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酿酒师脑洞大开,易拉罐葡萄酒就问你喝不喝?

 酌蒲萄公社 2020-10-17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TWE被人告了!

TWE被人告了!

TWE被人告了!

 

你说是不是风水轮流转?最近澳洲联邦法院审理了一件商业纠纷案件:Barokes Wines公司控告TWE富邑集团(奔富的母公司)去年十一月发售的“A'Tivo系列”易拉罐葡萄酒侵犯其“易拉罐葡萄酒”的专利权

我们先来看看Barokes Wines酒业是何方神圣?Barokes Wines酒业于1996年成功创造出了澳大利亚第一款“易拉罐葡萄酒”产品,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专利名为“Vinsafe”,意思是这项技术可以保障葡萄酒在易拉罐中可以保持风味、口感、稳定性和保质期

(Barokes易拉罐葡萄酒及公司懂事长兼总经理Greg Stokes先生)

虽然目前法院并没有做出清晰的裁定,只是判为接下来的五年为Barokes Wines和TWE就“易拉罐葡萄酒”专利争端的协商期但我们能确定的是,易拉罐葡萄酒已经开始在葡萄酒市场上暗度陈仓

易拉罐葡萄酒市场分析

目前易拉罐葡萄酒美国市场上的涨势最猛!2017年六月至2018年六月间,美国市场上易拉罐葡萄酒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3%。世界著名商业咨询公司——尼尔森公司表示:“易拉罐葡萄酒已不再是一种“快时尚”,它已经成为了一个4500万美元的市场。”

然而在美国,易拉罐葡萄酒目前只是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冰山一角,易拉罐葡萄酒销售额只占美国葡萄酒总销售额的0.2%

美国90%的葡萄酒销售额仍是由传统的瓶装贡献,然而瓶装酒的销售额增长十分缓慢。相比之下,易拉罐葡萄酒销售额却在飞速增长,而且目前没有减弱的势头。

其实早在1936年美国就出现了易拉罐葡萄酒,但直到近十年,易拉罐葡萄酒才真正的在美国风靡起来

 

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年轻葡萄酒消费者的追捧。CNBC的编辑Ray Isle说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消费偏好由啤酒转向葡萄酒,它在侵占啤酒市场,这是一种逆袭。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太多的可支配预算,让年轻人去购买一瓶70美元的葡萄酒是很困难的。”

美国,目前购买一瓶750ml的传统瓶装葡萄酒大概平均要花费10-25美元,而购买一罐375ml的易拉罐葡萄酒只需花费4-7美元

这三年间,美国的易拉罐葡萄酒品牌由10来个增长到上百个。甚至像House Wine、Union Wine这样的美国酒企超过50%的生产量都是易拉罐葡萄酒。

也许你想象不到,易拉罐葡萄酒居然在日本也很受欢迎,在过去的12年间,易拉罐葡萄酒在日本的总销售额超过了1.2亿美元

(澳洲Barokes易拉罐葡萄酒在日本的广告)

澳洲同样也在积极的推出易拉罐葡萄酒产品。Barokes Wines、杰卡斯、布朗兄弟、富邑集团等如今都有自己的易拉罐葡萄酒产品。然而澳大利亚是个很怪的国家,澳洲人一向积极创新,但澳洲的消费者却对自己的创新产品适应的很慢。虽然现在易拉罐葡萄酒在澳洲市场上并没有呈现井喷式增长,但未来前景很好

就在今年五月,第一款易拉罐葡萄酒也在英国市场上成功上市,一款名为“The Uncommon”的酒体轻盈的易拉罐气泡葡萄酒。

同时,也有中国的进口商在从事易拉罐葡萄酒的进口,只不过还没有形成规模。中国的市场很大,而进口的易拉罐量很小,所以卖还是能卖出去的,但中国消费者对易拉罐葡萄酒的接受程度怎么样市场的需求究竟有多大,目前还无从得知

