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爱你都不够-苏轼和他的三个妻子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大文豪苏轼有三位妻子:分别是王弗、王润之和王朝云。同他的伟大诗词作品一样,他和这三个女人的故事同样感天泣地,历经千年而不息。

王弗是苏轼的结发之妻

那一年王弗16岁,苏轼19岁。那时的苏轼还未得功名,他们是在四川眉山老家成的亲。王弗出身于书香门第,聪明沉静,年轻貌美,同时又知书达礼,侍亲倍孝。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王弗对苏轼更是关怀备至,相濡以沫。

当苏轼读书时,王弗便陪伴左右,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是苏轼文学上的得力助手。琴瑟合鸣,红袖添香。连苏轼都惊奇王弗竟然读过这么多的书。

苏轼为人坦荡旷达,待人接物则相对疏忽,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待客人走后,便将自己对访客的看法及意见告知丈夫。这便是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后来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对此有专门记载。

苏轼有旷世奇才,然而却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22岁失去母亲,这是他人生遭遇的第一个变故。母亲去世后,王弗以女性特有的温柔陪伴了苏轼生命中的至暗时刻,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慰籍与感动。

王弗陪伴了苏轼11年,27岁时,王弗撇下挚爱的丈夫和7岁的幼子苏迈,撒手人寰。从此,王弗就成了苏轼非常怀念的对象,王弗的去世一直都是苏轼刻骨铭心的痛,对苏轼的精神打击非常之大。苏轼依父言,将王弗葬在母亲的墓旁,并在附近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这便是《江城子》中所提到的短松冈

更令人感动的是,王弗在病重之际,给自己的堂妹王润之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心爱的丈夫和幼子一并托付,希望妹妹代替她来照顾好他们二人。事后的一切证明,王弗的眼光没有错,妹妹用一生来践行诺言,从没辜负姐姐的一片苦心。

人世间最大的痛莫过于:我在这边,而我爱的人在那边。王弗去世十年之后,苏轼有天夜里,忽然梦到了轩窗梳妆的爱妻王弗。多少往事已远走,多少爱意在心头!醒来的苏轼伤痛不已,于是写下这首饱含深情、传颂千年的《江城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饱含了苏轼对王弗的无限怀念与深深眷恋,情感表达得深婉而真挚,读来使人不禁为之泪流满面。这首词的历史评价非常高,被认为是悼念词之最,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苏轼的诗词,总是用最简单直白的文字来表达最为深沉复杂的道理和情感,这也是历朝历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千百年来,人们能看到的,只是苏轼的背影。

王润之是苏轼的生活之妻

在王弗去世的第三年,22岁的王润之遵照堂姐的遗愿嫁给了33岁的苏轼。彼时苏轼已经名满天下,风流倜傥,北宋帝国标准的国民老公形象。

王润之也同样仰慕于苏轼的人格魅力和绝世才华。她自小就对苏轼崇拜有加,端庄贤淑,生性温柔,婚后更是陪伴左右,处处依着苏轼。

这一陪伴便是25年。这25年正是苏轼人生最重要的25年,许多人生大事、名篇大作均发生于这一阶段。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出身于传统家庭的王润之对姐姐王弗所生的儿子苏迈和自己后来所生的两个儿子一样好,三子如一,视同己出,可见她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贤妻良母。

苏轼的仕途相当不顺利,一直做官,一直被贬。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他率性而为,直言不讳,因言获罪,举不胜举。

当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得势时,他批评新法脱离实际、步子太快,让守旧派误以为他和守旧派是一伙的。可当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得势时,他又批评守旧派全部废除新法是搞个人报复、矫枉过正。结果两派势力都被他得罪个遍,这种情况下,苏轼的官场命运可想而知。

润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岁月,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等,在苏轼的宦海沉浮中始终不离不弃、同甘共苦。

即使在苏轼生命中最落魄的时候,王润之也不曾有半句怨言。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是他在政治上的至暗时刻。苏轼脱去文人的长袍方巾,穿上农人的芒鞋短褂。筑坝建塘,请教老农,喂养牲畜。还在城东半坡上建了一座东坡雪堂,自封东坡居士

妻子王润之则全力支撑着这个贫困的家:东坡种稻,润之养蚕。可以说,王润之带给苏轼的,正是一位普普通通家庭妇女所能给予丈夫的全部的爱。

苏轼奔放洒脱,朋友多多,爱好旅游,诗酒为伴。王润之不懂诗歌,却懂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她提供的。据说苏轼的《后赤壁赋》等几首名篇大作,都是喝了王润之送的及时酒之后,激发的创作灵感,才有了这么多伟大诗篇的诞生。

对王润之这位贤内助,苏轼也有发自肺腑的深情。王润之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蝶恋花》纪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093年,46岁的王润之因病去世,57岁的苏轼悲怆至极,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祭亡妻文》。

