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 "金马驹"的故事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百多年来,苗店周边几十里流传着关于赵庄谢家"金马驹"的故事。

据上辈老人说,赵庄谢姓原居于唐河县桐河,清中期兄弟四人携一家老小迁至苗店西南下宋庄居住。(三十多年前族人曾到下宋祖坟祭祀,下宋人称"谢坟",保留有四座坟茔)。四位先祖下世后人分居四处,一,苗店赵庄、三,苗店孟岗(已无后人留有一收养女),三、郝寨街(尚有来往),四,太和前丁(无来往)。

移居赵庄居住的谢姓有三子,迁至赵庄后父子四人给赵庄x姓主家帮工种地。父子四人勤劳忠厚,家境虽然贫寒日子道也安逸。长子因为家贫一生未娶,二子长的膀大腰圆、虎背熊腰,是个干庄稼活的好手。虽然到了婚配年纪仍末婚配,父母为他的婚姻事愁白了头。

一日东庄一个专门为人牵线说媒的媒婆来到家中,父母一见媒婆上门喜上眉梢。父母忙把媒婆迎进屋内坐定,端茶递烟忙得不逾乐乎。待媒婆落座父亲忙说道:"今天早上起来门前大树一只喜鹊应着大门喳喳喳叫,我想一定有喜事来了,没想到是您这位大贵人"。

媒婆回言:"我早就知道恁家老二是个老实沉稳的好孩,一直操心给他找个好媳妇。这不,我今天不是来了吗"!母亲忙接着话茬"真得好好谢谢您呀!不知您给俺二娃说的是那家闺女啊"!媒婆说:"恁家这回可是祖上烧了好香了,这回给恁二娃说的媳妇儿,可是东庄殷河大出坦户旗杆院张举人家的孙女,恁要是娶了这闺女恁家可是要发了啊"!老汉忙问道:"人家恁舒坦,会让闺女xⅰn给俺家?"。

媒婆忙答到:"老大哥实话告诉你吧,这闺女有点憨傻但能干活,你想要是漂亮人彩闺女会和恁对亲戚?恁要是娶了这闺女以后恁家有啥事不是有靠山了吗!人傻能给恁带来福满屋啊!白婞啦!二老一想可不是吗!咱家人老几辈受穷,娶个有福媳妇儿咱家往后说不定靠这个媳妇儿发了呢。

二老对媒婆千感万谢,还给了媒婆不菲的谢礼。二娃虽然不太愿意,但媒妁之言父母之意是不可违抗的。双方掐八字、定好、送彩礼,年跟就把新媳妇儿吹吹打打的娶进了门。

自从把张家闺女娶过了门,有了殷河旗杆院张家大户的帮衬,谢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傻媳妇儿和二娃接二连三生了五个大胖小子,真是人丁兴旺啊!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老汉已到暮年。某年一场大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谢家世代给人种地田无一垅地无一丘,老人去世连块葬身之地都没有。无奈之下只好到殷河张家乞求一块老人的葬身之处,来到张家诉说原由。

张家当家掌柜看在闺女份上到也慷慨大方,当着谢家众族人的面说道:"我张姓在殷河庄南和庄北有两块茔地,庄南是块"官地",都知道那块"举人坟"是我家祖坟就在那里出了举人,你要是想把老人葬在那里,沾了地气说不定将来不能出个官呢。北地是块"财地",你家老爷子如果想占这块地可能会大发横财。你们自已选吧!"