目前易拉罐葡萄酒还是以年轻易饮的、快消费、快时尚的酒款为主,比如慕斯卡托小甜水、气泡酒、桃红葡萄酒、清爽型的白葡萄酒等,几乎没有酒体厚重且口感十分强劲的酒款或干红。

易拉罐葡萄酒符合新世界葡萄酒的形象,同时也符合年轻人的消费理念。90后、95后的消费观念和80后、70后有很大的不同,90后在消费观上更加倾向于有个性的产品,更热衷于追捧新潮的产品,恰恰易拉罐葡萄酒作为一款新朝的产品,外观包装往往设计的非常有个性。同时,得益于中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90后和95后存钱的观念越来越淡更注重生活品质,所以相对消费能力也更强。同时90后更热衷于网购,而易拉罐葡萄酒相比于瓶装葡萄酒更便于物流运输

易拉罐葡萄酒技术分析

易拉罐葡萄酒轻便携带的特性克服了传统的玻璃瓶易碎、沉重等劣势,将葡萄酒带入了以前不太可能出现的消费场合,比如海滩、野外、泳池派对等

 

但很多人会质疑:“易拉罐会对葡萄酒的风味有影响吗?”

得益于易拉罐技术的进步,其实易拉罐包装的葡萄酒在风味和口感上并不会受到影响,易拉罐包装的葡萄酒一样可以保持浓郁的果香、活跃的酸度和美妙的回味。

相比于玻璃瓶包装的葡萄酒,易拉罐葡萄酒拥有以下主要优点

1. 方便携带、储存。首先,一个750ml的玻璃瓶要在400g左右,而一个铝制的易拉罐重量不超过20g;其次,尽管包装葡萄酒的玻璃瓶相对很结实,但还是有打碎的风险,而易拉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此外,易拉罐不透光,密封性也更好,便于储存,相比于灌在玻璃瓶里,用易拉罐包装葡萄酒氧化风险更小

  

2. 方便饮用。易拉罐葡萄酒把封口拉开即可饮用,省去了开橡木塞的麻烦;另外,如果葡萄酒在引用前需要冰镇一下的话,易拉罐葡萄酒更容易降温

3. 容量灵活。易拉罐可以做成200、250、355、375、500ml等不同规格,而玻璃瓶一般只有750、375、187ml三个规格,而且375和187ml两个规格的葡萄酒相对来说非常少。

 

4. 成本低。就美国市场现有情况来看,易拉罐包装的成本要比玻璃瓶低。因为易拉罐葡萄酒的包装领域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目前也无法定论易拉罐葡萄酒包装究竟会比瓶装酒便宜多少,但大概率易拉罐包装是要更便宜的。

5. 回收率高,更加环保。相比于玻璃瓶,易拉罐更容易被回收,而且回收率更高。据数据显示,在美国易拉罐回收率为45.2%,而瓶子的回收率仅有27.8%。而且易拉罐相比于瓶子更为轻巧,在运输方面也是要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

 

6. 前卫时尚。易拉罐葡萄酒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容易吸引猎奇心重的年轻消费者群体。

当然,易拉罐葡萄酒相比传统瓶装葡萄酒也是有缺点的,比如:

1. 不够有情怀。红酒一直作为高档消费品存在于中国市场上,红酒在中国消费者的印象里是“有品位的消费品”。易拉罐的葡萄酒是不如传统玻璃瓶配橡木塞的葡萄酒有品位。

2. 不适合陈年,不适合高档酒。易拉罐包装的葡萄酒不适合陈年,适合于日常消费的葡萄酒款,但不适合需要陈年的高档酒。

3. 开了就要喝掉。传统玻璃瓶葡萄酒开瓶后喝不完还可以再盖上,但易拉罐葡萄酒开罐后喝不完也不能再封起来了。

易拉罐葡萄酒未来展望

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易拉罐葡萄酒市场还尚未成熟

进口的易拉罐葡萄酒主流消费人群溢价低,经销渠道利润率不高,所以经销商做易拉罐葡萄酒的兴趣不大。此外,易拉罐葡萄酒不适合中国的主流消费场景,宴请和礼品是中国葡萄酒的两大消费场景,但易拉罐葡萄酒不适合。而且,进口易拉罐葡萄酒相比于其他易拉罐酒精饮料(如:易拉罐啤酒、易拉罐RIO等)价格还是有点高

