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牌应满足人性的四点需求

 昵称8300447 2020-10-17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 1943 年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该理论问世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人力资源领域、教育领域,以及流动人口管理、青年教师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心理学、企业薪酬制定等方面都有运用。当然,对于品牌也是如此。

我们从品牌的角度可以梳理出以下的对应关系。

1. 生理上的需求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首先体现在“生理”的需求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衣、食、住、行、娱乐等,而这些需求是通过产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


因此,产品首先要具有完善的功能,可以为消费者圆满地解决各种生理和生活的需要,这样才能成为商品。


换言之,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


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

众所周知,产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即科学技术的永续进步而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包含在物中的有用性越多、越好,为人类所利用的范围就越广,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就越大。


这部分产品就更会被人们所需要,人们更愿意付出更多的花费来购买,于是便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品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使用价值的评价标准也在逐渐提高,从产品的可用性、功效性,到耐用性、易用性,再到舒适性,人们对产品有用性的追求日新月异。


2. 安全上的需求



人类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尤其是远离那些对健康构成伤害的事物。


由此,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就是产品要具有很高的品质,尤其是可靠的质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让消费者用得放心、安心和舒心。假冒伪劣产品必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遭到消费者的摈弃。这正是品牌的基本价值所在。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整个国产奶粉行业进入低谷期,十年之后依然还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三联生活周刊》2017 年 12 月报道“2018 年 1 月 1 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政策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将正式执行。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 9 年之后,经过了几年的沉淀,这一新政普遍被认为是国内奶粉市场重新整合的重要节点。面对新的形势,国产奶粉似乎看到了翻身的机会,但想要转变消费者的想法也许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由此可见,安全是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关键就是奶粉的安全性,尤其是直接受害人是婴幼儿,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触动了人类最柔软、最脆弱也是最敏感的神经。”(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7 年 12 月 12 日。)

通过产品更好地满足生理、生活需求以及避免因使用产品而带来的伤害,这两个最为广泛的塔基需求,是可以通过产品的功效性和安全性这两大使用价值来实现的。


要特别指出的是,人性中对安全的需要除了对产品的使用不应该出现人身伤害之外,还体现在消费的安全性上。


当消费者受到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时,产品的无形价值就成为引导消费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90% 的人会选择熟悉的品牌进行消费。


比如在火车站用餐,人们更倾向于去肯德基、麦当劳等熟悉的品牌连锁店。因为,一个熟悉的品牌,特别是著名的品牌,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享有崇高声誉,给消费者带来了信心和保证,直至安全感,进而减少了人们消费决策的时间和成本。


3.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常言道,人是感情动物。人们在对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之上还有情感的需求。比如,精神上的满足感、身份上的荣耀感、生活上的优越感,以及某个特殊群体的归属感,等等。

这些需求仅仅靠产品的有用性是满足不了的,而是需要通过高品质、高品位、与众不同、被优先对待等品牌的附加值,即精神价值来实现的,以此来为消费者带来情感性利益和象征性利益。


品牌成为荣耀、愉悦、满足、自信等成功的象征,凸显财富和地位,或者是体现个性化和时尚化,或者是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仰慕。这类商品的价格和最初的用途已不是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品牌的附加值成为人们消费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艾莫利大学的查尔斯莱得 (Charles J Reld 1990) 曾将奢侈品定义为 : 这部分商品中有 95% 都是提供给金字塔顶端顾客专用的。


美国经济学巨匠、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伦(Veblen 1899)和 Leibenstein(1950)分别提出过炫耀性消费动机,即他们愿意为功能完全相同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以此证明并提升或是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以获得一种虚荣感、与众不同感以及独一无二的价值。


Mason(1981)在《炫耀性消费:特殊消费行为的研究》一文中初步建立了炫耀性消费的研究框架,并指出炫耀性消费是为了使自己的财富最能够体现其获得,或者维持一种较高的社会地位。


从归属感来看,不同社会阶层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特点,故而,他们在产品的选择以及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体现出相应的差异。


于是,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也就逐渐形成了阶层化消费模式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帮助消费者强化了阶层身份认同和阶层的认知。


