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文化苦旅》

 未懂书馆 2021-01-23

读《文化苦旅》之莫高窟

   莫高窟的名头真是太响亮了。一上初中,就已经在历史课本中听闻其名了。然半世消磨,一无所成,也就始终没有能够走出琐事的羁绊,到达哪大漠的深处去一睹其流色辉煌,聆听其飞乐炫幻。更无法去沐浴其佛法的润泽。只能在各类的影视及书籍中粗粗地阅览一下风貌。

353@365读《文化苦旅》之《莫高窟》

    莫高窟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其实挺远的。虽然骨感的现实是没有到过现场,但回头一想,即便是到了现场又会是什么情况呢。凭借以往的旅游经历来看,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那样精美奢华的艺术面前,心里真的能够泛起那么一丝丝的佛法的涟漪或者艺术的浪花吗?未必,真的未必。缺乏先关知识的储备而贸然去审视一件意旨深远、艺术绝妙的作品,最多也就是在回家后感叹一句:比我家的小平房气派多了。
    然而,余秋雨先生是一位文化大家,其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使我等百姓所不能仰视可及的。他来在莫高窟,却看到了“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并能将其艺术的色流如同剥洋葱般一层层地从北魏到隋到唐到五代剥开。拉长了历史层次丰富的景深,平铺开来呈现在读者面前。慢慢读来,仔细品味。比浏览有关的画册或者景观的介绍片,滋味自然是丰富了许多、细腻了很多。
       文章全篇着重于对莫高窟艺术美学体悟的感知描绘。体悟莫高窟的聚会、狂欢与仪式。体悟其人性的沉淀,人格的飞腾,佛理的蒸馏与。这是我们常人在现场或者观看介绍片所不能领悟出的艺术感受。

       大漠深处有一处美的凝聚。美到令人窒息。他是莫高窟。

 读《文化苦旅》之《道士塔》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道士塔》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
      王圆箓的骨灰塔王圆箓的骨灰塔
      所谓道士塔,即道士王圆箓的骨灰塔、圆寂塔。王圆箓何许人也?王圆箓乃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一位道士。是敦煌莫高窟的发现者。王圆箓作为一个文化学识十分有限的一位道家弟子,于1900年5月26日在人迹罕至、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带发现了莫高窟后,仅凭借自已的力量想要保护好这些宝藏无疑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但是他也竭尽自己所能为保护莫高窟做出了努力与贡献。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说:“他(王圆箓)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王圆箓一开始没有认识到经卷的价值,导致大量的经本画卷被斯坦因等西方国家和日本的文物贩子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骗走。这时王道士发现莫高窟这一历史贡献上的最大的过错。而余秋雨先生的这一篇文章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对王道士进行了声色俱厉的讨伐。这也正是许多人读过这篇文章后的第一认识。但我认为,余先生对王道士的口伐笔讨似乎只是表面,真正令余先生心痛的其实是对有关部门无视文化、无视历史的一种痛恨与叹息。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余先生文中这样感叹。只是借王道士做了一个虚掩的靶子而已。
坍弛, tān chí,解释为山坡、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