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膏方在肿瘤、癌症上的应用,如何扶正气...

 听涛小主 2020-10-17
传统膏方在肿瘤、癌症上的应用,如何扶正气、调阴阳,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018年6月,66岁的李老先生发现自己得了肝癌,当时医院诊断:显示他的肝脏上有三到四个肿块,小的3、4公分,大的有5、6公分。面诊时,他满脸胡须,充满焦虑,情绪和脾气都已坏到了极点。

脉象:从左脉象里显示出他肝脉有些瘀滞,迟滞发涩,右脉弱如游丝。舌质发红,舌苔厚白发黄。
辩证之后,先停止服用其他药物,开始用膏方来调理。在扶正祛邪的基础上,采用自己总结有极强针对性的药:灵枳草粉,里头添加有另两种特别的药,同时还大量地用桑黄、赶黄草等药物。

在第一剂药服用三个月之后,患者惊奇的发现,肿瘤已经缩小,身上也有劲了。

在第二剂药吃完之后他去检查,肝部的肿块只剩下一个,而且还非常小。

到现在患者已经吃第六剂了,开始出去钓鱼、游玩,完全没有一点儿病人的影子。

接下来是两位肺癌患者,因为他们差不多是同时治疗的,所以在这里一并讲。

俩人都是七十来岁,一个做过手术,而且经过化疗,另外一个没有动过手术。一个姓蓝,一个姓郭,当时除了身形偏瘦,精神尚可。有咳嗽现象,脉象表现比较滑,左脉滑右脉弱。

给他们用的膏方里头都加了特殊的药物,服用三剂后,两人身体症状已消失,睡眠、食量、精神都恢复正常。前两天还在光武路上碰见姓蓝的老先生,正骑着老年三轮,带着老伴,说要去高铁站看看。

用膏方治肿瘤,效果非常好的原因,在于它的功效最全面。同时,肿瘤的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患者施膏治疗,必须明确患者者的体质,因此,立方施膏,必须辨病、辨证、辨体,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合理配药制膏。

膏方主要由5种药材组成:主药、贵细、胶类、糖类、酒类。

一、主药是医生对患者辩证分析后,根据君臣佐使配伍后拟定的。

二、”贵细“顾名思义就是原材料稀缺、价格比较昂贵需要精细保管的药材,比如:人参、西洋参、高丽参、鹿茸、琥珀等等。

三、”胶类“,主要指龟板胶、鹿角胶、阿胶等是常用的药胶。

四、糖类包括蜂蜜、红糖、麦芽糖等不仅能矫正药物的口感、更具有补益的作用。

五、酒类,多用黄酒、米酒、绍兴酒等。具有散寒、矫味、活血、通络等作用,是膏滋加工中重要的辅料。

例如上述几个病案中,经辩证,在基础方之上,添加了补血、温经、温肾、健脾的药以及具有疏肝作用的中药,凡所有病,尤其是肿瘤病,疏肝都是第一,肝经疏通后,整个人的气血都通了,全身气血一通,患者基本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中国历代的医家都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对肿瘤有深入研究的巢元方、孙思邈、金元四大家等,这些名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症状、内治、外治等都有明确的阐述,都创立了有效治疗肿瘤的膏方。

我们后代医者都是在前辈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同时活用经方再结合自己几十年临床的经验,才在膏方治肿瘤的方面小有所得。
#健康大V创造营##头条健康##肺癌##肿瘤##让晚期肺癌患者不再绝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