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社会充满怨气的人有哪些心态?

 dream_hujun 2020-10-17

这个话题很敏感。看了一些回答,很多都是只言片语,发些牢骚。话说多了费尽心思言多必失,不予推荐徒劳无益,甚至还有扣分的风险。有些多说几句的也都是非常谨慎。没有一定深度的社会观察,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严谨公允的逻辑思维,社会学者专业词汇和权重,的确难以落笔成章,洋洋千言,阅读显赫,成就爆文。

本人才疏学浅,但作为社会一员,头条平台无名作者,赶上高科技网络时代,透过网络看世界,碎片化的社会阅览也有所收获,看到这个题目在勉为其难之余,又些许有点怦然心动,后者终于战胜前者,随便说几句,权当抛砖引玉,欢迎指正。

社会是芸芸众生金字塔形组合体,阶层差别是古今中外任何社会固有的存在,阶层之间矛盾的缓和与加剧是社会稳定晴雨表,从分配制度上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相对平衡,以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和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持社会稳定正常运行,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和责任。

但由于人们作为各自生命个体对自我利益追求和保护的自然属性,任何制度和法律都不能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绝对平衡,没有矛盾和冲突,社会一团和气,相互礼让如宾。如中国古典文学《桃花源记》和西方《乌托邦》里描述的理想社会状态。

恰恰相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冲突,就有各自所属的社会阶层差别,就有代表各自阶层的对现实的评判,有赞赏,有认同,当然也不乏抱怨。这种社会现象在一定可控范围内,社会会在自我纠错改善中平稳运行,一旦达到失衡状态就会出现大的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的发展前进。总之,社会是个大集体,阶层相互有所芥蒂,又相互联系依存和相互为安。居上者财务自由可以尽情的享受时代前卫生活,居下者日子也得过得去,维持生命的存在,繁衍后代,有起码的生活希望。不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极分化达到极点,社会出了问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作为欧洲政府当局眼中的“红色博士”,在宣传共产主义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开了处方,《资本论》就是这样一份“诊断书”和“病危通知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延续资本主义制度,治疗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痼疾,缓解社会矛盾,纷纷采取了各种福利政策,国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的现象。由此可见底层利益的兼顾,作为社会稳定基石的重要性。

说到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城镇低保逐步普及到农村,对于城乡重点贫困户还有“特困户”待遇;对于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等等的,另有作为“五保户”托底照顾;自2006年免除农业税;在全民医疗保险中国家大力度的财政补贴。尤其在扶贫脱贫中的投入更是使许多农村贫困人口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在今年的扶贫攻坚收官之年更是加大力度务求全胜。由于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得心应手,在今年新冠肺炎巨大的灾难疫情之下,全部患者免费医疗;尽管在国民经济运行停摆的情况下,仍然不惜一切代价在财力物力上保障抗疫顺利进行。我们的党和政府做到了应该做到和所能做到的一切,作为以民为本的政府名副其实。

至于说到还有对社会充满怨气的人和他们有哪些心态,我的认为不外有以下几种:

一、只看他人事业有成,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不看他人“梅花香自苦寒来”过程的人。

二、自己人生走入歧途,混的一塌糊涂怨天尤地的人。

三、不务正业,盼着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的人。

四、不敬畏法律受到法律惩罚反抱怨社会的人。

五、“老虎”、“苍蝇”、和受到打击的涉黑刑事犯以及“保护伞”的直接关系人们,他们会抱怨“这个社会太认真”

2020年10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