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帝国之天下即将热播,这些官职的职责请收藏,方便追剧

 广州玉 2020-10-17

《大秦帝国之天下》剧本历时八年打磨,共80集,由张鲁一、段奕宏、邬君梅等实力派演员出演,讲述的是秦始皇从出生到一统六国这段近40年的战国风云史。这部历史大剧是《大秦》系列的压轴之作,由于前三部口碑爆棚,它自然备受期待。

不过,由于战国离今天已有两千多年,很多观众对战国这段历史不甚了解,尤其是战国时期国家多,每个国家的官职设置还略有不同,以致观众云里雾里,经常搞不懂某一个官职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导致看这类电视剧似懂非懂。

大秦帝国之天下即将热播,这些官职的职责请收藏,方便追剧

下面,小编就简单梳理战国末期的各国官职,供大家参考。

我国的官僚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官职,并非现在严格意义上的官职。因为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早期是贵族的时代,由于分封制、等级制和世袭制的存在,官员强调出身,绝大部分由贵族担任。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不过,随着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早期各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前后一百多年的变法运动,逐渐剥夺了贵族的特权,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了一套官僚制度,进而形成了一套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

战国中后期,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如张仪、苏秦、范睢、白起、廉颇、蔺相如、李牧、王翦、吕不韦等人,几乎都是出自底层,他们靠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从底层一步步走向权力中枢,实现人生抱负。

大秦帝国之天下即将热播,这些官职的职责请收藏,方便追剧

正是这样的一套官僚制度,让战国时期人才济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造就了这段无比精彩的历史。

当时国君之下,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作为统治工具。这个官僚机构,分为文官和武将,分别以相和将为首脑。因为处理政务需要一定的行政水平,指挥战争需要一定的军事才能。这样设计,即可以发挥不同专才的作用,又便于把权力集中在国君手里,防止大臣过于集权,避免三家分晋再现。

战国时期的“百官之长”,称为相邦或相国,又称丞相,也统称宰相,其职责是一国的行政长官,辅助国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以魏国为例,魏文侯先后以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以齐国为例,齐威王先后以邹忌、田婴(孟尝君之父)为相,后孟尝君田文也曾任齐相。以赵国为例,赵惠文王曾以蔺相如为相。又如,合纵攻秦时,苏秦曾挂六国相印,可谓一时之佳话了。

大秦帝国之天下即将热播,这些官职的职责请收藏,方便追剧

秦国设相位相对较迟,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才首次设张仪为相,此后甘茂、范睢、吕不韦等人担任过秦相,一直延续到秦国灭亡。

需要指出的是,整个战国时代,楚国没有设置相位,而是沿用春秋时代的官制,以令尹为最高行政官职,吴起、黄歇(春申君)都曾做过楚国令尹。

除了丞相这个官职,太尉和御史大夫也产生于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的晋国就设有尉,因为军中地位最高,所以称为元尉,元便是最大的意思。战国中期,赵国设有中尉,其职责是”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见《赵世家》),其职能和太尉的职责”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是一致的。需要说明的是,秦统一全国后,太尉的职责变成了掌管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这是后话。

大秦帝国之天下即将热播,这些官职的职责请收藏,方便追剧

御史这官职在战国时代本是国君的秘书,别国使臣来献国书时,往往由国君的御史接受。国君在宴会群臣时,往往是”执法在旁、御史在后“。两国国君相会,也往往有御史在旁记录,如秦赵渑池之会。

御史们由于担任秘书工作,负责记录和保管文件,就成为了国君的耳目,带有监察官员的性质。所以,御史在战国时期兼有秘书和监察的双重职责。

丞相、太尉和大夫后来俗称三公,处于当时官僚体制的最高层。三公职务之下的九卿,也是产生于战国时期。

简而言之,九卿之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礼仪,郎中令掌管国君内宫和警卫,尉位掌管宫门的警卫,太仆掌管车马,廷尉掌管司法,典客掌管外交,宗正掌管国君的宗族,治粟内史掌管收税,少府山海地泽、供养国君。

大秦帝国之天下即将热播,这些官职的职责请收藏,方便追剧

比如,战国时代,韩、赵、齐、秦等国都已有郎中,是国君的侍卫。郎中下有谒者,负责国君批阅文件的传达。卫尉这个官职,秦在战国时代已设置,职能便是掌管宫门警卫;太仆则各国在春秋时就已经有了,战国时魏、韩、齐、秦等国都有仆。

又如,廷尉这个官职,秦在战国时代已设置,比如大名鼎鼎的李斯就曾任廷尉。典客这个官职,齐国叫主客,主就是典的意思。战国时期内史这个官职,职责是”节俭支出,察度功过“的意思,和秦汉时期的治粟内史职责类似。

少府这个官职有点意思,在韩国它是主管弓箭的官员,秦国则称之为佐弋射,也有负有弓弩制造的职能,这两国的少府与其他几个国家不同,也和秦统一全国后不同。

说完了文官,再说说武将。相比于文官体制的复杂,武将官职则简单得多,除了将军,其余便是偏将、裨将之类。秦国按爵位,设有左更、左庶长、大良造等武将封爵。后来也有封侯的,如彻侯、关内侯等,但一般没有特别的含义,也就不多解释了。

— 全文完 —

专栏
秦赵争锋,大秦崛起和衰落十六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