国内现在虽然有少量酒厂生产易拉罐葡萄酒,但国内易拉罐葡萄酒还没有起量,受制于产业规模,相对生产成本会偏高。相比于已经有成熟生产体系的传统玻璃瓶葡萄酒,易拉罐葡萄酒属于非专业化生产,生产工艺也有待提高。另外,易拉罐葡萄酒相关的政策,产品包装设计,物流链等方面都有待探索。

易拉罐葡萄酒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是20-35岁的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我们在朋友圈里找了50位20-30岁之间的朋友,做了一个非正式的“小调研”。如果一罐200ml的易拉罐气泡慕斯卡托小甜水卖20块钱人民币,只有不到50%的人愿意尝试,但如果卖15块钱,就有高达72%的人愿意尝试。

可见,在中国市场上,易拉罐葡萄酒的需求是有的。但酒水消费的关键环节——经销渠道如果不能通过易拉罐葡萄酒赚取可观的利润,那么易拉罐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推广的速度会很慢。

美国市场上,易拉罐葡萄酒占葡萄酒市场比重未来还会上升。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市场上,易拉罐葡萄酒的消费量在未来也是呈现上升的趋势的。

我们不能忽略易拉罐葡萄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起量的势头,尤其在美国这个势头已经很明显了。尽管易拉罐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基本还没被推广,但这会是未来的一个商机

 

一方面,我们认为:易拉罐葡萄酒在将来不太可能超越或取代传统的玻璃瓶葡萄酒。易拉罐葡萄酒是一个新的品系,它的特征更倾向是一款日常消费的饮料,有点类似Cider(苹果酒), 而非传统葡萄酒。传统的瓶装葡萄酒传承着悠久的文化和葡萄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这种沉淀在玻璃瓶包装形式中的庄重性和仪式感,这种葡萄酒独有的情怀是易拉罐无法企及的

另一方面,易拉罐葡萄酒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易拉罐葡萄酒未来可能的消费场景是放松状态下的自饮或同龄人间的聚会,这样的消费场景是非常频繁的。它的包装和消费场景,决定了它的市场站位和利润结构必须与啤酒或Cider相似。要知道,在中国啤酒的销售额占酒水销售总额的74.6%。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拿易拉罐葡萄酒同易拉罐啤酒类比,但这个数据至少能从侧面说明易饮快消型酒水市场的规模之巨大。

 

总结

未来才是充满商机的。

就当下的中国市场来看,易拉罐葡萄酒也许是一款有点超前的产品

但国内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们对易拉罐葡萄酒的需求是肯定有的。只是受限于传统葡萄酒的经营理念,经销层级架构和定价方法,导致了规模效应无法起来。所以,易拉罐葡萄酒在国内的普及暂时性地受到了限制。

从易拉罐葡萄酒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热销的情况推断,易拉罐葡萄酒也将会受到未来中国年轻消费者们的追捧。但关键问题在于,谁会是第一个在中国大力推广易拉罐葡萄酒的人呢

这个人一定是看准了这个市场,并且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的。而第一个成功打开中国易拉罐葡萄酒市场的人,也将会获得可观的利润回报

易拉罐葡萄酒的生产线和经销渠道在未来将会日益完善和成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市场上也会出现更多的进口澳洲易拉罐葡萄酒。

- The End - 

作者简介:钢笔先生, 气质低调儒雅且复古,文笔严谨犀利又不失诙谐幽默。每当酒入豪肠,七分化做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大笔一挥,一周一篇意不在酒!

  关于《意不在酒》栏目

我们不搞教育,也不去卖酒,这些我们不够格。我们只想拥有自己的态度,去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去试多数人不敢试的事。分析行业性和市场性的事件及趋势,解答核心从业者的疑虑。在市场语境下,我们认为酒不重要,而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不是痴人说梦。

  本期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