穷人家穷怕了只想将来能发财,那当官不当官从来就没想过。二娃忙答道:"要北地,要北地,我不想当官″。就这样吹吹打打把父亲安葬在殷河庄北那块财地。

老人去世后,老三一家分门另过到外庄给人种去了(我家是这个老三门,以后我们几辈人没进过赵庄)。老大后来因病去世。

分家后,二娃分得了一匹老马,因为儿女多生活有点艰难,傻媳妇儿晚上要套磨磨面补贴家用,每天都要磨到深更半夜。由于身体壮实虽是大户人家闺女倒也能吃苦耐劳不辞辛苦。

一天早上,看见丈夫起床忙怯怯地说:"这一范儿,有个事几次想给你说又不敢说"。男人说:"有啥事你成说了,有啥不敢说哇"。傻媳妇儿低头小声说:"每天晚上我套磨,都会有个小马驹偷偷的拱进磨房,围着磨盘偷吃面,我赶也赶不走你看啥办?"

男人吼道;"你真信球,你不会拿棍打它,把它撵走!""那打死了咋办?""恁大儿个小木棍你能把它打死了!真是个啥不啥货"。傻媳妇儿低头怯怯地捻着衣裳角不敢吭声了。

晚上,傻媳妇儿拉着老马kuαi着粮食进了磨屋,套上老马把粮食倒在磨头上。昏暗的油灯下,老马一圈一圈吃力的拉着磨,傻媳妇儿弯着腰咣当咣当一箩一箩地筛着面。

清冷的夜半、嗖嗖的冷风让人顿起寒意。这时只听见咣当一声一道金黄色身影溜了进来,她扭头一看那头小马驹又来了,跟在老马后面围着磨盘转圈舔食着麸面。

她呆呆的看着它,突然她想起丈夫给她说的话,悄悄地拿起早已放在身旁的桃木细棍,照着小马驹的头打过去,棍子正巧砸在马驹的顶门盖上,马驹扑通一下倒在了磨道里。傻媳妇儿吓呆了"咋办”!一阵冷惊后,转身出磨屋唔着嘴深一脚浅一脚的朝家跑去。

一进家门到床边使劲摇恍着丈夫的胳膊,嘴里不停的喊着"死了,死了!"丈夫睡眼朦胧地看看她不耐烦的说:"什么死了、死了,深更半夜你咋乎啥呢”。傻媳妇儿喘着气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把它、它,打、打死了。“你把啥打死了?"男人大声喊着。傻媳妇儿定了定神说:"就是我给你说的那个小马驹。"男人一愣神伸手拉着傻媳妇儿"走!看看去!"

还离磨屋老远,看见黑暗的夜空中从磨屋窗户和门缝里向外散射出一道道耀眼的金光。俩人慌忙推开了磨屋的破门,屋内的金光恍得他们睁不开眼,他们赶紧用双手捂着双眼定了定神,蹲下来松开捂眼的双眼一看,天哪!这哪是什么小马驹呀!躺在磨道地上的是一个浑身散射出金光的真正的金马驹呀!这不梦吧!俩人互相咬了一下对方的手指头,"痛!",这不是梦。

俩人高兴的直跳,傻大姐高兴的张开大嘴大声刚喊出"我……"就被丈夫的大手捂着了嘴。丈夫瞪着眼问她你想喊什么啊?""我想喊咱发财了呀。"丈夫恶狠狠的说:"有财不露白,露白惹祸灾。这件事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你听见了吗?随后二人用衣服包住金马驹悄悄地回了家。

日后,俩人悄悄地托人变卖了金马驹,换成银两在周边置买了八十三顷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听老人说上饶良街赶集路上屙屎都屙不到别人的地,现在离饶良二、三里的谭北还住有两户谢姓人家,可见当年买地已买到饶良边起了。赵庄谢家得了殷河张家旗杆院的地,又得了金马驹发财置地的事在周边流传了一、二百年。

现在赵庄还有二百多口人全是他们老二门的人,后来又分了五门。解放后,赵庄谢家大部分被划为地主成份,剩下的是富农。只有老三门我一家贫农,一直没有过赵庄。六二年全家回乡得到了赵庄谢姓族人的不少帮助,现在也不分门分远近亲如一家和睦相处,遇到红、白喜事齐上阵互相照应。

