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件工程]如何确定质量保证的抽样原则

 东北十三少 2020-10-16

质量保证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一个项目要满足CMMI或GJB 5000A三级的各个过程域的要求,它至少要产生300多项记录数据,质量保证人员在项目进行期间,不仅要参与其中的一些过程,还要对这些过程输出的工作产品进行审核,以及进行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作出质量趋势预测,向相关方通报项目质量情况,以完成对软件质量监控。

特别是,如果一个项目有n个软件配置项,或者质量保证人员同时管理n个软件项目,上面的数据会翻上n倍。

这种情况下,即使质量保证人员有三头六臂,也会分身乏术。

所以,质量保证工作必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抽样准则。这套准则,应能使质量保证人员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软件质量最有帮助的过程和产品上面,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质量保证的效能。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两个有效的手段帮助我们验证和确认软件产品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通常被视作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产品越满足客户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越高——所以这种手段也就控制了产品的质量。这两个手段就是评审和测试。我们建立质量保证的抽样准则,就应当以做好评审和测试为核心。

质量保证审核的抽样原则之一:审核每一次评审过程。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评审过程的有效性。所以审核时应关注:

  • 对评审有重大影响的人员是否参加评审?

  • 评审人员是否清楚产品评审的专用准则并能熟练使用?

  • 评审发现的问题是否完整翔实地记录下来,并跟踪关闭?

  • 统计分析评审结果,结合经验数据,计算缺陷排除率,评判评审的有效性,对于缺陷遗漏较多的评审,提出建议补救措施。

质量保证审核的抽样原则之二:审核所有的测试用例。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测试的完整性。所以审核时应关注:

  • 测试用例是否覆盖所有的需求项?

  • 是否有足够的异常测试用例数?

  • 测试用例是否给出了输入值和预期的输出值?

质量保证审核的抽样原则之三:审核所有的测试报告。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测试的有效性。所以审核时应关注:

  • 测试用例通过率;

  • 是否满足测试终止条件?

  • 结合经验数据,计算缺陷排除率,评判评审的有效性,对于缺陷遗漏较多的评审,提出建议补救措施。

以上仅仅是举个栗子。质量保证的抽样原则应远不止于此。这里只是用以说明质量保证活动更应关注对软件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过程和产品,这样才能让质量保证人员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微信号:IdeaofS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