。洪涝灾害如果造成水草的死亡,补种水草是必要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水草的补种和生长有一个过程,清塘除野后及时补苗、投放水草草团是比种草更快捷、更有效的措施。小龙虾养殖户可以抓住灾后小龙虾的秋季繁育机会,抢抓小龙虾秋苗、早苗,就能从秋苗的销售中补回损失并能为明年的小龙虾成虾养殖打下充足的苗种基础

唐建清研究员也表示目前小龙虾依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可以通过加大投喂量,在防止外逃的同时,增加捕捞量。长期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户,也能通过投喂量估计小龙虾的存塘量,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不过一定要注意对野杂鱼的防控,可以使用茶粕等方法进行安全灭杀。在9月份市场进入销售淡季后,也是小龙虾正常生殖繁衍的季节,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苗补种。

而对于稻虾模式,多数养殖户今年都提前结束了稻虾养殖,目前多是内涝排水的问题。但是毛泽俊提醒到,不要因此无所事事,不要等到常规的生产季节才开始行动,现在也是小龙虾养殖非常重要的阶段。小龙虾产业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规模,现在正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不抓紧行动,怎么可能成为行业内最赚钱的20%?

一生水产的胡工也提出了类似观点。虽然目前对稻虾养殖的影响非常小,但是由于疫情等多种原因,市场小规格虾量大且集中上市,市场行情会引导部分养殖户转型养大虾模式。后续肯定会有部分养殖户对稻田环沟进行回填,减少虾苗产出,更有利于大虾养殖。

目前,洪水水位大体上已经开始退去,但是重庆、四川等地依然大雨不断,内涝等情况很可能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期关注和防范的问题。养殖户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时,提早防范,及时自救,可以早日恢复生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

了解全国龙虾行情,

交流分析龙虾走势,

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加入群聊

加好友,请备注“地区+养殖户/流通+品种”

注:

1、群友应该是从事龙虾行业的业内人士;

2、可为其他群友提供所在地区的龙虾价格以及其他业内新闻;

3、热爱龙虾养殖。


水产前沿开通“视频号”啦!

另种方式看前沿的水产资讯

码上关注

↓↓↓

为你推荐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