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市鱼价定涨!凶残暴雨洪灾冲毁鱼塘不计其数,接下来还将大规模死鱼...

 水产前沿 2020-10-16
为什么暴雨会鱼类大量死亡?如何应对?
  • 文/ 湖北沙洋正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罗玉柱

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成为我们每个水产人挥之不去的梦魇,今年的梅雨季节尤其长,雨量大,不仅仅带来洪水,冲毁鱼塘,也会引起大量水生动物发病,给我们水产养殖带来极大的损失。

  • 那暴雨为什么会造成大量鱼类死亡呢?

1、机械损伤

暴雨会引起外面的水大量进入鱼塘,这个季节的鱼类很喜欢迎水,特别是池塘本身水质不好的塘口,数量众多的鱼儿拥挤在一起,跳跃,造成鱼体机械性损伤,体质下降,之后感染细菌而发病。而且暴雨停止之后,鱼儿都会继续激烈的运动,造成损伤。

2、应激

降雨对池塘水体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水体迅速上下对流,水位增加,理化指标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包括水温、PH值、溶氧、浊度、盐度、总硬度、总碱度、氨氮、亚盐等等理化指标。仅仅水温变化太大都会造成鱼类出现强烈应激,如果温差瞬间超过3℃,突然的代谢变化有可能会导致鱼儿温度休克甚至死亡。这里面还包括许多连锁反应,降雨造成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池塘溶氧进一步下降等,所以降雨对所有水生动植物的应激是非常强烈的。这就显得水体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在雨前的水质护理工作是我们水产养殖在梅雨季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雨水是偏酸性的

雨水的TDS极低

3、有害微生物易爆发

由于降雨迅速改变了水体的理化指标,比如溶氧下降,pH值下降等,水体生态平衡会被打破,原有的优势菌群大量死亡,一些有害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引起部分水生动物死亡。而这些动植物的尸体又成了这些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进一步引起健康的鱼类继续发病,形成恶性循环。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稳定水质

水体本身的抗应激能力在梅雨季节显得最重要,水体藻相嫩、菌相稳定、浮游动物量适中,这样的水体在外界环境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这是我们在梅雨季节最重要的工作,如果雨前藻相老化,一旦出现降雨降温,鱼塘就会发生倒藻,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那么如何在雨前做出稳定性强的水质呢?

肥料营养元素全面,氮磷比合理,少量多次,可无机+有机;

每次肥水最好加入适量有益微生物,控制透明度,不可过低,可有效提高水体的稳定性;

针对每个鱼塘土质,底泥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肥水、改底方案。

同一地区水色不一样的塘口在雨季亚硝酸盐的区别

2、及时排水

及时排掉雨水,降低应激,特别是海水养殖品种,排水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漫堤,也为了减小雨水对塘口水体的改变,减少雨水对水生动植物的应激。请注意在雨中排水应该排上层水,这样才能保证排的是雨水。

3、塘边(不接触水体)少量使用生石灰或者白云石粉

让雨水流入池塘时,水体的PH值、总硬度等不至于激烈变化,降低水生动植物的应激。

4、勤巡塘,勤增氧

勤巡塘,加固池埂,插好拦网,防止逃鱼,勤增氧,梅雨季节应该多次使用增氧颗粒,既可以增加溶氧,又可以改良底质。但是海水养殖品种在雨中开增氧机会造成雨水与池水迅速混合,降低池塘盐度,对养殖带来危害。

5、控制投喂

持续阴雨天,加上天气突变,投喂量过多的话,会导致肝肠负荷加重,会对鱼虾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梅雨季节应合理控制投喂量,特别是刚刚雨过天晴时。

6、雨后消毒、稳水

阴雨天过后,水体中有害菌大量滋生,进行水体消毒,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次日,使用有机酸+腐植酸钠进行解毒,再选用合适的产品做水。

同一地区不同水色导致水质指标差异巨大

最后愿我们水产人都平平安安,养殖顺利!


水产前沿开通“视频号”啦!

另种方式看前沿的水产资讯

码上关注

↓↓↓

为你推荐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