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泡出“普洱味”的老白茶,是喜从天降,还是悲从中来?

 小陈茶事 2020-10-1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六大茶类中,每一款茶,都有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

比如绿茶,历史最为悠久,其中的西湖龙井,是周总理最喜欢喝的。

再比如,身边老一辈的,平常喝茶聊天,都喜欢泡一壶熟普在边上。

一位有着30年喝茶史的老前辈说:人到了一定年纪,虽然对待很多事情都变得包容,但对茶,反而挑剔了。

入口的东西,必须是有一些基本的讲究。

说着他拿起手边的那壶老熟普,将茶汤从紫砂壶中倒出,红而透亮的汤色在洁白的品茗杯中,映得愈发有光泽。

每种茶都有自己的特点,红亮的汤色,浓醇,饱满,柔糯,便是属于熟普独特的标签。

而最经常和熟普进行比较的,是老白茶。

白茶经过3年以上的良好陈化后,喝起来醇厚甘甜,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前两天看到有留言说:自己只用紫砂壶泡茶,泡出来的老白茶味道堪比熟普,美哉!

在洋洋得意之时,殊不知自己的老白茶,已经被这紫砂壶给毁了。

《2》

老白茶中有可能会出现熟普的味道吗?

当然不可能!

白茶和熟普的工艺不同,换句话说,它们俩出身不同,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赵敏和周芷若,虽都是明艳不可方物,但环境不同,也决定了她们性格的不同。

一个睿智无双,直率豪爽;一个本性善良,却迫于师命,变得心机深沉。

同样的,白茶是微发酵茶,它的加工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主要以萎凋和烘干为主。

而熟普是后发酵茶,在制作时,要杀青,要渥堆发酵,它的发酵程度从轻度到适度到重度都有。

即使经过了长时间的储存,白茶也不会改变自身的特性,只要没变质,仍然是微发酵。

既然如此,把微发酵的白茶和后发酵的熟普相提并论,这不是乱了套吗?

道不同,而不相为谋。

那为什么会有人从老白茶中喝出熟普的味道呢?

思来想去,问题应该就出在它身上,罪魁祸首是你,紫砂壶!

听这位茶友说,它泡茶从来只用紫砂壶泡,那么原因很简单,窜味了呗。

由于紫砂壶的特殊材质,一把原本泡过熟普的茶壶,大量吸附了之前的茶味。

等到泡老白茶的时候,熟普的味道又再次释放到了茶汤里,这不就成了带着熟普味道的老白茶吗?

正是因为如此,村姑陈才反复建议茶友们不要用紫砂壶泡白茶。

夸赞一款老白茶好喝,可以说它药香浓郁,枣香迷人,醇厚甘甜……

但从来不见有人说,滋味堪比熟普,就是好白茶。

老白茶本该带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却和熟普扯上了关系,这到底是喜还是悲呢?

哎,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3》

为什么不建议用紫砂壶泡白茶?

不可否认的是,紫砂壶享誉中外,传承千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但它的实用价值却不是很高,最起码,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用它来泡。

目前与紫砂壶达成和解关系的是,全发酵的红茶,以及后发酵的熟普。

由于发酵程度较高,所以紫砂壶对它们香气、滋味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若是轮到微发酵的白茶,遇上紫砂壶,那可就是避之而不及了。

首先,是因为紫砂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

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的微细密度很高,具有强吸附力。

对于工艺简朴的白茶来说,鲜爽清香都被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下来。

如果用紫砂壶泡白茶,在沸水冲泡的一瞬间,气孔热胀冷缩,全都打开。

袅娜飘出的茶香,鲜爽清新的滋味被大量吸附,从此白茶香气寡淡,汤感薄弱。

过度饱和之后,气孔还会吐香吐味,两种味道相融合,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窜味”。

从老白茶中喝到熟普的味道,也正因为如此。

另外,用紫砂壶泡白茶,容易将茶汤泡苦泡涩,滋味不佳。

壶嘴小,出汤慢,紫砂壶泡茶成了名副其实的闷泡。

村姑陈想起,自己在家喝的秋白茶,甜花香十足,汤水淳和绵软,细腻稠滑,实在美妙。

而热衷于用紫砂壶泡白茶的朋友,却让好茶的特色冰消瓦解。

花香变得又浅又淡,汤水里的甜香,淳和感也消散大半,那么的空洞和无力。

紫砂壶,白茶的天敌和克星,天生八字不合。

《4》

泡白茶应该选用什么茶具?

最适合白茶的,无疑是与它一样随性自然,洁净雅致的盖碗。

盖碗在烧制时,表面上了一层釉质,材质细密,不夺香也不吸味。

用盖碗冲泡,无疑是给了白茶一个完美地展现机会。

一泡好的白茶,鲜香醇爽,新白茶中清鲜的毫香,花香,草药香;老白茶中的药香,枣香,陈香,一一尽显。

汤水如丝绸般稠滑,好茶的醇厚甘甜,浓厚浆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若是遇上了品质一般的茶,盖碗也不会掩盖它的缺陷。

劣质茶香气单一,滋味寡淡的弱点暴露无遗,实则也是在提醒您,踩坑了,下次别买了。

除此之外,盖碗的器型为敞口加上一盖,对于泡白茶来说大有好处。

盖碗的开口,可以随意调节。

注入沸水后快速出汤,让水流呈现瀑布般倾泻而出,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便诞生了。

盖碗既能完美的保留下好茶的风味,又能极大程度的展现出白茶的优点。

盖碗与白茶,是天造地设一对,如天作之合一般。

上天赐予的缘分,情至无须明言语,心有灵犀化缠绵。

《5》

从老白茶中喝出了熟普味,并不是一件值得喜悦之事。

若是真心喜欢熟普,为什么要在白茶中苦苦寻觅呢?

那直接去喝熟普,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白茶和熟普在本质上不同,出现味觉上的相似,很可能就是窜味了。

紫砂壶,一个具有强力吸附性的茶具,对于白茶来说并不友好。

影响了原本独特的香气和滋味,特色尽失,泯然众人矣。

真心喜欢白茶的人,是不忍用紫砂壶泡的。

盖碗,才是随性自然的白茶最终的归宿。

知音难觅,无需多言,便能懂得它的一切,与伯牙子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