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穷的本质》到《简斯维尔》

 成都书语 2020-10-17
《贫穷的本质》到《简斯维尔》
  —— 什么是有效援助?

想从这两本书里来聊下“援助”。是指来自政府、慈善家、NGO等方面的援助,受助对象是经济窘迫人群,在某个层面来说,皆属于经济不好的家庭。
所指的贫穷在这里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赤贫,日生活水平在0.99美分以下,这是《贫穷的本质》里定义的这类人;一种是由中产到破产的贫穷,属于《简斯维尔》书里的家庭。
先聊下NGO的援助。
在《贫穷的本质》里,援助最主要的方式是来自小额信贷。提到小额信贷,大家大概会想到格莱珉银行,这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向贫穷的农村妇女提供担保面额较小的贷款,支持并改善生活。它的创始人默罕默德·尤努斯因此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那小额信贷有效吗?
作者在经过大量的评估调查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穷人的生意有两个特点:第一,虽然很多穷人都在经营着生意,但这些生意都是小生意;第二,这些大多数小生意赚不了多少钱。
在墨西哥,2002年时,每天生活费低于99美分的人15%有自己的生意,在这些穷人企业中,1/5没有雇佣员工。三年之后,只有41%的企业还在运营,而在02年请了一名员工的企业,在05年时却没有员工了。在印尼也一样,只有2/3的穷人企业能存活5年。
这些企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难挣到很多钱。在调查评估中显示,在海德拉巴市的小生意中,有15%的生意在过去一个月赔钱;在泰国,有7%的家族企业在过去一年中赔钱。
穷人经营的生意只能产生较低的利润.
作者用“边际效益”与“总体收益”对这两点做了详解。在一定程度上,当投资较少时,边际效益就会高,但总体收益很低。如果想要提高总体收益,就得投入更多的资金,让边际效益增加的同时,总体收益提高。
但穷人企业似乎都发展缓慢。一是他们贷款不到这么多钱,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做生意的性质。在现实世界中,都很难赚到很多钱。因为如果后期不能更换设备或获得一种生产技术来扩大规模的话,穷人小生意的发展潜力很快就耗尽。
虽然,他们精力充沛努力着,但他们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很小的生意上,而且他们都做着相同的生意。
同质化太强的生意,又没有才华、技能和必要的抗风险能力,当然不会赚到很多钱。
因此作者的结论是:小额贷款或许是穷人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但如果认为他们能以此铺出一条逃避贫困的路,那是在自欺欺人。
这论点,确实有点反鸡汤。

《简斯维尔》里那些失业者们,他们又做了什么?
位于简斯维尔的通用汽车旗下的汽车装配厂于2008年12.23日宣布关闭。这一举动导致9000多名员工走出装配厂,致使他们的家庭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从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式,短时间内迅速滑落到需要依靠食品捐赠才能维系基本的一日三餐。
对于这群人的援助,主要来自政府与商业机构
这些失业者们的流向大概分了三种,一种是进入职业学院参加培训;一种是立即另找工作;还有一种是成为通用汽车在别的城市的装配工。
一、美国政府能够想到的看上去最可靠的办法——接受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可以协助失业者找到更稳定的工作——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的数据可以支撑,但是这却是美国政府能够想到的看上去最可靠的办法。

就业中心的顾问会见简斯维尔的失业工人,告诉他们即使没有工作,也有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但在简斯维尔用一份工作取代另一份工作并不容易,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许是个好主意。但是对一个失业工人来说,他们真的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吗?他们知道如何学习吗?能够学会吗?

我们透过三位学员的经历,来看下职业培训给他们带来的结果。

1、杰拉德:在简斯维尔工厂工作了13年,一直是生产线上的工人
进入黑鹰技术学院,学习电力分配项目,他已经快40岁。
但秋季学期开学两周后,杰拉德从黑鹰技术学院退学了。一是认为自己身体不能支撑此项目工种,二是此工种危险系数太高,不太适合自己。
当他还听说,那些上了年纪的员工不再考虑退休,而是继续工作,因为如今的经济状况下,他们的退休金严重缩水。他认为如果目前他不能立刻找到一份工作,他就会走向破产。
2、克里斯季与巴布
她们两位是黑鹰技术学院的优秀学员,是作为职业培训学院的经典案例广而告之的。  克里斯季通过全A的成绩拿到狱警的工作。当初她是在证明自己,37 岁的她还不至于太老,还可以重新站在起跑线上。但最后却因这份工作选择自杀。
巴布,同样因为全优成绩拿到狱警工作,却因工作让她产生抑郁而辞职。当她重新认识自己后,选择听取自己内心的声音,进入大学学习社会学,而后进到社区工作。

从以上三位的经历来看,职业学院的再就业培训似乎帮不上什么忙。而对一个失业工人来说,无疑他们是想走出困境的,但他们是否有能力让他们走出困境,从《简斯维尔》里看,没有给出明确答案。除开经济贫穷这个外因,是不是也会存在“文化贫穷”?

二、政府与商业集团

罗克县创造了1924个工作岗位,而简斯维尔仍欠缺4500个岗位。
在这些失业人群里大多是高中毕业,很多人是因为沾亲带故获得GM的工作,过上中产生活。而这群人的生活特点是提前消费、没有存款、也不居安思危,按部就班过着自己不喜欢却又高薪的生活。

当经济衰落,失业潮起,他们才开始惊恐,凭自己的实力还能在当地找到哪些工作?

这两本书里,都讲了穷人,虽然一种是赤贫,一种是失业工人,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贫穷。要解决贫穷的问题,如果只依靠他们自身,是很难走出困境的。但如果给到他们援助,从《简斯维尔》里看,职业学院的再就业培训也是行不通的。他们贫困的原因到底是缺乏经济机会,还是说是“文化贫困”所致?这大概是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们继续在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我们不妨换个思维来看这两本书。怎样不会让自己致穷?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的速度要比资本快,才不会导致贫穷”。我们不妨用这个思维来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拥有比资本快的学习速度?在我看来,这就需要终身学习能力,要保有终身学习力力,就必定需要有成长心态,在平常生活中就要多学习、多阅读,去寻求自身改变。惟有让自己更有眼光、才华与技能,才能有抗风险的能力。当危机发生时,才不会乱了阵脚。
看来,投资自己,才是“有效援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