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一些这样的诗句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读吉普林的诗歌《如果》,是因为《朗读者》这个节目,郭小平朗读了这首诗,当时就非常喜欢。过后我自己又反复读这首诗歌,越读越感觉出了味道,越读越思绪万千。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首诗以及我的感想。

  

              吉普林

    如果在有人毫无理性得向你发难时,

  你能镇定自若保持冷静;

  如果在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日,

  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做无谓的争辩;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忘形于色,

  而在灾难之后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听到自己吐露真言

而被无赖歪曲得面目全非而不生怨艾;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

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

  如果你辛苦劳作,已功成名就,

  还是冒险一搏,哪怕功名化为乌有,

  即使惨遭失败,也仍要从头开始;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也不离谦恭之态,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诌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气;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如果你能惜时如金,利用每一分不可追回的时光

       那么,你的修为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

孩子,你真正成为了顶天立地之人!

这是一首对学生甚至成年人都很有励志和教育意义的诗歌,读来真正感到荡气回肠,慷慨激昂。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多读一些这样的诗句,能够被这些诗句打动,能够让这些诗句影响自己的行动,能够在塑造自己的品格时,渗透进了这些诗句的元素。那么,这将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感谢朗读者郭小平——这个不做医院院长,甘做红丝带(艾滋病儿童)学校校长的人,这是一个常人避之不及的工作。我们扪心自问,真的不具备他那样的大爱。

越来越感到教育孩子是一件充满了艰辛,更充满了意义和价值的事情。郭小平做的不仅仅是让身患艾滋病的孩子接受教育,可以读书。他所做的一切,如果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下,放到人性中去看,我觉得他至少是让这些可能被社会歧视的孩子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来自这个社会的温情。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孩子长期处于一种被歧视的状态中,没有教育,没有爱,他们的心灵很可能被扭曲。被扭曲的灵魂,不仅对个人是一个灾难,对社会、对他人绝对也是潜在的威胁。我们看到或听到过太多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因为仇视这个社会,因为心胸狭窄,有些人用极端的方式报复这个社会,让许多的无辜者受到牵连,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也带了自身的毁灭。他们让这个社会失去了安全感,让许多的家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不要说这些悲剧距离我们很远,如果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每个人都有这样偶然的可能性,这不是诅咒,而是警醒。而这些悲剧,本该通过教育可以避免,可以通过像郭小平这样的无数具有博爱和教育情怀的人来挽救。

但愿这个社会多一些郭小平这样的拥有教育理想的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也有责任做出自己的努力。教育有着太多的急功近利,这个浮躁的社会让我们的身上不断增长了功利心态,而我们真的需要一点理想主义的精神。在这里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段关于理想主义者的文字:无论如何,这世界上的变化,大都是由理想主义者带来的,没有他们,我们会生活在远比这要单调的多的世界上。理想主义者往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许多本来大家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了。理想主义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往往是超越功利去考虑问题的,如果所有人都趋利避害、明哲保身,那这个世界也够令人沮丧的、也够乏味的。

理想主义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精神的火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藏有这种火焰,但是有的火焰却被现实冰冷的水浇灭了。我们应当珍惜、不能完全泯灭这种火焰,并且,我们应当学会理解和敬仰那些用理想的火焰点亮这个世界、燃尽了自己生命的人。理想主义者是这个世界的盐,他们让这个世界有了滋味。

我愿意做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我会努力让自己的理想主义更接地气一些,把理想的完美与现实中踏实扎实的工作结合得更好,并且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让我们的教育和这个功利与浮躁的社会向着美好的一面一点点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