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热贴并没有退热功能,它只是带走了热量,能起作用的仍然是药物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0-10-17

天气渐冷,宝宝容易出现感冒发烧,家长又不敢随意给孩子吃药,退热贴可以说是家庭药箱中的必备物。即便去医院,家长也会要求医生开一盒退热贴带走,网络上“退热贴”更是开始热销。退热贴到底有没有退热功效?

退热贴并没有退热作用

市场上销售的退热贴,大部分均属于巴布剂(也叫凝胶膏剂),有的说明书上说是靠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这其实就是物理降温的一种方式。既然是物理降温,巴掌大的退热贴退热作用是微乎其微,对降低体内温度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退热贴的作用就类似于在额头上放一块凉的毛巾。别说一块还没巴掌大的水凝胶,就是把孩子泡在温水里降温效果也非常有限。

我国最新的儿童发热指南——《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2016)里关于孩子发热处理部分,并没有提到使用退热贴。而国外的加拿大儿科医生协会(CAPS),还是美国儿科学会(AAP),还是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NICE),都不曾提到过退热贴用于退热。

尼尔森儿科学明确说物理降温并没有效果,英国和加拿大都不推荐温水擦浴,美国儿科学会也是认为绝大部分情况下药物降温更方便,当孩子对退烧药不耐受或过敏才可以优先考虑温水擦浴。

目前公认有效的退烧方法是退烧药,也就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缓解孩子的不适感,而不是纯粹为了退烧。所以,孩子发烧,第一原则是要尽量让孩子舒服,当孩子没有明显的不舒服,能吃能睡,精神也好时,除了让他多喝水,少穿衣,并不需要做什么任何治疗。

很多家长担心,发热会不会把脑子烧坏了,发热会不会引起惊厥。其实发热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症状,出现发热的第一步是确定发热原因。没有任何研究和临床表明发烧会烧坏脑子。人类体温的上限约在41.6摄氏度,除非脱水或关在密闭的汽车当中,否则体温自然到顶点就会停止。少数患儿发烧及大脑损坏的原因是潜藏在发烧背后的病因,而不是发烧这个症状。所以,不必看到孩子发热就惊慌失措。

为何家长热衷于退热贴呢?

退热贴里面添加了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物质,这些东西会让局部皮肤感觉凉意,将退热贴放在孩子的额头上,这样凉凉的凝胶可以缓解发烧产生的一些不适。除此之外,退热贴更多的是给家长带来心理安慰,缓解家长心里的焦虑,觉得好歹是进行了退热处理。然而,有些孩子皮肤娇嫩,对退热贴过敏,这时候反而是花钱让孩子受罪。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