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处可见晚期癌症,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检查来筛查癌症?请看此文

 灯塔的光芒 2020-10-18
原创黄医生谈泌尿2020-09-03 10:02:00

医院目前的检查项目太多了,到底该如何选择来筛查癌症,眼花缭乱!

最近,读者留言关于癌症筛查的比较多,大多是说周围遇到的很多患者一经诊断就是晚期癌症,有些患者甚至是长期体检的,因此十分困惑应该做哪些检查来筛查癌症,争取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癌症,的确是当下热议的问题,很多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到头来得病的话,家财耗尽撒手人寰。而为了体检筛查癌症,到医院体检的话,又要面对多种套餐的选择,从数百到数千不等,让人难以选择。这里,黄医生给大家梳理下,介绍一下哪些检查项目可以早期发现对应的癌症。


下文,按照各个人体的生理系统进行讲述:

(一)泌尿系统

(1)肾癌

发病率:肾癌的全球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14位,死亡率居第16位。我国2018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肾癌发病率为4.99/10万,男性肾癌发病率为6.09/10万,女性肾癌发病率为3.84/10万。

发病高峰:50~70岁。

高危因素: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吸烟和肥胖是目前公认的致癌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有遗传因素、高血压、尿毒症(长期血压透析)等。

症状:早期缺乏临床表现。

体检检查: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癌早期筛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泌尿系统B超检查即可早期发现肾脏肿瘤,作为早期筛查肾癌的推荐项目。

到处可见晚期癌症,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检查来筛查癌症?请看此文

(2)肾盂癌输尿管癌

发病高峰:60~70岁

病因:等同膀胱癌(见下文)

症状:早期症状一般为血尿,血尿特点为无痛性、间歇性、全程。有时可见长条状血块自尿液排出。

体检检查: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盂癌输尿管癌早期筛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B超检查容易漏诊,当存在反复血尿症状而B超结果未有异常时,需进行薄层增强CT检查。

(3)膀胱癌

发病率:2002年我国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3.8/10万,女性膀胱癌发病率为1.4/10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4倍。

发病高峰: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甚至儿童。主要发病年龄为中年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高危因素:主要为吸烟、化工物品职业暴露、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详见:

症状:早期症状主要为血尿,血尿特点为无痛性、间歇性、全程。

体检检查: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膀胱癌早期筛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泌尿系统B超检查即可早期发现膀胱肿瘤(在血尿症状之前),作为早期筛查膀胱癌的推荐项目。尿常规可作为参考项目。

到处可见晚期癌症,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检查来筛查癌症?请看此文

(4)前列腺癌

发病率:2009年我国统计数据表明,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但是城市人口发病率要高于农村人口,以上海为例,当时达到了32.3/10万。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井喷式”增长。

发病高峰:小于60岁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超过60岁发病率明显增长

病因: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性。详见扩展资料:

症状:早期缺乏临床表现。

体检检查:主要依靠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例行接受PSA检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PSA检查。不建议在40岁以下男性中进行筛查。

(二)呼吸系统

肺癌

发病率: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我国均居于首位,2014年新发病例为78.1万,死亡病例为62.6万,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整体5年生存率仅为16%。

发病高峰:45岁以下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45岁以上人群明显增加。

高危因素: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肺癌家族史、年龄。

高危人群:年龄55~74岁,吸烟30年。职业暴露(石棉、辐射、二氧化硅等)。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纤维化)。长期二手烟接触史、长期油烟吸入史。

症状:早期缺乏临床表现。

体检检查:高危人群或45岁以上人群建议进行肺部CT检查,每年1次。如发现直径≥5毫米的肺部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


(三)消化系统

(1)食管癌

发病率:我国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特别是山西阳城县、江苏扬中县、山西磁县。2013年统计数据,国内食管癌发病率约为20.35/10万,病死率为15.17/10万,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发病高峰:40岁以上

高危因素:吸烟(增加3~8倍发病率)和重度饮酒(增加7~50倍发病率)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另外,在我国食管癌特别高发的地区,还和亚硝胺的饮食(腌制品)摄入有关。

