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收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1923

秋收



作者 |唐亚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每日天必看天气预报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预报说夜里有雨,心中总感觉有事,所以睡得也不十分踏实。果真凌晨一点左右,噼里啪啦雨点就落起来。
“下雨了!”
巨大的喊声划破夜空,接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从东西两院传出,奔跑声,话说声,雨点敲打在铁皮雨搭上的梆梆声混搭在一起,嘈杂一片。
入秋以后,各种农作物相继开始收获、晾晒,所以人们对下雨是一百个不愿意。
吵闹声渐渐息掉,想必他们已经盖好了晾晒的玉米、花生、辣椒……只剩下哗哗的雨声,敲着窗棂,当当作响,风卷着屋后的杨树叶子呼呼啦啦,它们肯定像沾湿翅膀的一只只黄蝴蝶正在漫天飞舞,飘飘荡荡,打着旋儿扑在地上,一层又一层,层层堆叠在一起,我此时也了无睡意。
懵懵懂懂,不知过了多久,竟在雨声里安然入眠,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雨住了,雾气弥漫在角角落落,到处湿漉漉,屋檐上的水珠滴到盖玉米的雨布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死老天爷,下啥哩?刚掰回来的包谷棒子,死沉死沉……”
张奶在屋里把锅碗瓢盆碰得叮叮当当响。
“一个多月没下了,前头掰包谷后头就下雨,年头到年尾都不顺。”张爷接着说。
马路上的汽车声,拖拉机的轰鸣声渐渐大起来,湮没了他俩的对话。
临近晌午,雾气开始消散,天空有放晴的迹象。于是各家各户又开始忙着扒开昨夜盖了半天的作物,左邻右舍的交响乐又不约而同开始奏响。先是呼啦啦翻开塑料雨布的声音,这个叫着“扯这头”,那个叫着“小心有水”,继而人们又小心翼翼地像对待自家的孩子一样把各样作物堆摊开码好。
晒粮食需保证的是透气透光,要尽量晒得薄,保证有充足的阳光,这样既能把粮食尽快晒干,又能防止受损伤,保持色泽鲜艳。有经验的人会把打过的包谷籽以各种大大小小的圆形摊在场院里,然后用木掀推着包谷籽从边缘开始由外到内从大到小划一个个的同心圆,一直划到圆心位置,这样就形成一圈一圈有规则的圆垄,他们说这样最有利于采光,作物会干得快。
对于一个个的包谷棒子则需另当别论,可以自由散乱地摆在采光好的地方就行。
张奶和隔壁五爷都在前院小广场上摊自家的包谷,湿包谷棒子都是昨天掰回来的,用收割机收的,有的还没剥干净,需要人工再一棒一棒剥掉里面一层薄皮。
“一亩地要八十哩,真心疼人。”
“我家五亩地都使了‘大联合’,俩娃都说厂里请假难,三四百块呢,谁不心疼?想当年,家里十来亩地都是我一个人干,没显过累,哎……”
“赶紧晒两天去打点新包谷糁尝尝鲜。”
“这不我家你嫂子正等着花生去打油呢。这地沟油,那添加剂,啥子都不能吃,还是自给自足好啊!”
“俺宇总想叫我跟他们去深圳住,我说出去不习惯,大城市啥子都得买,哪有家里好?”
“像《朝阳沟》上说的: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哪儿也不去,在家喝自己的红薯包谷糁,活他一百五,哈哈……”
说笑声在空中飘散开去。
一个包谷棒子顺着五爷扬起的手划了个漂亮的抛物线落在身边摊开的包谷上。
太阳光线越来越强,蔚蓝天上一片片的白云飘来荡去,枝头黛青色的叶片轻轻摇曳着,一只鸟清脆地鸣叫着向葱茏的林间飞去。

作者简介

唐亚,社旗县太和镇唐岗人,2000年参加工作,已过不惑,仍在奔波,爱好旅游,但诗和远方不属于自己,偶有灵感之际才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忙里偷闲记下只言片语为生活增添些许情趣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