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让孩子不再打游戏?这个答案意味深长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怎么才能让孩子不打游戏,这是一个令无数家长头疼的问题。

网上有各种办法,估计很多家长也看过,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况,也很难说哪个办法适用自己的孩子。

但是,最近网上有个答案发人深省,也获点赞最高。大体意思是:如果想让孩子不打游戏,那就每天逼他打游戏,只要不打游戏就唠叨他、批评他、数落他;然后,多让他参加游戏比赛,只要比赛结果不好就讽刺他,甚至打骂他。

这个答案的真正意义,当然不在于提供了有效杜绝孩子打游戏的方法,家长们看过之后,都会若有所思,或者会心一笑。因为这其实是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哪个问题?

有些孩子为什么讨厌学习?

学习本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为人天生具有好奇心,而学习就是满足好奇心的活动。当然,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毕竟在当代,学习是一件特别功利的事情,学习附着着太多好奇心之外的东西,尤其是与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可能淡定到任由孩子自己发展。

但是,但凡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涉及到功利目的,我们就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我们太着急让孩子能够学习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途。

然而,急功近利的结果大都是欲速则不达,或者干脆适得其反。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话题除了学习,除了考试成绩,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其他内容的话,那可真的是距离孩子厌学不远了。

父母经常唠叨孩子学习的直接结果很可能是孩子厌学,最起码是孩子在你唠叨的这一天里不愿学习,个中原因,估计家长会有些莫名其妙。

首先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学习这件事情。

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够代替。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不知不觉中传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考上好大学,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考不上好的大学,那么,他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所以,我们必须告诉孩子关于学习的真相,人生不会因为考上一所好大学而一帆风顺,一好百好,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学得好不仅为自己,还能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口号)。

其次,家长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无论孩子考得好你奖励表扬,还是考不好你惩罚打骂,都是对学习这件事情的伤害,孩子因为你坚持不懈的干涉,会变得失去责任感,会渐渐意识到学习不是他自己的事情。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办法让孩子体会到求知的快乐,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成就感,而不仅仅是那个分数。尽管成绩很重要,但成绩只能是热爱学习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我们有没有听到孩子埋怨过:你除了学习,还有别的话吗?

换位思考一下,只谈学习的父母会不会很烦人?而很烦人的父母,很难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没有了这个基础,你说的话,孩子能听得进去吗?

我们经常会犯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只要是孩子学习出问题了,我们就开始替孩子想办法,或者代替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开始威逼利诱。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满足父母的期待,学习是孩子自己需要面对的课题,如果成绩不好,也不必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也不要太过消沉,因为,还有下一次啊!

即使是高考,那又如何?依然有无数的下一次,我们要坚信这一点。

但是,如果孩子开始讨厌学习,那很可能就没有了下一次。

尤其需要家长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孩子不学习或者学习暂时落后,说出过分的话,甚至于说出伤害孩子人格的话,如果这样的话,每当他们遭遇学习上的挫折,他们就会更加沮丧,更加消极。

一个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更需要得到父母的爱。

我们不要假装不在乎孩子的成绩,孩子能够感觉出你的虚假,即使只是你的一个失望的眼神,一个一闪而过的表情。

我们应该由衷地让孩子知道,无论孩子怎样,无论他学习好还是差,你都真心爱他。但是,你需要让他知道,父母的爱就是和孩子一起面对失败,一起想办法战胜失败。

在孩子对学习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父母不要担心自己不唠叨了,孩子就会放松学习。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需要督促、提醒,甚至惩罚;也有的说孩子需要鼓励和被关注。

其实,这样的孩子已经被家长的唠叨改变了,变成了一个不能正确看待学习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

父母唠叨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我焦虑,是把自己未能完成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身上背负着两代人的重担,肯定会不堪重负,产生抵触心理也就在所难免。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

无论是打游戏还是学习,都是如此。

前提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接受你的指导和意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