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卷精选|成都七中 2020-2021 学年度上期高 2021 届高三(上)10 月考试语文试卷

 老刘tdrhg 2020-10-19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 分

(一)3)

(摘编自武树臣《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和法治统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B

C.学术界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有的只是法家的刑法之治。

D. 法家试图改变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

1.A(原文并没有说“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法家提出“法治”目的。)

  1. 2.     不正确一项是 (3

  2. 文章引论部分采用设问的方法,在论及他人观点的同时,客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3. 文章本论部分论述了法家“法冶”思想的理论宗旨、表现形式、实质内涵及其历史作用。

  4. 文章将法家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形态进行对比,说明法家思想在当时具有独特智慧。

  5. 文章对法家思想既有肯定又有所保留,提出了当代法冶建设对待传统法家思想的应有态度。

  6. 2.C(在文中“法家”与“其它文明形态”不构成对比关系。)

  7. 3.     根据原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法家的“法”是公开的成文法,比起之前的不公开的治国典则更能保护民众。

  9. 法家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以法治国的思想。

  10.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指导国家运转的要么是儒家的“德政”,要么是法家的“法治”。

  11. 法家思想历经秦律、汉律、唐律、明清律例的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石。

  12. 3.B(A项,文中意思是说对民众和官员都具有说服力,没有说更倾向于保护哪一方。C项,该项“要么是儒家的‘德政’,要么是法家的‘法治’”过于单一绝对。原文说的是“不仅有儒家的“德政”,也有法家的‘法治’”。D项,“成文法法律体系”才是中华法系的基石,法家思想只对其具有指导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 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 是未来城市的 高级形态。智慧城市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3S

( RS 遥感、GPS 全球定位 系统、GI S 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木为支撑 , 致力于 城市发展的智慧

化,使城市具有智慧感知、反应、调控的能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推进数字    化,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通过数字表述出来;继而通过互联网将数字化的城市部件传输连接起来,实现    网络化,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再在网络传输的基础上实现局部智能反应与调控,如智能收费、智能    交通、智能工厂等;最后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使下优化运行,基本建成智慧城     市。(选自《智慧城市的特征和“痛点”》,有删改)

材料二:





智慧城市知识图谙构成要索

(选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是数据体系》,有删改)材料三:

()

材料四:

(选自《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B.

C.

D.

4.C(3 分)(材料二中“机械体向生命体进化”中的“生命体”,即“共生、共治、共赢的体系”,选项中误解为“富有生命力的个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B.

C.

D.

5.C(3 分) (“主因是缺乏超前意识,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没有超前意识难免购买过时的设备和产品”,无中生有)

6.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智慧城市建设的历史原因和一般原则。(6 分)

6. (6 分)历史原因:①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问题,亟须解决;②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

一般原则:①要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要有利于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历史原因和一般原则各3 分;答对一点得1 分;答对两点得3 分)

(三)3) 题。

骑桶者

卡夫卡

我怎么去,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作为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

手一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要近

(有删改)

【注】①本篇小说作于 1917 年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7.(3 分)C

A.

B.本文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我”在借煤时所遭遇的残酷打击。

C.

D.

(“老板娘看不见“我”,真正的原因解说错误。根据老板娘先对丈夫说 “没有人,街上空空的”,听见“我”说“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的话后,就对老板说“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这些情节可知,老板娘看不见“我”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没钱买煤,她不想同情和可怜“我”。)

8.煤店老板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6 分)

①为人虚伪。对于“我”苦苦哀求,老板娘总是以没有听见为借口而加以推辞和拒绝。

②自私冷漠。对于“我”寒冬缺煤,难以生存的困境,煤店老板娘不但视而不见,而且也阻挠煤店老板帮助我。

③为富不仁。煤店老板娘生活条件优越,是那个时代相对富裕的有产者,但对“我”这个生活艰难的无产者却毫无同情心。(意思正确即可)

9“荒诞是卡卡说的要征结小说内简要析诞在运用效6

①人物形象的荒诞。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人物形象,但“我”是那个时代众多底层小人物中的一员,而“我”借煤事件本身更是来源于作者所处的现实生活——在那个特定时代,底层百姓迫于生存,抛弃尊严,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人物的荒诞与事件的真实相融合,便于读者更好理解主旨;

②动作细节的荒诞。文中例如“我”骑桶的动作,滚落的姿态,被老板娘用围裙扇走等内容,这些细腻而超现实的刻画,既使作品具有了讽刺的意味,同时也能更好地让读者体会到“我”作为现实世界中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卑怯而复杂的心理;

