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胜勋 || 文艺美学40年(1980-2020)

 艺文博雅 2020-10-17
20世纪的学术史,是不断开辟新学科的学术史,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学科都源自20世纪,其中一个就是文艺美学(学科方向)。
1980年初,在北京大学胡经之首次自觉阐述文艺美学后,文艺美学在国内逐渐为人所接受。回到历史现场,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发生既是文艺学事件,也是美学事件,它是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从哲学美学到文艺美学再到文化美学的关键环节。
整个文艺美学的发生这一事件贯穿了整个80年代。在北大及整个文艺美学史上,胡经之是绕不过的人物。他自1952年入学北大后就有志于美学研究,后来则转入文艺学研究。大学毕业后,于1956年跟随杨晦先生做副博士研究生(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攻读中国文艺思想史专业,中间曾涉猎马克思主义美学,1960年完成题为《为何古典作品至今还有艺术魅力》的副博士学位论文。其后还一度参与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的编写工作。胡经之早年对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中国文艺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阅读与研究,为其后来文艺美学学科实践奠定了基础。

胡经之与导师杨晦先生

新时期以来,胡经之重拾美学,在他的倡议、实践与推动下,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尤其在北京大学)稳步推进:
1980年下半年,胡经之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文艺美学课,这是全国高校中的第一个文艺美学课程,不仅中文系学生来听课,还吸引了哲学系、俄语系、西语系等院系的学生,甚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和老师前来听课,可见当时美学热的气氛。12月15日,胡经之在《工人日报》发表《文艺美学随谈》,是第一篇见诸文字的文艺美学文章。
1981年,胡经之的争取下,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承认,北京大学设立硕士研究生文艺美学方向,可见这一方向的规格之高,第一届录取了王一川、陈伟、丁涛,这也是全国第一批文艺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其后,陆续有多所大学设立文艺美学方向,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同年,胡经之《“文艺美学”是什么》发表于《大学生》1981年第1辑。
1982年,胡经之与哲学系叶朗、北大出版社江溶等组成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编辑出版《美学向导》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他的《文艺美学及其他》一文收入,这也是当时最为系统的文艺美学思考,此文后来影响甚大。此后,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陆续出书30余种,叶朗著《中国小说美学》、袁济喜著《六朝美学》、金开诚著《文艺心理学论稿》、谭需生著《论戏剧性》等。作者不仅有北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等院系的学者,也扩展到北大校外。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从全国组稿,体现了北大文艺美学学术为公的宽阔视野。

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美学向导》

1983年,胡经之在北大和首届文艺美学研究生交谈后整理了《文艺美学应何为》,对文艺美学的系统性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1984年,胡经之、盛天启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会,着手编辑《文艺美学论丛》。
1985年,王岳川、张首映、王坤、荣伟、谢欣、柳杰等新一届文艺美学硕士生入学,由北京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会主编的《文艺美学论丛》第一辑出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文艺美学论丛》第一辑

1987年,《文艺美学论丛》第二辑出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胡经之主编《中国现代美学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胡经之主编《中国现代美学丛编》

1988年,王岳川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北大中文系文艺美学的人才队伍有了可持续建设的基础。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华书局)出版。
1989年,胡经之《文艺美学》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也是第一部以文艺美学为书名的专著

