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施范蠡今何在,泛舟太湖有踪影?

 熟年人生 2020-10-19


中秋国庆前夕,在诸暨抽空下午约四点前到西施故里去游玩。

西施故里旅游区坐落于西施的故乡——浙江诸暨,是诸暨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秀街疫情中商业冷清

据介绍:整个旅游区规划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按功能划分为一轴一心六区。一轴为南北穿越整个旅游区的浣江游览带,一心指已有一定规模的西施殿景区,六片指主入口管理区、鸬鹚湾古渔村景区、古越文化区、美苑休闲娱乐区、三江口湿地生态保护区、休闲度假区。

西施故里旅游区大门前有两大荷花池。现留存大片绿色的荷叶,不见红色的荷花。

池畔建一翘角重檐荷花亭。

旅游区的广场上有古色古香的越秀亭。

我们从越秀街沿着浣江走去。还在疫情中,街上游客稀少。

两旁店铺有的关着,有的开着。比较冷清。

有家店名称西施苎萝村。门口对联:王者归来苎萝村,苎萝山水育西施。

从浣江畔的步道走去。旁边溪流潺潺。

从游艇码头往前走,过桥,便是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拜见荷花神女

这是一条小的山坡路。西施故里建筑群就在山坡路的对面。

进西施故里要买门票。进去正对面是红粉池桥畔的古越台。桥的一面刻有“家传耕读”字样。

右手旁就是精致小巧的西施殿。殿前有香炉鼎,正插着几根燃香。

殿前一侧是红粉池。西施喜欢临水梳妆。相传当年西施被选中进越王宫学习歌舞礼仪前夕,在此焚香沐浴,然后登船去见越王。后人就把这池塘称为“红粉池”。

西施殿,位于诸暨市区南侧浣沙江畔,占地5000平方米,为纪念西施而建,已有千年历史。

穿过“苎萝明珠”院门,拾阶而上,便是西施殿。殿门的匾额“绝代佳人”。

殿内的西施画像端庄美丽,作后妃装束。像上有匾额“荷花神女”。

西施殿右侧正对门楼的建筑是古越台。

古越台依山而筑,正对门楼。台分上下两层。建筑结构仿古戏台样式。

上层供奉着越王勾践和他的两位谋臣文种、范蠡。

台内越王勾践正中而坐,双手握剑,两侧立谋巨范蠡、文种,造像高大魁梧。系樟木雕刻。

台中上悬"卧薪尝胆"匾额,尽显励精图治、灭吴雪耻之志。

下层是“西施行”故事及碑刻展览。

过郑旦亭,进入盘山碑廊,依山势缓步登高,透过右侧壁上有关西施事迹的图片、诗文陈列,便可知西施由越人吴留下的众多遗迹,管窥这位绝代佳人以身赴国难的生平。

碑廊南面是苎萝山的最高点,上建一亭,名“苎萝亭”。亭为八角三重檐造型,内置三层,可逐级登临。但可惜关闭。

苎萝山因盛产苎麻而得名。是诸暨龙山(又名陶朱山)向东伸出的余脉,山虽不高,仅100多米,因是西施出生地而成为古越名山。李白《西施女》诗中称: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走下苎萝山峰,靠近西施殿后侧,有“夷光阁”,西施名夷光。

西施殿另一侧是荷花池。池中有西施雕像。

民间传颂十二个月花神中,西施被列为六月(农历)荷花女神。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的生日,也称观莲节。

西施殿建筑群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构成,是一处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的人文风景旅游区。

出西施殿,便见江岸立一飞詹亭阁,称浣纱亭,亦谓西施亭。沿游步道而下到江边,矗着一块古朴苍褐的巨型方石,上镌"浣纱石"。相传当年西施就是在此浣纱,王羲之手书的“浣纱”二字赫然在目。

已近黄昏,有当地人在浣江垂钓。

    鸬鹚湾渔村探秘“浣纱双姝”

过桥又回到进来的区域,信步鸬鹚湾古渔村。

在渔村探访范蠡祠。

正殿内塑高3.5米范蠡全身铜像一座,大将军手拿竹简一卷。

铜像背后墙面用木条仿竹简形式,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

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财神庙、魁星阁、三星庙(暂用名)等相关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主要以范蠡军事政治才能和商业才能及生平业绩为主要展示内容、以其它相关人文故事为衬托。

所有立柱均镶嵌楹联。殿外左右两侧建长廊两条,陈列与范蠡生平业绩相关的诗碑,并以彩绘壁画等形式,生动介绍范蠡卓越的军事、政治和经商才能。

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铜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间传统的贴金彩绘相结合的形式。 

鸬鹚湾古渔村有古街区、乡村广场、古村落、戏台、茶楼、水塘、古井、宗祠等。

有满池碧绿的宽大荷叶,即使不见红花,也能赏心悦目。

裕昌号民间艺术馆。

四眼井。相传西施和郑旦,各住浣江东西两头。相传她们常以此井为镜,各自窥视容颜。后人便传常喝此井水,便能使容颜艳丽。

渔村内建郑旦亭。郑旦,中国春秋末年越国美人。她与西施有“浣纱双姝”之称,同被越王勾践选为献吴国美人中的一员,用以迷惑吴王夫差。前473年越国军队攻占吴国都城姑苏,吴国亡,郑旦死于吴王宫(另一说法是失踪)。

西施故里旅游区出口处浣江边,有浣纱群雕。由于天色渐暗,只能拍个大概。

     西施的归宿成为中国文化一秘

这次游玩西施故里,对西施的故事有了进一步了解。

苎萝山下,浣纱江畔,西施故里;绝代美女,忍辱负重,以身报国。公元494年吴越交战,越败于吴,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携妻将臣入吴为质三年。

勾践归国后,发誓洗刷这奇耻大辱,于是采用文种提出的“美人计”。几经寻觅,终于“得苎萝山卖薪女西施”。西施,姓施,名夷光,“父鬻薪,母浣纱”,西施幼承浣纱之业,故世称“浣纱女”。

勾践选到西施后,献于吴王。吴王大悦:“越贡西施,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从此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了吴国。

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下修建了西施殿。唐开成年间(公元836-840年)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下“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的诗句。稍后,女诗人鱼玄机又有《西施庙》诗。这些是能见到的关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当规模。此后屡兴屡废。

粗粗浏览西施的故事,为西施的归宿至今仍是中国文化一大迷踪感到惋惜。

越国灭吴后,西施的归宿有很多传说。有的说随范蠡归隐于五湖。也有的说被沉溺于江河。也有说回到故里诸暨。宋子问《浣纱篇》称西施:“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

也有传说西施原是嫦娥宫里一颗明珠,后下凡进入西施母亲怀孕而生。西施回到故里便化为珍珠,从而使诸暨盛产珍珠闻名。

 2020年10月18日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