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用秀:内含刚柔 外呈筋骨——王明九先生的书法艺术

 艺趣看点 2020-10-19

    天津美术网讯 10月17日,由问津书院主办的“追寻津沽记忆,守望文化家园——纪念旭堂老人逝世20周年·王明九先生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举行。著名文化学者章用秀发言。

    章用秀:内含刚柔 外呈筋骨——王明九先生的书法艺术

    王明九(1913—2001),原名王旭堂,号明九,笔名王象。室名海晏楼。祖籍浙江绍兴,清中叶先祖宦游至京,卸任后未回归江南故里,而是举家迁往天津,定居东郊范庄(今东丽区华明镇)。其父王秉礼参加辛亥革命,是同盟会员,善书法,喜诗文,也是一位名医,曾供职北京同仁医院,任中国中医改进委员会副主任。王明九幼承家学,淡泊自守,披阅历代碑帖千种,是一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书法艺术的资深书法家,在数十年翰墨生涯中硕果累累,著述多多。

    1986年,河北区委、区政府邀请十余位德高望重的书画家来到机关,共聚一堂,挥毫泼墨,进行艺术创作。当时我在区委从事宣传工作,由此便结识了被邀前来的王明九先生。王先生面目清癯,温文尔雅,一派文人书卷气。

    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书经历和体会时尝言:余八龄时,以颜、柳体开笔学书。十三岁时,极喜子昂法书,寒暑不辍者三年之久。之后,改书欧、褚并研书法理论之学,追求古人用笔之法。初读虞世南《笔髓论》、孙过庭《书谱》、姜夔《续书谱》、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等诸名贤论书之诀要;继读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始迈入南北朝、两汉碑帖之中。渐而领悟方笔、圆笔运用之别:方笔者,隶法也,圆笔者,篆法也。遂即上溯甲骨、商彝、周鼎、秦碣之源流,广临两汉分隶之正宗。秦权诏版,诚为隶书之鼻祖;流沙坠简,确乃汉代之墨迹。潜心致至,临摹久之,则习章草焉。

    王明九学书既得家传,且转益多师,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早年他特别得到孙嘉礽先生的指益。孙青年时代从军,与傅作义结为金兰兄弟,是一位抗日将领。孙乃礽书法造诣深厚,特别是他的北碑,熔秦铸汉,被王国维誉为“集北碑之大成者”。王明九是孙的表弟,每当孙回家探亲,他都找孙求教。孙见他对书法如此痴迷,遂将自己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北碑笔法要领悉心传授给他。

    王明九18岁时告别家乡,游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观摩石窟造像、碑林石刻。后客居上海,师从前清太史、书法大家程学川。程是光绪甲辰翰林,其南帖深得二王精髓,王居沪十年,追随程老左右,系统研习经史子集、碑帖版本、考古鉴赏及古文字学等,其综合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高。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坛墨苑精英荟萃,雅士云集,王明九与吴湖帆、冯超然、邓散木、金梦石和金少石父子等多有交往,或结社,或雅集,切磋艺事,相互启迪,使其书法创作融入了江左遗风。

    纵观明九先生作品,写南帖如行云流水;写北碑如泰山之安;写隶书优智巧于毫芒;写草书似起伏峰峦。王明九的老友、百岁书法家孙墨佛曾赞誉:“明九先生的书法是素精各种字体,纤波浓点抑左扬右。内含刚柔,外呈筋骨,笔画方正,点画匀圆,有锋熠其精神,无锋含其气韵,为当代之大手笔。”

    先生曾赠我《唐诗百首 书法百种》之书册,此乃先生“用百种墨苑精英之神韵,书写百首全唐诗坛之名篇”,“在使‘文’与‘字’达到和谐、完美的高度统一方面,全力进行探索”,甲骨文、三代吉金文字、小篆、天发神谶碑书、汉封龙山碑笔势、汉乙瑛碑书风、北魏始平公造像之风骨、北魏张黑女墓志书体、唐孙过庭书谱字、王居士砖塔铭书法直至清人钱南园、张裕钊、近人曾熙等百种书法,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足见先生书法涉猎之广、功底之深。先生还著有《章草汇编》《草书汇编》《楷书机构规律》《章草千字歌及注释》《五体书新道德三字经》《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廿种》《王明九书法选》《王明九书古诗文百篇》等。这些著作或讲书法知识和对书法艺术的见解,或为先生书法作品的荟萃,彰显出先生对书法艺术的造诣,为弘扬和普及祖国书法艺术做出了贡献。

    王明九多次在国内举办个人书法展,亦有作品多次参加国际性书法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先生更是饱蘸如椽巨笔,书写盛世华章。他以诗文的不同意境,选择不同的字体,历时五年,先后潜心创作了呼吁祖国统一的百幅书法作品、歌颂子弟兵的百幅书法作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百幅书法作品。这三个百幅鸿篇巨制,不仅展现了他精湛博深的书法成就,更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品格。拙著《天津书法三百年》(2013年9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明九先生写入其中。书中特别提到:“‘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亦虚心。’这是半个世纪前,津门书法家王明九携子王冠峰看望老友、画家萧心泉时,萧当即挥毫所作《竹石图》上的题跋。”

    2012年,王明九先生之子王冠峰先生受父亲生前嘱托,将父子二人的书法作品及部分出版物和明九先生生前的文房用具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陈云、陆定一、及张爱萍、物馆。华明博物馆为此专门设立了“王明九先生书法艺术展室”,作为建设社杨静仁给王明九的信函题词、有关老领导吴振、江平、胡昭衡、陈冰、李中垣等给王明九的信函,一并捐献给明九先生的出生地——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博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文化公益设施,丰富农民朋友的文化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