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黄色歌曲到传世经典,这些歌背后的故事你都知道吗?

 麦迪木木 2020-10-17

如果你还有印象,那你一定还记得2年前,我们亲爱的文化部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120首歌曲列入网络禁播“黑名单”,当然,这些登上黑名单的歌曲,不少都是含有淫秽、暴力等内容的黄色歌曲,不过也有让人纳闷的,比如经常出现在学生耳机里的《大学生的自习室》,很难理解这首歌为什么被禁,就因为吐槽大学自习室没有弘扬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而被禁止了吗?


文化部把这120首歌列入禁播“黑名单”并不是创新,在我们的历史上,有很多歌曲被政府相关部门拉入“黑名单”,然而最终却成为一代或几代人的经典,今天小编为你一一盘点那些从黄色歌曲成为传世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1、齐豫《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首被无数人翻唱过的《橄榄树》,可谓是很多人去KTV的必点曲目之一,可你不会想到它曾是被封禁的歌曲吧!

这首歌是华语流行乐坛的殿堂级曲目,词作由著名作家三毛完成,最早收录在1979年齐豫发表的同名专辑《橄榄树》中,据齐豫介绍说,这首歌曲早在1973年就已经完成,然而由于当时台湾特殊的政治气氛以及台湾和大陆紧张的两岸关系,歌曲一度被封禁数年,当时台湾审查部门认为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中影射了台湾民众来自大陆,而歌曲不停的体现“流浪远方”更是触动了台湾当局敏感的神经,因此官方以“主题意识不清”封禁了这首歌数年,一直到由胡慧中主演的电影《欢颜》中,《橄榄树》作为主题曲,自此得以广泛流传。

2、邓丽君《何日君再来》

“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人生难得几回醉”,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被这几句歌词打动,这首歌有很多版本,最出名的莫过于邓丽君和费玉清的,然而,你可能想不到邓丽君因为翻唱了这首歌而被封禁了不短时间。

我们都知道,80年代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邓丽君的许多歌被戴上“黄色歌曲”、“靡靡之音”等帽子,与喇叭裤、蛤蟆镜等一道成了老师家长眼中会“教坏小孩”的东西。

更别说这首《何日君再来》了。

据了解,《何日君再来》创作于抗战期间,最初由周旋演唱。这首歌一诞生就不招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的待见。日本方面认为,这是一首抗日歌曲,“何日国军再回来”;国民党认定这是召唤共产党返回上海;而中共则把这首歌看成是上海堕落生活方式的写照。

80年代,邓丽君进入大陆民众的视野,因为《何日君再来》的历史原因和大陆官方素来对邓丽君的看法,让官方认为这首《何日君再来》宣扬不正确的社会、民族观念而加以猛烈抨击最终封杀。

邓丽君被解禁后,尤其是其辞世后,因为“君”字与邓丽君名字相同,《何日君再来》被认为是邓丽君最成功的歌曲之一,并常被用于纪念她。

3、李香兰《夜来香》

这么好听的歌都被禁?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吧,然而你看看底下这张图片,你就会对这首歌被封禁的原因略知一二了吧。

没错,李香兰,日本人,原名山口淑子,《夜来香》词曲均由黎锦光先生创作,战乱的时候,李香兰因为日本人的特殊身份以及歌曲过于柔和被称靡靡之音,等到邓丽君翻唱的时候,因为邓丽君本身就有的“靡靡之音”“黄色歌曲”的头衔,这首歌被封杀也不足为奇了。

4、程琳《小螺号》

在家里帮亲戚带小孩的时候,小孩子的玩具里总会出现《小螺号》这首歌,这是一首很有趣而且很朗朗上口的少儿歌曲,你没听错,这是一首少儿歌曲!对,这是一首被封禁的少儿歌曲!

被封禁的原因也很简单:唱法有点像邓丽君所以被封禁。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原因的时候差点从凳子上吓得跳下来,马上又去找了这首歌来听,哪里像邓丽君?哪里像邓丽君?哪里有靡靡之音?哪里有黄色歌曲的影子?更何况,这是一首儿歌啊!