胡经之著《文艺美学》

在整个80年代,胡经之对文艺美学的推动不是单一事件,而是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共振效应。不过,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文艺美学学科建设的确有了某种前导的作用,并影响了整个学界。比如北师大童庆炳就选派了青年教师齐大卫到胡经之那里进修文艺美学。80年代初,文艺美学在北京大学及全国陆续开展。1986年,文艺美学已经具有了全国的影响力,山东大学等院校在山东泰安召开了首届全国文艺美学讨论会”,其后山东大学成立了文艺美学研究中心(1999年)。
文艺美学的发生离不开其时代语境。80年代的文艺美学并不是唯一的、特有的现象,而是整个文艺学求新求变的表现。当时学术界对一体化、政治化、哲学化文艺学的反思与美学讨论热是文艺美学发生的两个重要思想文化背景。
文艺学引进美学(审美)是在美学热的时代氛围中出现的,也构成了美学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科的文艺学引进审美,用以重新界定文学的本质属性,区别于简单的反映论、认识论(现实主义)和意识形态论(即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今天在文艺学主流学术界,对文学的通行定义也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而这一命题是80年代文艺理论界共同的理论结晶,尽管也不是没有争议。文艺美学与文艺学的“审美”引进具有内在的联系。整体文艺学对审美的重视和文艺美学的发生都有同一个反思对象,即政治化(政策化、制度化)文艺问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文艺学兼顾了审美与意识形态,而文艺美学则兼顾了文艺学与美学。前者更多地从性质上定位,而后者则更多地涉及学科问题,而这也是其后来重大学科疑难问题的根源所在。
从时代氛围上说,在80年代,整个社会从政治压抑中释放,自由、人性、审美等逐渐成为人们迫切关注和讨论的话题。80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精神自由、气氛活跃的时代。无论是主流和民间都对其有认同,试图从历史的迷途中找到新的出路。从1979年开始,美学热在大江南北涌动起来。198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出版,给美学热带来了最为系统的资料,对文艺美学也有积极促进。美学热对文艺美学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当时在大学,美学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词。
之所以说文艺美学是在美学热中演化的,除了时代氛围外,还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胡经之在1980年提出文艺学与美学的结合,并不是在文艺学的讨论会上,而是在美学的讨论会上。1980年6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议召开。而一年前的1979年5月,当代中国文论界的两大组织之一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的前身——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已经在西安召开。胡经之不是在第一次文艺学会议上提出文艺美学的,因为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文艺创作问题,而1980年8月召开的第二届文艺理论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文艺学和政治的关系问题,1982年3月召开的第三届会议围绕的则主要是文艺理论教材问题。从这三界文艺学会议可知,美学还未跃入文艺学的视野。显然,在文艺学学界内部提出文艺美学还缺乏必要的思想环境。因此,对文艺学和美学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的胡经之在美学会议上提出文艺美学,也就不难理解了,尽管第一届美学会议并没有专门讨论文艺学与美学的问题,但涉及了部门艺术等,搭建了文艺学和美学相联系的桥梁。到了1983年的第二届美学会议上,门类艺术美学已成为五个主要议题之一,可见文艺美学发展的时代趋势。于是,1986年的首届文艺美学会议的召开也就水到渠成。
文艺美学兴起于美学热,也随着美学热的退潮而退潮。美学热、文艺美学退潮原因有多种。首先是社会情势上的急遽变化。其二是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开始转向了对财富、物质的追求,人文精神的理想诉求减弱了。其三是方法论热对美学的冲击,美学的科学性、客观性逐渐走向前台,其中主要包括科学方法论,即新三论、老三论等。其四是90年代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的社会学派思潮冲淡了美学的审美性、超越性维度,随着商品经济、市场化、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发展,实用美学开始崛起,如生活美学、审美文等。此时,美学对自由、精神的张扬也遭遇到消费主义、唯美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美学转向对设计、广告、消费、物质性的关注,虽然优点是兼顾了生活的维度,但对现实的批判性思考却日益匮乏。总之,由于社会、经济、方法论、文化新思潮等因素使得文艺美学无可避免地远离了曾经辉煌的学术中心与公众视野中心。
作为文艺美学最初发源地之一的北京大学,是文艺美学的重要象征符号,但其本身的遭遇也恰好说明了文艺美学在当代的遭遇。北京大学得力于宗白华、朱光潜等美学家而具有先天的美学优势,其在文艺美学兴起之初作出贡献是顺理成章的。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美学家都积极支持了年轻一代的文艺美学的发起者和实践者,使文艺美学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思想性。
1986年以后,随着宗白华、朱光潜两位美学家先后辞世、胡经之南下深圳大学任教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当时那些文艺美学拓展者在后来的各自耕耘,文艺美学在北京大学也成为一种学科常态。90年代以后,从北京大学中文系了不少艺美学硕士、博士博士后吸引了不少高校教师、学者来此进修和访学

王岳川主编《中国当代美学家文论家评传》丛书

回首以往,虽然文艺美学的时代已经远去,文艺美学也进入了后文艺美学时代,但在历史的不断延展中,文艺美学学科始终践行自己的学术使命,并积极开拓生态美学、比较美学、文化美学、科技文艺美学及跨文化艺术美学等新的领域,与中国文艺学、美学一道推进着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
40年过去了,文艺美学仍然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