     这真是:
      赵庄谢家金马驹,
      留传百年人皆知。
      若论此事真与假,
      去伪存真方可识。
后记
4月24日上午8时,我与赵庄谢姓族人谢永群、谢迎海,谢迎怀一行四人赴下宋寻找谢氏祖茔地。祖茔地原属苗店下宋村,后划归太和镇单庄管辖。祖茔地位于下宋村西南、单庄东地,该地块历史遗留至今名谓"谢坟"至今已二百多年。

图右长者程广占,现年八十岁,原生产大队支部书记,在他的指引下来到叫"谢坟"的地块,如今一条东西水泥路地块分为南谢坟和北谢坟。

在程广占老支书的指引下,我在麦田中站立的位置为祖坟所在地。二十多年前祖坟被夷为平地。

祭祀先祖


作者简介:

谢永彬,曾在苗店中心学校、苗店镇教办室工作,生于1946年,爱好广泛:弹琴,手工,雕塑,书法,根艺,蛋雕,收藏,尤其鸡蛋上雕刻作画为当地一绝。

谢永彬老师原创文章导读

1、【行走天下】湖南探亲之旅之一   寻梦白石渡
2、【行走天下】湖南探亲之旅 之二  邓家塘车站与两湾洞古村落
3、【行走天下】湖南探亲之旅之三   郴州
4、【行走天下】湖南探亲之旅 之四 衡阳
5、当年的铁脚牛车
6、【红色基因代代传 之一】苗店唐北地下交通站
7、【红色基因代代传 之二】建设中的苗店红军广场
8、【红色基因代代传 之三】苗店红军小学
9、【红色基因代代传 之四】薪火传承,不忘初心---记苗店老革命苗清发的后代们
10、怀念大哥苗文兴
11、【千年古镇话沧桑--苗店历史寻踪】(一) 千年古集市-龙泉镇
12、【千年古镇话沧桑--苗店历史寻踪】(二)汉代三座石桥-三近桥
13、【千年古镇话沧桑--苗店历史寻踪】(三)千年名观一一刘平观
14、品读三哥忆母亲旧作,追思亲人传孝道文化
15、【千年古镇话沧桑-苗店历史寻踪】(六)苗店名字的由来
16、【千年古镇话沧桑--苗店历史寻踪】苗店的石塔禅寺
17、我家几张合影照的故事
18、殇与呼:保护乡村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19、狗年也话狗:回忆我小时候养的一条土狗-“乌嘴”
20、打虎小英雄
21、学习先烈革命优良传统 发扬救死扶伤为民精神-记社旗人民医院观《共产党人刘少奇》后有感
22、社旗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学习先烈革命精神 献出一片诚至爱心
23、【红色基因代代传 之五】  覃甦师长牺牲时的见证者-贺彪
24、难忘我人生中的两次灾难
25、我儿时的游戏
26、一段尘封历史的开启-“胡服”秘过唐北地下交通站
27、社旗国防魂
28、乡村记忆‖  生产队时期的麦收画面,至今仍让我回味
29、乡村记忆‖生产队系列--积肥
30、乡村记忆‖那个时代的农村建房  之一 备料
31、乡村记忆‖那个时代的农村建房  之二 盖草房
32、乡村记忆‖那个时代的农村建房  之三 盖瓦房
33、谢永彬◇那些儿时听过的家乡民谣,你还记得几首?(一)
34、谢永彬◇那些儿时听过的家乡民谣,你还记得几首?(二)
35、谢永彬◇这些乡村谚语你还记得吗

36、谢永彬◇向民间戏曲文化传承者致敬

37、我一个河南人,却难忘当年在湖南外婆家的南方饭菜

38、焦枝铁路大会战- 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39、乡村记忆◇谢永彬‖磨桃秫面

40、乡村记忆◇谢永彬‖蒸桃秫面馍

41、三十元钱的故事

42、飞越时空的六小时-文友助力千里成功找到老同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