高危人群:居住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40岁以上,有食管癌或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有食管癌癌前病变。

症状:早期缺乏临床表现,可能偶尔存在吞咽食物后有异物感或胸骨后疼痛。

肿瘤标志物检查: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

体检检查:高危人群,建议可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普通胃镜检查,因为普通胃镜容易漏诊早期食管癌,必要时进行色素内镜或超声内镜进行筛查。

(2)胃癌

发病率: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于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全国每年新发胃癌大约50万人,发病率约33/10万,早期胃癌占比仅20%,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发病高峰:40岁以上。

高危人群:年龄40以上,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胃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

症状:早期缺乏临床表现。

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胃泌素17(G17)

体检检查:高危人群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同时,每年进行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的主要筛查手段,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


(3)胰腺癌

发病率: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第八位,病死率位于第五位。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高脂饮食、肥胖、过度饮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

症状: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

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最常用)

血糖异常波动:老年消瘦,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既往长期患有糖尿病,短期出现血糖剧烈波动且难以控制,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体检检查:高危人群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必要时,薄层CT检查是筛查胰腺癌的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4)胆囊癌

发病率:胆囊癌发病率占胆道疾病的0.4%~3.8%,居于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6位,5年生存率仅为5%。

发病年龄:胆囊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呈上升趋势。

高危因素:胆囊结石(增加发病率13.7倍)、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10毫米,约1/4发生恶变;>50岁胆囊息肉需密切观察)、胰胆管汇合异常、胆囊癌家族史、慢性胆管炎、肥胖和糖尿病。

推荐1:为了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出现以下危险因素应考虑行胆囊切除术:①直径>3厘米的胆囊结石;②合并胆囊壁不均匀钙化的胆囊炎和瓷性胆囊;③胆囊息肉直径≥10毫米,胆囊息肉<10毫米但是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迅速增大(增长速度>3毫米/6月);④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的胆囊腺肌症;⑤胰胆管汇合异常合并胆囊占位性病变;⑥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

推荐2:下列情况,建议6~12月定期B超检查胆囊:①胆囊息肉;②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③肥胖症;④有胆石症或胆囊癌家族史。


(5)结直肠癌

发病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五位,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

症状:早期缺乏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有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242

体检检查: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主要有赖于结直肠镜的筛查。

一般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年龄50~74岁,检查发现大便隐血阳性者;结肠镜未发现肠道肿瘤者,每隔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发现肠道肿瘤者,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在1~3年后复查结肠镜,未有复发的话可以延长至3~5年。

高危人群应每年参加结直肠癌筛查(结直肠镜检查)。

(四)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癌

发病率: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每年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

高危因素:童年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疗治疗史;甲状腺癌家族史以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既往史。

症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肿块。

血液检查:甲状腺癌通常伴有钙、磷、镁等离子的代谢异常,甲状腺激素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癌胚抗原(CEA)

体检检查:甲状腺癌的筛查主要有赖于B超检查,可疑恶性时对甲状腺进行穿刺活检。如无碘剂使用禁忌,对于甲状腺病变应常规行增强薄层CT扫描(可疑恶性)。


(五)生殖系统

乳腺癌

发病率:乳腺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目前通过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经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症状: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

乳腺癌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一般风险人群的乳腺癌筛查:(1)20~39岁,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每1~3年临床检查;(2)40~69岁,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或B超检查,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每年1次临床检查;(3)70岁以上,有症状可进行检查,每月1次乳腺检查,每年1次临床检查。

高危人群: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病人;既往行胸部放疗

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每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还可应用磁共振检查。  

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癌症的相关体检检查,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对比高危因素,可以对号入座,选择自己应该重点关注的体检项目。上文所描述的肿瘤标志物,是指针对该肿瘤的敏感血液化验指标。

体检的目的就是能早期发现体内的恶性肿瘤,争取达到治愈的目的,安度平生,有时马虎不得。

因为黄医生并非妇产科医生出身,对妇产科相关的检查并不熟悉,所以在此就不列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