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在岸上,孩子在水里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想起了网上有个老师坦陈的无奈,他说:有时感觉老师的工作,就是在岸边或者船上,打捞那一个个落水的孩子。有的孩子靠近岸边(还没有偏离学习太远),距离老师也比较近,老师就能把他们轻松拉上来;有的在大声呼救(想进步的),老师可能就会优先捞他们上岸;有的孩子在水里高高举着双手(想学习的),老师就能较容易得抓住他们。

最怕那些没有了上岸的愿望的孩子,他们在水里越飘越远,老师真的鞭长莫及;也有的已经沉没水底,连水泡都不冒一个;当然,最让老师绝望的,是那些上了岸又自己悄悄溜下去的。

值得老师欣慰的是那些会游泳的孩子,他们劈波斩浪,向着理想的彼岸奋进。

这个比喻我觉得非常恰当,今天就有一个急于想上岸的孩子来找我了。

这个孩子告诉我:自己感觉很羞愧,成绩一直不理想,比入学名次下降了很多。他在这样说的时候,眼眉低垂,眼里隐隐有泪光。

我根据自己的直觉,突然意识到,这个孩子消极的情绪可能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学习状态。我说,孩子,你能说出这句话来,我就觉得很欣慰。很明显,这是一个上岸愿望比较迫切的孩子。

但是,必须首先解决他的情绪问题,否则,很难拉他上岸。

经验告诉我,这样处在消极情绪中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学习上的消极状态。他可能已经处于这样的循环链条中:情绪低落——精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学习下降——情绪更低落——成绩更差。所以,我开出的药方就是:先斩断孩子的消极情绪。

我说:孩子,你先抬起你的眼睛看着我。这个孩子抬起头来,但是,目光依然是闪烁的,眼神是游移的。我知道孩子内心的自卑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

但是,我说:我们就从坚定地抬起头来开始,从注视老师,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开始,一点一点斩断自己的消极情绪。只有你上课时开始和老师进行目光交流,把你渴求进步的眼神与老师的目光对接,你才会有全新的开始。我的意思是让老师先注意到你想上岸的愿望,先把你捞上来。

因为我知道老师上课时会特别关注和老师目光交流的孩子,会不自觉的经常提问他们。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先集中上课精力,然后在回答老师的提问中一点点找到自信,从恢复自信开始,获取向上的力量。

孩子的目光变得有些明亮了,我知道他应该领悟到了老师的意思。进而他又说了一句:老师,我应该早来找你,我来晚了。我说,一点也不晚,只要我们真心想努力。

我在想,我们有多少这样的孩子还在低头羞愧,还在羞愧中挣扎,我希望他们勇敢地向老师招手,让老师看见他们努力想爬上岸边的姿势。

我们当然希望老师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捞上岸,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老师的精力也有限。面对那些游离岸边太远的孩子,老师真的很无奈。但是,同时,我也想告诉那些想上岸的孩子,勇敢得举起你的手,大声呼救,不断向岸边靠拢,向老师靠近。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