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梓州诗论析(四)

 飓风居主人 2020-10-16

四、杜甫的家国情怀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杜甫被困长安,写下了众多忠君恋阕的千古名作,如《春望》、《哀江头》等,这一时期,杜甫的现实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其作品被称为“诗史”也形成这一时期。

宝应元年(762年)冬,唐军收复洛阳和河南大部分地区,第二年正月,史思明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叛军纷纷投降,安史之乱终告结束。广德元年(763年)春,消息传到蜀地,正流寓梓州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读杜心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一气呵成,感情奔放,明快自然,情真意切,直抒胸臆。它反映了杜甫对唐王朝“复兴”的兴奋之情,和战乱多年后对和平生活的憧憬。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奠定了欢快的基调,“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初闻收复蓟北的消息,悲喜交加,“满衣裳”真切生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时诗人喜讯到来之际的老泪纵横,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是诗人长久以来积郁的感情的突然喷发。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运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再现了诗人“喜欲狂”的形象。多年漂泊的凄苦愁云从妻子儿女脸上消失,更强调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经历了常年的流亡,才真正懂得和平生活的幸福,才能有发自内心的狂喜。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因为太高兴了,就要放声高歌,开怀畅饮,趁着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启程还乡,诗人并是马上就收拾行李回乡,二十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外流寓多年终于可以回到家乡,这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喜悦,是诗人情不自禁渴望早归的自然流露。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在喜悦中想象着回家的路线,四个地名的巧妙运用,语气衔接、连贯,很好地表现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这首诗从时间上记录了安史之乱的结束,虽没有杜诗安史之乱时期的战乱情景,但是也具有了重要历史事件的史的价值,提供了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乱结束后人民的欣喜之情。                                                                

   《喜雨》:“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何由见岁宁,解我忧思结?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这首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春,梓州久旱之后终于迎来了一场雨水,诗人在欣喜之余写下此诗。诗题为《喜雨》,可是我们在读过这首诗后,却没有久旱逢甘露的欢愉,怎么也体味不出诗人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那样情不自禁的狂喜,相反,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形象,诗人因喜雨而兴岁旱民疲之叹。百姓困对军队的供给,只有坐地痛苦,只有安宁岁月到来才能解除他们心中的郁结,“天灾人祸一起降临在苦难深重的国家之上,农事已然如此堪忧,况且还有安史之乱搅得国家板荡,人民涂炭”。一场及时雨稍微缓解了旱情,可是这么一点雨对缓

解旱情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只是杯水车薪。诗人于是发出了“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的感慨,诗人多想驱使天上的雷公,降下滂沱的大雨一洗大地解除旱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甫的《冬狩行》: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暮前生致九青兕,骆驼垒委垂玄熊。东西南北百里间,仿佛蹴踏寒山空。有鸟名鸲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春搜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广德元年(763年)秋,吐蕃入侵,攻陷长安,代宗出奔,而此时梓州刺史章彝却兴师动众,冬季狩猎。杜甫在诗中描写了打猎场面的严整、壮观,“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暮前生致九青兕,骆驼垒委垂玄熊”似称赞而语含讽刺,对梓州刺史章彝不思勤王和抵御外侮,潜用天子春搜和秋狩之制发出了“喜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轡擒西戎。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的规谏。篇末沉痛告诫应当关心朝廷,为国事尽职尽责。

   广德元年(763年)十二月,吐蕃攻陷蜀郡西北的松(今四川松潘)、维(今四川理县)、保(今四川理县新保关)三州,杜甫闻讯十分振动,由此写下了《岁暮》: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时值岁暮,诗人仍流寓梓州,边隅还在用兵,吐蕃已经攻陷了西北三州,成都、梓州吃紧,战争广泛而频繁,当时的官僚中却无人请缨杀敌。杜甫在最后说“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意在说明自己为挽救时局岂敢惜一死,虽不被朝廷任用,但心情是不平静的,还有报国的壮志。虽在外流亡,却依旧不忘关心时局,这些都充分表现了杜甫爱国的热情和忠君报国的情怀。

  结束语

  杜甫梓州的创新在于创作了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组论诗绝句,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因为杜甫在流寓梓州期间生活相对稳定,因此杜诗中的山水诗也相对平静悠然。但由于受安史之乱和吐蕃入侵带来的战乱的影响,诗歌中也多含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滞留梓州的伤感和不得归乡的悲伤之情。杜诗多角度地显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怜悯和同情,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和憧憬。

   注释:

①陈贻焮.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09.

②朱士钊.唐诗宋词鉴赏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7:163.

参考文献:

[1]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陈贻焮.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杜甫.杜甫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杜甫.杜甫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

[5]杨重华.杜甫梓州诗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6]王立波.被误解的仁者情怀[J].唐山: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22(3).

[7]邓乐群.杜甫流寓梓州的浣花草堂情结[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3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