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9107--苏联是靠什么取得二战胜利的?

 泊木沐 2020-10-18

德国的战败是美英苏盟军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单靠苏联,即使能够消耗德国大量的战争资源,要想彻底击败德国也是做不到的。大西洋的海面上,英国皇家海军对德国海军的持续打击使其无法通过海运得到大量的工业原材料,更无法通过海运输送兵力和装备。北非战场上,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远征军全歼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沉重打击了德军的嚣张气焰。从西线诺曼底海滩登陆的百万美、英、法盟军牵制和消灭了数以百万计的德军。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是来自西方,尤其来自美国的大量军火等战争物资援助,战争初期东线战场损兵折将的苏军恐怕等不来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就会无以为继。

美国援助苏联的物资

其次,苏联军民本身的战斗意志也是非常顽强的。斯大林宣布未经过命令撤退的军人即被视作是叛徒和逃兵,督战队可直接将其处决。没有了退路的苏军将士只能迎着密集的炮火攻击德军。前面的人中弹倒下了,后面的人又踩着同伴的尸首冲锋。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危急时刻,斯大林本人拒绝撤退亲自坐镇指挥。红场阅兵刚刚通过主席台的苏军部队即刻开赴前线作战。受到鼓舞的苏联军民最终用极大牺牲压垮了德国法西斯。

一往无前的苏军士兵

再者,苏联作为一个坐拥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广袤国土的世界第一大国,其拥有的战争资源和潜力也不是居于中欧一隅的德国可以比拟的。这也是苏联能够击败德国的最关键

因素。整个战争过程中,苏联生产的坦克和火炮等主战装备是德国生产量的数倍。德军固然是训练有素,德国生产的装备也是性能优良,但苏军牺牲了一批又顶上来一批,苏联装备打掉一批又增加一批甚至数批。时间一长,有限的德军和德械自然是力不能撑。更为可怕的是,幅员辽阔的苏联就像是个无底洞,德军再多兵力投入进来也显得力量分散。苏军和各地的游击队则可以抓住德军兵力分散这个特点,集中力量对其各个击破。

源源不断进行生产的苏联坦克工厂

最后,不能不提德国自身的指挥失误。莫斯科战役前,若希特勒不分重兵攻击苏联油田密集的高加索地区,而是集中兵力攻击莫斯科,恐怕在严寒到来之前就能够彻底摧毁苏联的指挥中枢。机会只有一次,浪费机会的一方必将受到上天的惩罚。严寒的迟滞使得苏联得以从远东调集来了大批后备兵力,强弩之末的德军终无力在严寒中再往前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