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蜜蜂玛雅历险记》

 成都书语 2020-10-17

如果没有最后一章,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光彩要大打折扣,不过是一本轻松、普通的儿童读物罢了。

       并且因为写于一百年前,浓烈的基督教色彩时常让我有点“出戏”,当一只只小昆虫喊出“上帝”时,因为逃离危险感谢上帝,因为风景优美赞美帝,歌唱他的荣光他的造物......宗教意味非常明显。

       还有对人类的褒扬,“他们是大自然所孕育的最伟大最完美的生灵”。小蜜蜂玛雅从第一次离开蜂巢,就没有打算再回去做那集体中的一员,她要去见识“这盛放的世界”,特别是因为哺育蜂的介绍,迫切地想要认识人类。

      不信神的高尔基自称是“人的崇拜者”,他深信,“大地上没有比人更好的东西”(《另一个高尔基》P307)。不管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人,真的有那么好吗?我对此是存疑的。

        玛雅在她的历险中,认识了许多朋友也不断了解这个世界的危险,仅昆虫而言,就是那么的千姿百态。如果不是最后挽救蜜蜂王国的使命,她应该也不会回去的。在历险过程中,作者有两点是写的与其他成长小说与众不同的:

一是对美的欣赏。花朵,和风,自然界一切美的事物,玛雅都有感知;她为夜色里的精灵、热恋中的年轻人迷醉,甚至会为看守她、准备杀掉她的黄蜂看守迷醉,因为“他多美啊,他的姿态是那么的优雅,他的甲胄闪烁着骄傲。日日夜夜他都不曾将它脱下,他时刻准备着去劫掠、去战斗、去死......”“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她对美的喜悦让她忘记了所有的危险。”能够感受美欣赏美,真的是幸福的人生。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常常是感知越来越迟钝,兴趣越来越少,对自己利益之外的事情不再关切。“美”是无用的,又是关系着生命质量的大用。

二是对善良的认知。故事最后,得到玛雅的报信,蜜蜂王国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女王,击退了黄蜂的入侵。就在玛雅身边,一只黄蜂倒下了,“他沉默着,没发出一句怨言,一直战斗到最后,他死得像一个战士。他没有诉求宽恕,也没听见一声辱骂从他的嘴里溢出。”蜜蜂们离开了,可是他却还没有死去。玛雅这时的举动完全出乎意料:她为这濒死的入侵者取来水和蜂蜜,想要让他好过些。她哭着问,“我有什么可以做的吗?”

短暂的时光,让玛雅知道了“就算是她的敌人也是和她一样的生物,他们热爱生命,面对死亡同样无能为力。”在我眼里,这不是一只黄蜂,是成千上万在暴行、战争中倒下的年轻生命。他们为谁而战,是正义是非正义的,都改变不了死亡这一事实。我很难去评价玛雅的行为,如果要和别人讨论的话,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我想即使能提出问题,也没有答案。

好的故事总是这样,读完后怅然若失,二分法或者多元化的角度,都没办法做出准确的结论。那种疑惑不解,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我想也会留在小读者心里,某一天再叩问良知。

作者:阿简     小编:晏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