③结局的荒诞。最后“我”的结局是浮升到“冰山”,结局的设计令人匪夷所思,但却表意隐晦,使得作品主旨表现为多重性。通过结局我们不但感受到作品展现的黑色幽默,更是深深体悟到主人公自嘲式的无奈和深沉的悲哀。(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给满分)

二、古文诗歌阅读(48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循为司空,先达贵显,每诣喜,信宿忘归,自云不能测也。虞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人,是光禄卿虞潭的族人。虞喜年少时就很有操行,博览群书,喜欢古籍。诸葛恢治理会稽郡时,虞喜屈身为功曹。举荐为孝廉,州里举荐为秀才,征召司徒,虞喜全都不去。晋元帝开始统治江东时,有人上疏推荐虞喜。晋怀帝即位后,派公车征召并授虞喜为博士,虞喜不赴任。虞喜的同乡人贺循当了司空,是显贵的老前辈,每次到虞喜家里,连宿一两天忘记回家,说虞喜高深莫则。太宁中,与临海任旭俱以博士征,不就。复下

前虽 太宁年间,虞喜和临每郡人任旭都被征召为博士,未去赴任。皇帝又下诏书说:“ 振兴教化致力国政,最好是尊崇道德教化,阐明谦抑质朴的道理。自丧乱以来,懦家学说衰落,每当我读到《子衿》这首诗, 未尝不感慨万分。临海人任旭、会稽人虞喜操守高洁,在险恶的岁月里也不改变,精研古代经典,处在今天却能履行古人的道德,他们的志向操守足以激励世俗,广博的学识足以阐明道理,前些日子虽然不来应命,要再用博士之位去征召他们。”虞喜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赴任。咸和末年,皇帝诏令公卿举荐贤良方正敢于直言的人士,太常华恒举荐虞喜为贤良。适逢国家有战事,没有落实。咸康初年,内史何充上疏说:“ 我听说举荐有才干的人士以后,明堂四门就都能肃穆,任用具有冶国才能的大臣,天下就会太平,美善之道能够彰明,这是有来历的。现在圣德钦明,想要光大万世的功业,应整肃好招贤用的车马, 一有贤人马上就去招纳。听说前贤良虞喜天资卓越,贞纯朴实,高尚而在世人之上,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德行,直到年老也不厌倦,加上冶学深广,博闻强记,钻研艰屎玄妙的学问,他的勤奋没有人比得上,身在安静的地方体察道理,没有仕宦的心意,在柴门内高枕安卧,怡然自得。贞,略》,注《孝经》,为《志林》三十篇。凡所注述数十万言,行于世。年七十六卒。

最好是用蒲轮车去征召,用以表彰优异的操宁,一方面可以发扬广远的教化,另一方面可以改变鄙簿的风俗。”疏奏上去,皇帝下诏说:“寻阳人翟汤、会稽人虞喜都恪宁常道,清白坚贞,不营谋世务,专心读书,节操高尚可以和古人相婉美。从前虽然有征召他们的诏令,但是他们不降身屈节,这难道是白丝布难朵而求才的礼数怠慢吗!施政方略的实施需要贤才,应该把他们招纳到朝廷里来,这二人都用散骑常侍的职位来征召。”虞喜又不应命。虞喜专心钻研经传,同时也研读诚书纬书,撰写《安天论》 来诘难浑天、盖天这两种天体学说,又解释《毛诗略》, 庄释《孝经》,著《志林》三十扁。注述共有数十万字,流行于世。七十六岁去世。

(选自《晋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10.D

A/

B.臣闻二八举//

C.臣闻二八举/// 俟贤而动/

D//俟贤而动/

(译文:我听说举荐有才干的人士以后,明堂四门就都能肃穆,任用具有治国才能的大臣,天下就会太平,美善之道能够彰明,这是有来历的。现在圣德钦明,想要光大万世的功业,应整肃好招贤用的车马,一有贤人马上就去招纳。从结构上看,“二八举而四门穆”与“十乱用而天下安”结构对称,二者之间应该断开;而“天下安”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ABC。并且,“克”,是能够的意思,后面应该接动词,表示能够做什么,如“克阐”,即能够彰明;“圣德”是主语,“钦明”是谓语,“圣德钦明”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B

C

D

11.A(孝廉,并非秦始皇开始设立的一种科目,而是“汉武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B.虞喜屡被举荐,拒不应召。虞喜对出仕没有兴趣,屡次被推举为孝廉、秀才甚至是博士,但他一

一推脱不就。

C

D

12.A(“皇帝也认为他圣德钦明”错,“圣德钦明”是内史何充对皇帝的认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居今行古志操以俗博学以道前虽至其更博征分) 答:13.(1)处在今天却能履行古人的道德,他们的志向操守足以激励世俗,广博的学识足以阐明道理,前些日子虽然不来应命,一定要再用博士之位去征召他们。(得分点:行古;明道;其)                       。