我无法揣测当时审查部门工作人员的意图,或者工作人员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瞬间听到了某个音符或者某个音节觉得《小螺号》和邓丽君有点相似就和领导打了报告要封杀这首歌曲,不禁让人惋惜和无奈。

然而,这首记录新时代海边渔家儿童生活情景的歌曲虽然被封杀但一直在民间传唱,而在这首歌被解禁后,一度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少儿歌曲,2008年10月24日,程琳的《小螺号》入围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金曲,实至名归。

5、欧阳菲菲《热情的沙漠

听过庾澄庆的《热情的沙漠》的朋友看了这个选项肯定会很奇怪,这首歌没有什么不妥的吧,然而,他的原作还是被封杀了。

今天我们文化部封禁了众多歌曲的一幕曾经也在80年代的台湾出现,据了解,台湾在80年代封禁各类歌曲共900多首,被封杀的理由也是如出一辙,无非是歌词过于色情啊、淫秽啊、政治暗示、传递负能量等诸如此类。

很不幸,欧阳菲菲的《热情的沙漠》就因为歌词有点色情被封禁,理由很简单,每次唱“我的热情,啊,好像一把火……”的时候,“啊”的发音过于暧昧,容易让青少年产生性画面的幻想,所以被封杀。

其实很想说: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真会幻想啊!

6、梅艳芳《坏女孩》

《坏女孩》有着流畅到简单的旋律,紧凑震撼的节奏,大胆出位但拒绝庸俗的歌词,解放的是思想,追随的是当时最流行的时尚。

朱唇吐出娴熟温软的粤语,梅艳芳唱得深情且惬意。梅艳芳在音乐的路径下将性格中的霸气、要强、妩媚通过渴望自由与解放的野性张力释放于无形。贯穿始终的鼓点利剑般划破了宣泄情感的通道,契合的唱出了女性心底深处叛逆的声音,它刻着时代深深的烙印。

然而,《坏女孩》因为歌词过于露骨,先是被香港层面封杀,香港解禁后大陆又开始封禁,然而偏执的梅艳芳对这首《坏女孩》这首歌情有独钟,一定想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唱这首歌,然而大陆的官员一直不允许,就此拉开了长达了对梅艳芳的7年封杀,梅艳芳也由此7年不能在大陆开演唱会,一直到02年才又重新回到大陆开演唱会,而此时,距离她离开人世已经仅仅一年的时间了。

7、苏芮《牵手》

这首歌的歌词和曲调都没有任何问题,相反,她赞颂着患难夫妻,传达着浮躁社会缺失的爱情信仰,非常符合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宣传。

然而,它还是被封禁了。

被封禁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据:《牵手》的MV里出现了陈水扁帮他妻子推轮椅的画面,这种画面传达出一种“扁珍不离不弃”的概念,因此遭禁。

不过,经典终究是经典,歌曲一解禁就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或者换句话说,就算歌曲没有解禁前,这首《牵手》也早已火遍了整个中国。

8、李谷一《乡恋》

1979年12月31日晚上8点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片《三峡传说》,《乡恋》这首歌随片一起播出,歌曲一播出便红遍全中国。

谁知,《乡恋》流行开来,却变成了罪孽。下面发生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

  

1980年初的一天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礼堂里,一位主管意识形态的高级官员,最先点了《乡恋》的名,说大陆现在有个“李丽君”。

从此,报刊上开始大量发表对《乡恋》的批评文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始终热度不减。有的说:“《乡恋》'嗲声嗲气,矫揉造作’”;有的说:“《乡恋》'同咖啡馆、酒吧间、歌舞厅、夜总会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娱乐生活是一个味道’”;还有的文章对演唱时离麦克风的远近,喘气次数的多少,用什么乐器伴奏一一提出商榷。

  

李谷一从受人欢迎的“歌坛新秀”一下子变成了“黄色歌女”,变成了“大陆上的邓丽君”。有文章甚至说她是“资产阶级音乐潮流和靡靡之音的典型代表”,是“腐蚀青年人的罪人”。

直到1983年的央视春晚,李谷一再次演唱了《乡恋》这首歌,“禁曲”之说慢慢解除,而《乡恋》也传唱大江南北。

你还知道哪些经典歌曲被封禁的故事呢?留言栏里留下你的评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