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篆书的发展

 天马行空_一画 2020-10-17

原创家櫪

2020-10-16 14:29:21

家櫪(艺术家 考古研究者 )

---原创作品

播放暂停
进入全屏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请刷新试试

金错刀 咏篆书

镌甲骨,铸吉金。秦皇传旨书同文。

李斯小篆藏锋创,结体均衡笔笔斟。

石鼓现,世难寻。苍石临写赋新魂。

顽伯疏处能行马,白计当黑妙趣臻。

篆书是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书法,中国文字起源于结绳、象形等六艺,并一直延续不断,从简单的记事,到形象表述,再到秦始皇的“书同文”、规范化、统一化,且顽强地根植于象形图案化的文字土壤,并延伸、演变出隶书、章草、今草、真书等多种书写形式,在几千年的漫长演变过程中,不仅篆书没有完全被后来发展的书体所取代,而且历代都有相传、繁衍,真正从记事的符号功能转变为艺术的功能,使这种古老而新颖的字体焕发出灿烂的光辉。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从最早的确认为文字的“甲骨文”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了,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1:殷墟甲骨文

此后的金文或称钟鼎铭文即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石鼓文一起合称为大篆,文字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字形及章法更趋规整,词汇增多,故时有长篇铭文。金文在当时各诸侯国都有使用,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写法,虽大体一致,但还是有些字是不同写法的,尚不规范,故统称为大篆,以区别于秦代比较规范的“小篆”。这种文字盛行于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现在可看到的金文主要为青铜器如钟和鼎上的铭文,古时候称青铜器为金器,故又称“钟鼎文”,或称“吉金文”、“款识文”。金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了,字形及结构均较稳定,故可以有长篇铭文。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2:钟鼎文

金文大部分都是先刻在母范上然后翻铸而成的,而在母范上的字是否先用笔书写再刻,古学者认为先秦无笔墨,故是直接用刀刻在母范上的,但现代有学者根据出土文物认为亦有可能是先写再刻的。母范一般都是陶土,故即使用刀直接刻上去亦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书写性。经过高温翻铸,字形笔划应该有较大的变形,再加上印拓,我们今天能用来临摩的拓片,其笔划也是有些变化。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3:钟鼎文

我们今天看到的拓片大多数都是“阴文”,也就是凹进去的文字,也就是说很多还是铸造后刻上去的,展拓出来才是白色的,钟鼎文一般都不是很规矩的排列,所以常有错落有致的感觉,其实原本在铸造时应该是排列整齐地,但是经过浇注、成型、伸缩的排列就有了一些变化,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效果,更为自然天成。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4:钟鼎文

《峄山碑》传为李斯所书,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李斯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也是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李斯的小篆,是先秦时期人们逐渐进入理性化思维的产物,是人们经过先秦诸子在思想上的洗礼,《诗经》《楚辞》在文化上启蒙,进入一种理性思维阶段,总结综合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结合大一统国家的治理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有意识地吸纳各诸侯国的文字创作出来的。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高218厘米,宽84厘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原石被野火焚毁。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5:秦朝李斯嶧山碑-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象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象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楷模。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6:秦朝李斯嶧山碑局部

篆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鼻祖,故碑额的题词或册页的封面题词,古人都习惯用篆书,以示庄重;而真行草等书法作品是绝不能用篆书落边款的。因此,篆书有万佛朝宗的说法,说他最古老是毫无疑义的。也正因为这种老祖宗的地位,也使篆书固步自封;同时,篆书从甲骨文开始,金文、石鼓文、泰山刻石等,都是官方政治或宗教性的文宣工具,需要一定的装饰性,甚至于追求繁复华丽的效果,如春秋战国时楚地的鸟篆,因此,篆书从一开始就不讲究书写性,故在秦帝国灭亡后,篆书就主要存在于碑额或册页等的题词及印章、瓦当等用具上。

直到乾隆晚期的邓石如改变了近千年的作篆方法,开启了篆书的书写性革命,充分运用毛笔的特长来表现篆书的笔意,使书写上的提按、起笔收笔的笔触意态更加富于变化,在结构上也打破了过去那种陈陈相袭的固定模式,影响所及,蔚为风气。此后篆书名家辈出,使篆书一跃又焕发了青春,而成为与真、行、草并驾齐驱的书法艺术,故从笔墨书法的角度而言,在诸书体中,篆书的确是最年轻的书法艺术,自邓石如始距今才200余年,也正因为年轻,从而显示出勃勃生机。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7:邓石如庐山草堂记

十八世纪末的邓石如《庐山草堂记》又名《白氏草堂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山水游记,邓石如取其文中部分作书,通篇气息醇和,笔画圆润,起落笔均藏锋,行笔平稳,线条张弛有度,结体匀称而不失灵动,通篇布局严谨,浑然天成,古朴典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学习篆书不可或缺的基础名帖。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8:邓石如庐山草堂记局部

继邓石如之后的又一篆书大家,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别号缶卢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硕诗、书、画、篆刻皆精。书擅长大篆、脱胎于石鼓文,雄浑恣肆。篆刻上取鼎彝,下挹秦汉,钝刀硬入,茂苍劲。尤以金石书法入画,如盘虬屈铁。1913年杭州西冷社正式成立,被众贤推为第一任社长,其画名益扬,日本人尤为尊崇。著有《缶卢集》、《缶卢诗存》、《缶卢印存》等。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9:吴昌硕篆书条屏

吴昌硕的篆书没有完全延续邓石如的风格,而是另辟蹊径专攻石鼓文,临习日久别有感触,不仅对石鼓文的结构、用笔有独到的见解,还在运笔中加带有金石味道,方圆兼备,笔墨更为淳朴自然,虽偶有藏锋不全、折笔明显,而收笔中锋不改,尽管有很多意到笔不到,却笔笔中锋,用笔也多有变化、干湿穿插更显苍劲有力,力透纸背,与邓石如的笔笔均衡,虽规整稳健却少有变化,邓石如继承发展了秦篆(小篆),并将古老的秦篆焕发出了年轻的朝气,而吴昌硕更直接跳过秦篆,直取石鼓,让最古老的篆书跨越几千年重放异彩,赋予了年轻的生命力,难怪日本人对吴昌硕倍加尊重。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10:吴昌硕篆书石鼓文局部

我们看看吴昌硕的大篆写的那么的潇洒,虽说笔笔中锋,却顿挫有致,比起邓石如更不拘小节,更随性,真正把大篆更为艺术化、性情化,更彰显了个性,金石味道更浓郁,起首藏锋不追求非常工整的中锋,略微带一点偏,但锋仍然藏而不露,含蓄、内敛,加上老蔓枯藤般的枯笔,更显老辣沧桑,收笔也不追求笔笔到位回锋,而是用写意法追求“意到笔不到”自然效果,强烈的笔墨对比效果,和用笔的“天道自然”情趣,非有深厚的基本功夫和艺术修养所不能达者,开创大篆艺术的新河,它融入了金石、书法、绘画、诗歌于一身,是一位真正顶天立地的,有开创性的艺术大师!

浅谈篆书的发展

图11:吴昌硕篆书条屏局部


浅谈篆书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