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安逸,还是要强大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一

    先讲一个听来的故事:

   老王操劳一生,寿终正寝之后,灵魂飘飘荡荡,到了一个门前,不,是两个门。门口各有一个门将把门。他不知道要进哪个门?两个门将介绍说:进左边这个门是享福的,吃了睡,睡了吃,什么都不用干。进右边的门仍然要继续劳作。

     老王一想,自己干了一辈子了,不想再劳作了。就进了左边那个门,果然,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开始还行,慢慢得,老王受不了了。这样的日子太无聊了;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地方,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走的,最后,老王终于疯了。然后,疯了的人就被送到了右边那个门里,开始继续劳作,谁知道,他的疯病竟然渐渐痊愈,老王又好像变得快乐起来了。

        后来,老王被告知,其实,他开始进去的左边那个门是地狱;后来去的右边那个门才是天堂。

      二

      这当然是劝人进取上进的段子。但是,想来却颇有道理。古人早就有“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只有享不了福?就是因为人们把安逸和舒坦作为享福,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经常处在无所事事的安逸和舒坦中,可能距离疾病也不远了,所以古人才有此一说。

     看到一句话觉得非常认同:人生最大的压力其实不是来自工作和事业,而是来自无聊。

      一个因为太过安逸而百无聊赖的人,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什么也不能做,只剩吃饭和睡觉这两样活的人,那么,就像刚才故事里讲的:那可能就不亚于处在地狱中了。

      三

     所以,人生的追求不能是安逸,而应该是追求强大。

     强大,包括身体的强健,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强大,能力上的强大。

     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中,处在忙碌之中,处在不断体验成就感之中。你才会充满活力,你才会热爱生命。

     似乎每一个处在忙于工作中的人都向往安逸舒适,想象着不用上班,不用有压力,不用受约束。自己可以优哉游哉,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但是,我们毕竟不是神仙。可能背负着责任,可能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劳作,去奋斗、去努力。

     但是,我们不知道,正是我们感觉到有压力的生活,却是很多人羡慕的。

    哪些人羡慕?正是那些不再有压力的你羡慕的那些安逸舒坦的人,看到你目标明确得去做事情,他们就会心生羡慕之情。

     所以,你自然想起了“围城”。

   四

     但是,今天我不讲围城,我只是说。无论我们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都必须牢记我们追求的不是安逸,而是强大。

     适当得享受安逸无可厚非,但是绝对不可以将此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哪些人容易萌生退意?可能是那些临近退休,已经退休的人。自知人生的使命已经完成,该到了歇一歇的时候了。一旦你有了这种想法,尤其是当真的生活不需要你的付出了,当你觉得自己慢慢变得成了多余的人的时候,就是你快速衰老的时候。

       其实,退休后的人最应该找到自己剩余人生的使命。不是为子女继续操劳,而是过自己的喜欢的生活。可以是继续自己以前喜欢热爱的工作,当然可以是另一种方式。可以是自己重新捡拾起年轻时候不能实现的梦想,总之要让自己继续活在目标明确的生命中。

      五

    我一直喜欢看那些七八十岁之后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老人的故事,其实,他们真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人,从心灵来说,他们就是年轻人。我记得有个老先生八十多岁和孙子一起考上大学,后来九十岁又考上了硕士。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一百岁了还笔耕不辍,还有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老先生,也是进入老年之后,依然在研究语言文字的发展。依然健在的翻译家许渊冲,九十六岁了,还在不断学习工作。

      我一直相信,他们的长寿,其实得益于最好的保健品,这保健品就是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追求。尽管从肉体上不能逆生长,但是,他们的内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停止变得更强大的脚步。

     青春不是年龄而是心态。这是厄尔曼的诗歌《青春》中的一句话。其实,只要你不是追求安逸,而是追求强大,你就是一直活在青春的岁月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