2)不营世务耽学尚操古人往征而不屈岂素难而引礼乎5(2)不营谋世务,专心读书,节操高尚可以和古人相媲美。从前虽然有征召他们的诏令,但是他们不降身屈节,这难道是白丝布难染而求才的礼数简慢吗!(得分点:耽;拟;搜引)

(二)(2,9)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节选)杜甫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①大历二年年)深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诗题中的“行”与《琵琶行》中的“行”一样,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

B.第三联写梨园弟子如今的境遇,与第一联先帝时的歌舞盛况形成对比,折射出了国势的变迁。

C.第四联写到诗人乐极哀来的情绪变化,以景托情,渲染悲凉氛围,为结尾的抒情张本。

D.全诗写皇帝沉迷于歌舞,以致国运衰颓,诗人由此心忧,不知所往。

国运衰退不是皇帝沉迷歌舞所致, 而是因为战争;诗人不知所往是因为曲终哀来、见月心伤,感念时局动荡。

156

15. (1)团昔日宫廷舞伎 , 如今流落民间 , 诗人通过叙写歌舞之事 , 以小见大 , 反映五十年来国势因战争而衰的历史。(2)开元年间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 如今时隔五十年 , 昔日的少年 , 如今的“老夫” , 顿生时光流逝、人事嗟陀之感慨。(3)国家动荡 , 战乱不断 , 诗人同梨园弟子 一 样 , 四处漂泊, 不知所往 , 展现 时局艰难、百姓流离的惨状。

[解析】命题意图: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诗史是指能反映某 一 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泛指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 因其诗不仅反映个人历史及命运 , 更通过个人反映 他人、社会、国家的历史和命运。该诗表面上写公孙大娘命运的变化, 实际上借此反映五十年来国势因战争而衰的历史。写梨园弟子的命运变化同时联系到个人生活经历 , 故而有人事、国事等诸多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20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 分)

(1)杜甫在《望》诗表他忧而益老的子“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杜《屋秋风破表杜舍己至不的决的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岑参在《雪歌武官京》表对友依不之情诗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4《早春水张十员写出早的雨蒙色隐若告春早来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5刘禹《乐扬初逢上赠中蕴哲明新物将代旧物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6)白居易《刈麦中从面表农劳繁忙诗是“妇姑荷箪食, 蕴稚携壶浆。

(7)白居易《塘春行,莺的活来达天来的息并达己悦之是 “几处早莺争暧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8《逍遥游宋荣间的不会评价奋勉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师说中为择师自不师作比愈接点自的度为这做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 , 吾未见其明也。

(10)苏轼《赤赋中慨“生促,实小”句是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     )

中国向

中国同界各携合作关。“国科家这场球围疫情对作出出献,世界不新患者中提供治方。那些反声音得现格格入”柳叶刀主编理查·顿撰指将情咎于国根本图想写历,掩自己疫应对的失败表。这的锐批,指国一政为了己利不惜视命蔑视学以不责 任甚至其险的行传政病”。

谎言和骗胜不新病毒“锅推责己。④近美《代》刊显美国因疫情死人数冲向万奉劝国些客,一国际会正之声纠造谣黑转嫁责任、私利的误法,止反际法国关系本则单边裁,做国际会团结抗疫支者,不绊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共渡  枯木逢春  以致   改辕易辙

B.共度  起死回生  以至   扬汤止沸

C.共渡  枯木逢春  以至   扬汤止沸

D.共度 起死回生   以致    改辕易辙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18. B (注意这是全文的总起旬 , 下文先说中国做法, 再说美国政客的做法。第二段先说中国“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 “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 ,是贡献“智慧” ;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援助 ,是贡献力量。)

19.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①            B.②           C.③            D.

19. D CA语序有误。应是“ 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B句子赘余。”企图 ” 与“想”重复 , 去掉“想”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 的行径” 。)

20.

(7 分)

曾子轩高子同夏笑的请庆间到家客子按响铃不久一开门见他很高兴      (表示谢来访主二进屋一的妈说子轩欢会儿起吃顿便饭时一的妈说不意得久把都烂了”曾子轩觉肉烂了有好处,  ”母子俩笑了吃饭,学人聊天曾轩别夏回家,夏笑他到区口,想同别再了说“       再见”

20. Cl)劳步(2分) (3)留步(2分) (2)肉炖得烂,嚼起来不费劲儿 , 便于吸收。难怪 一 笑长那么高。(3分)(注意应符合曾“肉炖烂了也有好处”的意思, 又要含有“母子俩都笑了 ” 的因子 , 与文段提供的信息吻合。)

四、写作(5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字。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