4. 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求



有人认为,消费者可以分为两类 : 公众性自我知觉者和个我性自我知觉者。与此对应,参照群体的影响也分为两类 : 人际影响和个我影响。


品牌恰恰能够通过个我影响来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人际影响则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自我超越的需求。


所谓的人际影响包含消费者对品牌消费的三大动机,即炫耀、领先、从众;个我影响包含消费者对品牌消费的两种动机,即追求享乐和精致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的品牌消费者更在乎消费的个我影响。比如,更注重自我享乐和表现内在自我。我国品牌消费者更在乎与众不同,更注重用产品或品牌的象征意义来表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以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优待。


以乘坐飞机为例,从乘客分类上有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之分。如果我们将头等舱视为同类产品的优质品牌的话,头等舱的乘客享受了与低等舱乘客完全不同的服务:

首先,头等舱乘客免费托运重量为 40 公斤,比商务舱乘客整整多了 10 公斤;

其次,头等舱的座椅是双人的,倾斜角度最高可以达到 180 度,而商务舱座椅是三人一排的,倾斜角度无法相比;

最后,头等舱中的乘客可以优先登机,机场还为头等舱乘客设置可专用的休息室,可以免费就餐与休息。头等舱乘客因头等舱这个“品牌”,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尊重,受到了服务上的优先与厚待,彰显了与众不同的消费地位。


正如凡勃伦(Veblen 1899)在《有闲阶级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不同一般的炫耀性消费就是“为了获得尊重”,即当消费者一般生理需要满足后,他们将趋向于“心理消费”,购买更具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彰显其身份地位,感受尊贵的体验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人性的基本需求注定了对品牌刚性的永续需要,特别是在未来,有关市场的一切都将回归“人”的基点。


以前是有什么样的产品,消费者就接受什么产品;未来是有什么样的消费者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


因此,我们应该牢记:洞察并满足人性特征是包括品牌在内的一切市场行为轨迹的基点。


在阐述了品牌与人性的基本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之后,让我们再转换另一个角度——人类基本价值观,来洞察品牌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1992年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S H Schwartz 对人类基本价值在11个层面上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即仁慈、关注自然、社会关注、自我导向、刺激、享乐主义、成就、权力、安全、传统和顺从


同时 S H Schwartz 将其划分为四个高阶价值观的维度,即自我超越、自我提升、保守和乐于改变。一项对全球 20 个国家的调查证明,这一人类价值观框架在内容和结构上是稳定的,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是具有普适性的。


同样的一项跨国研究显示,品牌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基本价值观框架表征是一致的。换言之,品牌的价值观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其基本价值的心理倾向而确立的。


这也是人类为什么需要品牌的根源所在。品牌以人类基本价值观作为底色来确立自身的价值观,这种品牌价值观具有涵盖各种不同文化体的价值观的差异性,具备跨文化间价值观的普适性。


我们放眼全球的品牌会发现,虽然在品牌的定位上各有不同,但在品牌的理念、愿景和使命方面却有着趋同性。


同属于食品饮料品类的“可口可乐”和“大白兔”分别来自美国和中国两个文化传统迥异的国家,但它们却呈现了底蕴相同的品牌价值观:前者是“分享快乐”,后者为“快乐分享”。尽管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方法和手段完全不同。


人类价值观的普适性决定了品牌价值观的不可违背性。


2015年11月,“双十一”购物节以912亿元的销售额完美收官,但在当天的美股市场上,阿里巴巴的股价却呈现了反跌的态势。


当月,《福布斯》杂志以《阿里巴巴和他的 40000大盗》为题推出了封面文章,直指充斥于购物平台的假货问题。显然,西方人认为,售卖假货违背了人类普适性的价值观,即在 Schwartz 的框架中的“仁慈与安全”。





作者简介




  关键   

天士力控股集团品牌中心规划/传播执行总监。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品牌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作 家协会会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MIB)校外导师。

IAI国际广告奖2019年度杰出贡献人物,中国EMBA最佳案例奖评委,时报世界华文创意大会暨台北创意节咨询委员会委员,时报金手指奖评审团评委。

创建“品牌系统性建设——沿循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轨迹”系列课程。

曾任北方网副总编辑,《广告人》杂志副总编辑,清华大学IMC研究生课程进修项目专业顾问,南京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广告专业高级顾问,南开大学商学院MBA特邀讲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