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面对灾难,我们应有反思性学习

 四地闲夫 2020-10-16

9月22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共同举办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的宗旨是:让教育成为世界的共同语言。论坛期间,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丹麦教育论坛中国方主席李镇西发表主题演讲。

李镇西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丹麦教育论坛中国方主席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疫情改变了并且还在继续改变着这个世界。

中国教育也深受其害。今年从冬天到春天,从春天到夏天,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停课。现在我们迎来了秋天,各个学校终于开学了。而过去那段特殊经历,则是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也是教师可开发的成长课程。那么对教师来说,如何利用和开发疫情中的课程资源呢?

下面,我想从学习、科学、生命、自然、世界这五个方面简单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关于学习

新冠疫情延长了学生的假期,却没有也不应该中断他们的学习,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则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来说,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基于个人主动并且自律的在线学习。

如果说,在学校班级听课的学习主要是靠纪律来维持的话,那么,在家的个人学习则主要靠自律来保证。有序的作息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的张弛调节都取决于自己内心深处那个我,也就是学生自己。

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线学习突破了时空界限,扩展了课程资源,也更新了学习方式,但这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对学生的意志力、控制力,包括专注力等等等等提出了挑战。从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是一次飞跃,而从自觉学习到自主学习则是一场革命。

如果说对许多学生而言,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可能是因为疫情所迫的话,那么这种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养成它就超越了疫情而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要让学生永远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第二 关于科学

我记得在疫情高峰期的1月31日晚上,全国各大药店出现了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的高潮。人们希望通过服用双黄连口服液预防新冠肺炎。起因是当天有关研究机构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很快就有专家质疑,所谓抑制是指感染病毒后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那么根本就没有感染病毒的人,抑制什么呢?

如此大肆渲染疗效,显然是误导民众,违背科学精神的。这次抗疫,有常识的人更加幸福。相信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曾光等科学家,而不是盲目追捧所谓神医,那些似是而非的神医。这正是对科学精神的信任与信仰。

那么,从这次中国的抗疫战场上来看,从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疗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到早发现、早治疗、集中力量救治,中西医结合显成效再到科技战线、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显身手。

无论是后方科研,还是一线救治或是前沿创新,科学成为战胜疫情的最有力的武器。布鲁诺说过一句话,他说:“科学是使人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对教育来说,疫情肆虐应该成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常识的大好时机。我们要告诉学生,越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越要相信科学、相信常识。唯有科学能够赋予我们勇气,唯有常识能够擦亮我们的眼睛。

第三,关于生命

新冠疫情已经夺走了千千万万人鲜活的生命。我们在追思和叹息的同时,情不自禁再次地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通过疫情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教育的长、宽、高。

首先,从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来看,痊愈了的患者,平时他们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都比较强。那这就对人的体质提出了强健的要求,我们要教育学生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特别是重视体育锻炼,要重视合理饮食,包括卫生习惯的养成,让这次抗疫期间养成的良好生活方式成为习惯陪伴终身。这将有助于尽可能延长我们的生命之长。

其次,人的生命总是在与其他生命的交叉重叠中显示出活力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视野越开阔,我们自身的生命就越丰富。疫情期间,我们虽然身居斗室,去关注他人、社区、国家与世界。疫情过后,我们依然保持开阔的视野,要胸怀天下,这就是在拓展我们的生命之宽。

第三,从某种意义上说,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射不同的心灵,或崇高或平庸或卑劣,这是生命的高度所致。疫情期间的所有英雄,都应该成为我们的精神标杆,善良、诚实、正直、仁爱、担当、奉献。这点点滴滴的品质融入我们的血液便铸成了我们的生命之高。

第四,我要讲的是关于自然。新冠病毒的来源至今还没有找到。但有研究认为,这次新冠病毒的来源是来源于野生动物。联想到十七年前SARS病毒,也是先存在于自然界然后再通过其他动物转移到人体。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包括与动物的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人类盲目自信自大,以征服大自然的豪迈掠夺大自然,打破了人、动物、自然之间的内在秩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我们同病毒的搏斗,其实是与大自然的较量。

大自然曾经以海啸、飓风、沙尘暴等方式向人类的罪恶提出了抗议,而现在又以病毒的方式再次向我们发出警告。我们要告诉孩子,动物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动物;自然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自然;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当然,关于病毒的准确来源,我们还在等候着科学家的最后结论。然而,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应该成为人类的生存法则之一,这是没有错的。

雨果说过一句话,“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我们要教育学生敬畏这位善良的慈母,别逼她变成冷酷的屠夫。

我们要教育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从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从善待身边的小猫小狗做起,从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开始,从反对穿戴皮草服装开始。如作家冰心所说,“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第五,关于世界

也许对学生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个抽象的,而且有些遥远的概念。而这次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让大家都感觉到了,人类命运的确是共同的。毕竟,世界早已成为一个整体。人道主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文明价值。不同国度彼此相连,不同民族生死攸关。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我们需要携手共同应对。任何自我封闭和拒绝合作的做法都是自绝于人类与世界。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告诉孩子,疫情在全球暴发后尽管有的国家的政客甩锅中国,但中国以自己打上半场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财富,力所能及地援助各国抗疫。这种大国担当的精神与行为赢得了许多国家的尊重!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应该具备的世界胸襟和应该承担的人类责任。

我们也看到,不同国家因为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国情的不同,在抗疫方式上也各不相同。我们同样应该予以尊重,既不要嘲笑别人的灾难,也不要傲慢地叫别人来抄作业。

鲁迅说过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现在,疫情依然还没有过去,对远方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处于疫情危难中的人们,无论他是在亚洲、还是在非洲,无论他是在美洲、还是在欧洲,我们都应该保持悲悯与同情,应该给予他们以信心,对世界保持一颗仁爱之心,这也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人类情怀。

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而人类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类最终能够战胜灾难并且能够在灾难之后进行反思性学习。

对教师来说,把疫情当作鲜活的课程资源,正是一种面对灾难所应有的反思性学习,而且引导孩子一起来反思,一起来学习,通过这样的反思和学习,人类面对自然会更加谦卑,面对灾难会更加有智慧,面对未来会更加自信,从而赢得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