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军治感冒与农民得胃癌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农民老王感到胃疼,因为没有医保,老王心疼那点医药费,就没去医院,吃了点止疼药感觉就好点了;后来再疼,还是吃止疼药;老王就这样撑了好久,再后来,实在是撑不住了,到医院检查是胃癌晚期。医生埋怨老王为什么不早点来治疗。

以前在农村等贫困家庭,想必这样的故事经常会上演。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有病要早治,不能心疼钱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下面的案例。

身经百战的七十多岁的将军老李,是老王的表弟,和农民老王不同的是,老李医药费全额报销。有一天,老李感冒了,于是就到医院看病,值班医生建议回家多喝白开水,说是不用开药。老李想到了自己的表哥——多年前死于胃癌的农民老王,就是因为小病不及时治疗,终于酿成了大病。

老李心里非常不痛快,于是就找医院的领导——医生张主任,张主任认识李将军,听完将军对值班医生不满的言论,于是就给将军开了住院手续。

本来不是很严重的感冒,竟然输液一周。反正全部报销,老李也不在乎。感冒好了,还没等出院,老李感觉身体又不舒服,一检查是肾出了毛病(滥用抗生素导致肾病),于是又是继续输液;肾病好了,肝病又犯了,于是又再输液;最后,老李心脏衰竭而亡,可怜一直身体不错的将军最后竟然病逝在了医院里。

有病要早治,那么,将军老李的病治疗得不可谓不及时,但是,结果比老王死得还要快。那么,我们到底何去何从呢?到底小病该早治还是不治?其实,人们大多会如此回答:要对症下药,看是什么病?那么,老李住院不是对症下药吗?医生是见病治病,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至于最后路和桥延伸到什么地方,有时候真不是医生说了算。

我不是医生,在此不再探讨关于疾病的问题。我只是想借这个引子,来说一下我们的安全问题。

过犹不及,正如安全问题,我们确实是需要效仿将军老李,小病早治疗,要防患于未然,要时时小心谨慎,要处处谨小慎微,要如履薄冰,防微杜渐,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但是,我们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又会怎样呢?

学生需要社会实践,需要走出校门,但是,从安全问题考虑,我们还是最好不要走出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谁能承担得了?这可是要追责的。

于是,新的问题就产生了,学生渐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不经风雨洗礼,难以担当大任,我们培养了一批乖乖女,还有少见阳刚之气的大男孩儿。

学校运动会早就取消了五千米赛跑,至于越野赛跑,那更是多年未见了。别说是五千米,就是三千米长跑,在中小学校的运动会上都难得一见,根本原因还在于安全问题,长距离比赛安全隐患多啊。

然而,我们也不能学农民老王,对于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或者标准太低,就像胃病只吃止疼药,不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存在的土壤和根源。我们不要等到小病耽误成了大病才后悔莫及,要像定期体检一样,将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

我们依然要走出去,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但是,我们要制定好详尽的安全预案,要进行周密的部署安排,要落实每个人的安全责任,要确保万无一失,毕竟孩子的安危不是儿戏。

老王也好,老李也罢,但愿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的办法,不负使命,也不出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