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州区:今惜非一般

 华州之家 2021-10-15

今惜非一般

作者:刘福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每到收割小麦、秋收、种小麦时节,就向单位组织上请假以后。自己就回到原华县毕家乡北刘村啦。
当这年秋季一日,我返回到家里时,恰巧第二天是星期日,因此就在这天,我和妻子与两个上学女儿,一块儿便去村子东北方向的自留地里,扳包谷棒子,挖包谷杆儿。之后,大家将包谷杆儿,都堆放在机井台儿的边地上了。最后,用架子车,把包谷棒子拉回家。

记得那年秋天两日。我家将自留地,渭河小坝以北、林场以东和村上以东小片儿地,收完包谷棒子,黄豆荚杆、绿豆等果实后。农家肥已运到地里啦,化肥准备好啦。
第三天清早,我急忙跑步,到了看头牛,老堡子柳叔家门口。自己敲门进去,顾不及主人热情叫坐下来,我立着叫着快速即说:“叔!我家有4小片儿地,收的空下了。想请叔连耕粑耱一起完。你看行不?”他坐在饭桌旁小板凳上,开门见山便说:“刚才,我答应一户农活儿哩。明天,我和儿子与牛耕套具来给你家干完。”我高兴 说:“好吧!”
俗话说:“应人是小,误认是大”果不其然,柳叔答应的活儿,终于如期完成了。从实际情况出发,我把钱付给他啦。
至于我家种小麦,摇耧和拉耧活儿,都是亲友和我家人齐心协力,工换工完成的呢。又记得有年夏天一日。太阳很好,晒得人汗流浃背。一家人共同劳动,请人用牛拉碾子碾完小麦全身后,起场到一堆儿。想杨场哩。谁知,我等呀,等呀,没有风力。急的自己象热锅上的蚂蚁。眼看太阳即将落了。

怎么办?我叫妻和两个女儿回家。而自己睡在架子车上休息。夜里明月出来啦。天明了风力来啦。趁此机会,我一骨碌儿,从架子车上爬起来,顺手拿起木锨 ,赶到麦堆儿。这时,妻由家里拿把新扫帚,快步走到了麦堆儿。她笑容满面亲亲热热,叫着我的乳名银河第1个字,说:“银!风吹来了,咱们快动手吧!”于是我用木锨扬场,她用扫帚扫除......不到1个小时,就分离出干净的麦粒啦。
令我万分高兴的是:1988年自己在单位上搞档案工作时,被省档案局评定为中级职称馆员。遵照党的政策规定,我把大女儿、二女儿和妻的户口,由原华县毕家乡迁移到西安。开始住在单位家属院里,以后把全家迁移到劳动路59号1座楼房间住下了。我今年83岁啦。在自己过生日这天。亲戚们欢天喜地,到家里来祝贺。大家在一块儿谈庄稼、谈收成、谈保健、谈防疫、谈西安计划召开14届全国运动会......想到啥便谈到啥。
此时,我问道:“如今,收割小麦、搞秋收、种小麦是什么情况呢?”外甥说:“自从小片地划分成大片地继续家庭承包后。夏天用的收割机收小麦,轰隆、轰隆地响着,麦粒不停往袋子内掉落呢。”妹妹说:“过去种小麦是人摇耧和人拉耧。现在用条播机种小麦。这样的好处,小麦行行端,小麦种的匀称。过去,人在地里扳下包谷棒子,运回家里手工脱粒费时费人。现在有了收包谷机,在地里机子能很快,把包谷棒子脱粒啦。大家夸收包谷机嫽的太。”外甥女说:“过去人用牛扶犁耙,犁地速度慢。现在人驾驶拖拉机,优点是,即能省人又能省事、省力。”外甥媳妇说:“以上几项回答属实,现在乡村,不少家庭,年年庄稼长的好,年年收入多,买汽车、买三轮车、买摩托车、买电动车,生活过的很方便哩。这是党的英明领导,这是政府实施机械化,出现的飞跃发展嘛”

内容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刘福晓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华州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