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旗记忆 | 家乡经棚的旧日用品去哪了?

 克什克腾 2020-10-16

公众号名称前为赞赏帐户

原创平台

家乡经棚的旧日用品去哪了?

作者:马守喜

旧日用品都去哪了?随着日月星辰的流动,许多几十年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都因为新的替代品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例如,过去挑水用的扁担、水桶,盛水的大缸、做饭时用的风匣(箱)、睡觉时的火炕、取暖用的火盆,晚上照明用的麻油灯、罩子灯、提着的马灯,雨天用的油布伞、油纸伞,出门用的褡裢、冬天穿的毡疙瘩等,那都是老一辈人必不可少的用品,对于现在的青年人来讲,都成了古董。

在电影或电视中,人们也许会看到民国时期的收音机和留声机,那是有钱人家或达官贵族家用的奢侈品。六七十年代,家家都在门口挂着个木匣子,里边装着个勺子状的小喇叭,那是各地广播站帮助安装的小广播。每天早晨,如同报晓的公鸡一样,一曲《东方红》乐曲前奏开始播音,首先听到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到了晚上,开始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内蒙古电台新闻联播”“昭乌达电台新闻联播”“克旗新闻联播”。毛主席的许多最高最新指示,都是从这小木箱里传出的。后来播天气预报、各种评书、相声等,人们都离不开这小木箱子。那时电台(站)播音先报台(站)名,还报北京时间。哪知今天早已不见了大喇叭、小喇叭,连MP3都落伍了。

五十年代初期,小学生用来演算或写字的石板石笔,很多老年人还有记忆。石板为一块约16开书本大小的青石,精制一点的四周嵌上木框,一些白条石磨细用来当石笔,用后随时擦掉,可反复使用。

从旧社会开始,我国古人发明的珠算,可谓功不可没,那时的商家歇市后,会计开始清理账目,也叫账房先生,在灯下拉着长嗓音报数,伙计们同时噼里啪啦一阵响过,核对无误,就算清账完毕。五十年代初期商贸部门招工作人员,只考一门功课,那就是打算盘,谁打得快又准,就录用谁。记得当年克旗百货公司举行全旗算盘大赛,各路高手云集,回族青年雷占英得了第一名,后来他成了商业局领导。

我们上小学、中学时,开始用蘸水钢笔,木杆钢尖,实用方便。大机关有了吸墨笔,那是办公用的。

吸烟的人现在是吸过滤嘴香烟。过去大部分是一杆大烟袋,杆很长,有小铜烟袋锅,玉烟袋嘴。为了省火柴,一般都在火盆中取块炭火点着或在做饭时,在灶膛用木棍引火点着。有人还用水烟袋,吸烟时咕嘟咕嘟的响声会使许多人感兴趣。

五六十年代,开始普及卫生知识,号召人们刷牙。没钱的人用盐水刷一刷,条件好一点的用牙粉洗漱,还未听说有牙膏。有条件的人们用陶瓷盂漱口,一般人大多用搪瓷杯。

那时候头上用的是梳子、篦子。当时的妇女梳妆先用梳子理顺头发,再用篦子刮头屑和油污。那时候穷人没条件洗澡,虱子很多,很多小孩头上有虱子,大人用篦子往下梳。

脚上穿的大都是布鞋、布袜子。鞋口太紧了,就用牛角做的鞋拔子。五十年代初期,人们都穿白布做的中筒袜,做布袜子先用袜底板,根据脚的大小而制作。穿布鞋要纳鞋底,麻绳、线绳、顶针、锥子是必用的工具。

我们小时候,冬天实在太冷,就买双毡疙瘩穿,头戴狗皮帽子。这毡疙瘩楦子和帽子楦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青年人是没见过。

晚报“老年文苑”开辟了专栏,让多少老年人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早已敛迹的昔日生活用品,多少篇幅也写不完。时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远去的时光,远去的生活日用品,有的成了收藏品,有的留在记忆中......

                                 

《红山晚报》首发  图片由编者搜集

作者简介

马守喜,回族,内蒙古克旗人,多年从事教育、新闻工作。2002年在赤峰日报传媒集团退休,有多条稿件见诸报端。

克什克腾

微信号:kskt1504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