公元1101年苏轼死后,弟弟苏辙将其与王润之合葬于河南郏县的小峨眉山东麓,即现在的三苏坟,实现了哥哥嫂嫂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一生放荡不羁,不拘生活细节,由生活之妻王润之照顾其身后百年之事,自然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王朝云是苏轼的精神之妻

准确的说,王朝云不是苏轼的妻,而是侍妾。她的姓,也是随了王润之的王姓而来的。王朝云的身份定位,有点像苏轼的红粉知己。可以说,王朝云是在精神世界里最懂苏轼的人。

王朝云身世悲惨,八岁进入杭州的官家妓院成为一名歌姬,十二岁那年在那里遇到苏轼。古代的歌姬是卖艺不卖身的,与我们今天的理解并不相同,但身份卑微那是一定的。

王朝云清秀俏丽,天资聪慧,能歌善舞,苏轼写的诗句她能很快谱成曲子用琵琶弹唱出来,悟性极高。苏轼非常喜欢她,于是为她赎身,成了苏家的丫鬟。

苏轼的著名诗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据说诗的原型人物就是她,描绘的正是苏轼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真实感受。

王朝云比苏轼小26岁,18岁那年,正式被苏轼纳为侍妾。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王润之是位宽厚温柔的妻子,当时苏轼官场失意,情绪低落,她眼见王朝云有非常高的艺术天分,苏轼又十分喜欢她,是她为迎合丈夫极力主张纳王朝云为妾的。

如果从12岁进入苏家开始算起,王朝云陪伴了苏轼22年。她和王润之一起服侍了苏轼19年,这是一个连孩子带丫鬟仆人在内二十多人的大家庭。王润之去世后,她又独自陪伴了苏轼三年。

王朝云非常懂苏轼的心。有一次饭后苏轼拍着自己的大肚子问左右,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众人皆是恭维之词,像一肚子的锦绣文章之类,苏轼皆摇头,唯有朝云说那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听后哈哈大笑,说只有朝云最懂我。

从世俗的角度看,苏轼总是批评时政,惹当权者不高兴,新党上台他不好过,旧党上台他也不好过。最后总是被贬被放,的确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21岁的王朝云曾为苏轼生下一个儿子。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仅仅10个月后,这个儿子就在金陵夭折了。

自此以后,王朝云没再生育,这也成了她一生的遗憾。直到王朝云去世前,她还常为这件事情伤心流泪。但是苏轼并没有为这件事责怪王朝云,反倒是对她呵护有加。

可以看出,苏轼对王朝云的爱也是炽烈而真诚的。

苏轼的流放之地越来越远。

1094年,58岁的苏轼再次被贬岭南惠州。惠州已经很靠南了,当时应该还是蛮荒之地,离苏轼临终被发配的儋州(今海南),只有一步之遥。

据说当年被发配去岭南,和被判了死刑差不多,而去儋州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刑罚。北宋王朝有宋太祖留下的不杀士大夫的遗训,所以官员被贬而遭流放就成了用的最多的刑罚。

苏轼被贬惠州时,王润之已经去世,苏轼实在不忍心让众多家眷跟着自己继续南行遭罪,准备不带一人,独自前往。王朝云则不忍分离,誓死相随,一定要陪爱人一起走天涯。

结果,和苏轼一起到惠州的,真的只有小他26岁的侍妾王朝云一人。

王朝云与苏轼相知甚深,可谓一举手、一投足,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

苏轼曾经填过一曲《蝶恋花》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被贬惠州这段时间,王朝云常常唱这首《蝶恋花》词,为苏轼解忧排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泣不止。

芳草为柳绵所化,所以枝上柳绵身不由己,吹遍天涯,芳草也就随风而生。这首词也暗喻了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的命运。在政敌的迫害下,他的人生也似这柳绵一般随风飘零,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一次比一次遭受的打击大。

朝云唱到这两句时,想起这些年来苏轼宦海的浮沉、命运的无奈,对苏轼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是心有戚戚焉,于是泪如雨下,不能自已。

苏轼懂她的这份知心,故意岔开话题,笑而劝慰: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

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两人相知相惜,可见一斑。

1096年,来到惠州刚刚一年多,34岁的王朝云因染烈性瘟疫而逝,临终前苏轼陪伴在王朝云身旁,念《金刚经》为她送行。这一年苏轼60岁,自此苏轼未再续弦,65岁鳏居而终。

王朝云去世后,苏轼悲伤不已,在惠州西湖孤山东麓王朝云墓旁修建了一座六如亭。楹联是他亲笔写下的: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字字入心,感人至深!

半世伤情离别梦,一生诗词纵才华。苏轼和他的三个妻子的爱情故事,真的是一生爱你都不够!

 

作者简介:刘尚钞,男,46岁,河南省社旗县大冯营乡人。现居北京,在一家科研机构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点滴生活,擅长散文随笔、古体诗词。乡土赊旗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