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贴】考考你,这些涉税名词可知晓?——纳税服务篇

 刘刘4615 2020-10-18

静安税务 2020-10-09


#名词解释——纳税服务篇

税务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抗击疫情和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出了一系列纳税服务新举措。那在纳税服务过程中接触的众多术语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今天说点啥?纳税服务相关名词解释来啦!

纳税信用

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指税务机关根据采集的纳税人纳税信用信息,按照纳税信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就纳税人在一定周期内的纳税信用状况所进行的评价。

纳税信用级别

纳税信用级别指根据《纳税信用管理办法》的评价方式对纳税人纳税信用情况作出的级别评价。纳税信用级别分为A、B、M、C、D五级。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2020年第15号),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可自愿参与纳税信用评价;自开展2020年度评价时起,近三个评价年度内存在非经常性指标信息的,从100分起评;近三个评价年度内没有非经常性指标信息的,从90分起评;自开展2019年度评价时起,对于因评价指标得分评为D级的纳税人,次年由直接保留D级评价调整为评价时加扣11分;对于因直接判级评为D级的纳税人,维持D级评价保留2年,第三年纳税信用不得评价为A级。

纳税信用补评

纳税信用补评指纳税人因涉嫌税收违法被立案查处尚未结案;被审计、财政部门依法查出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正在依法处理,尚未办结;已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尚未结案等原因未予纳税信用评价,待上述情形解除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充评价。纳税人对当期未予纳税信用评价有异议,也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充评价。

纳税信用复评

纳税信用复评指已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可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确定的当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复核。

“银税互动”

银税互动指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活动。具体是指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将企业的部分纳税信息提交给银行,银行利用这些信息,优化信贷的模型,为守信小微企业提供税收信用的贷款。

综合申报

综合申报指企业所得税(预缴)、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合并申报并缴纳税款。税种综合申报是减轻纳税人负担、优化申报流程、服务纳税人的重要举措。从税种征收管理的角度来看,也有利于加强对税种信息的综合管理。

“套餐式”服务

“套餐式”服务指在确保税收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依托电子税务局,实现纳税人法定义务事项和相关办税事项一并办理,集中处理涉税事项的服务模式。

来源:上海税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