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说《文化苦旅》是中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

 宗城964wpd0ok4 2020-10-16


我为什么说《文化苦旅》是中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

读余秋雨的散文,心觉他憋得慌,很想用力。看到一座塔,力就像憋了良久的屁,放出来了。《文化苦旅》,就是用力过猛之典范。

《文化苦旅》是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散文集子,用评论家的话,里面的散文统称“文化散文”。中学时,我就阅读过当中的名篇,也是从这些名篇中,我感到作者饱满的情绪。

且看《道士塔》的第一段,作者介绍那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急不可耐道:“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悲凉一词,课堂教学中被我的老师赞不绝口,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于是《道士塔》,也成为我们写高考作文的标准模板之一,毕竟阅卷老师时间有限,开篇景物描写,不像《道士塔》般情景交融怎么行。

作者写就《道士塔》的急不可耐,还体现于他在前几段,就不吝笔墨用了好几个“重词”。除了已经提及的“悲凉”,还有“猛然一惊”、“竟然是”、“罪人”、“最灿烂”、“极少的”、“屈辱地”、“愤怒的”,以及“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等。一个“重词”,我还受得了,但连用那么多个,我喘不过气。读到这,我佩服余秋雨,他“叹息一声”应该能响彻天地。

说到叹息,《文化苦旅》确实充满叹息。我统计了一下:《道士塔》中,作者就发出了三次叹息,到后来,叹息已经不足以表达情绪了,变为“我好恨!”不过,这毕竟是和文物遗产及中国的屈辱史有关的事,作者的叹息和恨也可以理解。但是,纵观《文化苦旅》,叹息之多还是令人“叹服”。《莫高窟》中,写到壁画,有“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阳关雪》中,谈及唐人,有“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也是《阳关雪》,“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庐山》中,作者不说他自己叹息了,便引用朱熹看画,描述道:“不断摩索,声声慨叹。”后来我们知道,余秋雨连叹息都大有玄妙,这是写作上常说的“铺垫”,铺垫来铺垫去,是为了“千年一叹”

除了叹息,《文化苦旅》中也不乏失落、悲哀、孤伤、迷惘,我常听老师讲起国外的迷惘的一代,比如美国著名的海明威、沃尔夫、菲茨杰拉德,并感慨,中国的迷惘的一代在哪。这时,我就会想起这本《文化苦旅》,字里行间,余秋雨构筑的意境,如果还不足以让其跻身“迷惘的一代”,我不知道谁有资格当这个“迷惘的一代”。

我听说《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凝聚了余秋雨短时间内游历山川江河,驻立于每一座古迹前的所思所想。我觉得,他应该带足了纸巾。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一本很规矩、很模板的散文集子。为何做此说法?上文提及,《文化苦旅》的散文,急不可耐在开头用“重词”,凸显一个苦字。不惟《道士塔》,你看,《西湖梦》的开头,是“愚蠢”、“俗不可耐”、“避不开”;《阳关雪》中,是“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沙原隐泉》中,是“无比辛劳”、“浑身恼怒”、“可恨之极”;《柳候祠》中,是“飘然孑立”、“截截枯朽”、“寥无一人”。

同时,别看《文化苦旅》的散文长篇大论,悲从中来,结尾往往只有短短一句或两句。例如:《贵池傩》:“我的校长!真想再找到您,吐一吐我满心的疑问”;《白发苏州》:“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一时找不到答案”;《江南小镇》:“也许,我想得太多了”;《西湖梦》:“我欠西湖的一笔宿债,是至今未到雷峰塔废墟去看看。据说很不好看,这是意料中的,但总要去看一次。”像《风雨天一阁》这般最后一段仍洋洋洒洒的,颇为少见。另外,《文化苦旅》的散文,一般少不了作者面对名胜古迹后的猛然一想,标准句式如:“我不禁想起”、“我有时不禁感叹”、“我想到了XX在此的故事”,以此为信号,作者带领我们进入深邃的时空、发情的文化,同悲凉,同叹息。

大家如周作人,世人皆说其散文含蓄平淡,颇为耐读,可知堂先生本人却在《药味集·序》里说:“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知堂先生在《自己的文章》里,又说:“平淡,这是我所最缺乏的。虽然也原是我的理想,而事实上绝没有能够做到一分毫,盖凡理想本来即其最缺乏而不能做到者也。”所以我说,用平淡、克制来批评余秋雨的散文,是鸡同鸭讲,知堂先生是尚且达不到,又怎么能苛求余秋雨。更何况,余秋雨一开始笃定的散文之路,也许早已决心与克制划清界限,深耕他深邃的叹息,你又如何能强求。

如果说知堂先生是散文界里的古典乐代表,那余秋雨毫无疑问是“愤怒摇滚”的领军人物,二者各有千秋,都带给了读者富有特色的文字盛宴,在追求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他们二人都有一定的读者群也合乎时代进程。

无论你喜欢与否,余秋雨写就的《文化苦旅》,确实有一定裨益。比如:对青少年的情绪进行了合理调控。你想,像《道士塔》这般散文,多么能调动情绪,青少年在教室闷久了,叹息一回、愤怒一回,也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排散心中的陈旧气。又比如:解决了很多孩子的作文难问题,现成的煽情模板,加之文化科普、价值升华,为很多家长省了不少作文素材的钱。哪怕这两者你都不需要,多了解些地名,多知道些典故,将来终归是一笔不错的谈资。

《都江堰》的结尾,余秋雨写道:“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我说:“有一本《文化苦旅》,迷惘渗入乡土,叹息响彻尘嚣,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周郎顾曲 自留地

诗歌 杂文

小说 球评

影评 生活

一个北漂的记忆与希望

一个青年人隐约的袒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