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永远也不想见你”,为什么我们会说出这样偏激的话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家长有没有一瞬间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太可恶”的感觉?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我们越说越气愤,越气愤越觉得这个孩子太不像话了,怎么自己的孩子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呢?进而想到,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必须严惩,必须让他长记性。

夫妻之间吵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时觉得对方太不可理喻了,自己怎么会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呢?

但是,等我们平静下来之后,会觉得那一刻的想法确实有些太偏激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心理学上对此有一个解释,叫做“聚焦错觉”——因为聚焦某人某事导致错觉的意思。当你过于关注聚焦于人和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就会导致对其判断错误或者预测失误。

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家长因为害怕孩子会因此走上弯路或者误入歧途,于是就会引发对这件事的过度关注——聚焦。

这种聚焦关注,一下子让你产生错觉——夸大了这件事的危害,甚至让你想起了孩子以前类似的错误。于是,气愤的你就越发认定了这个错误所导致的危害巨大;或者,你在瞬间想起了孩子其他更多的错误,这会让你得出对这个孩子更加恶劣的评价。

在这种聚焦错觉之下,你的气愤便会升级,进而导致大发雷霆。你会对孩子说出很多连自己都觉得过份的话。比如“你就是个废物”“你这辈子也不会有出息”“你不是我的儿子”“你赶紧给我滚出去”“我永远也不想见你”等等。

这些愤怒之下伤人的话,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的多了,就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进而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让孩子自暴自弃。

明白了聚焦错觉之后,对家长有什么意义呢?

我觉得首先可以让我们有所觉知,我们应该意识到,并非是孩子的错误大到让我们大发雷霆,而是“聚焦错觉”使我们过度解读了这种错误。在这种觉知之下,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快让自己冷静下来。

第二,我们知道了,家长这样的聚焦错觉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委屈。一旦错误已经造成,家长要有勇气承认,要和孩子解释,是自己的聚焦错觉导致了对孩子的伤害。

第三,家长也可以用自己犯过的聚焦错觉,来教育引导孩子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孩子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不要因为聚焦错觉导致对他人的极端评判,要理智分析他人的优缺点,更不能轻易发火。

同时,我还想到,如果孩子在考试或者做题中,聚焦于某个或某些不会的题目和做错了的题,也会出现聚焦错觉。聚焦错觉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误判,认为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材料,从而丧失信心和勇气。

其实,这不过是正常现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了,同学们也不要聚焦自己取得的成绩就盲目自大,这也是属于聚焦错觉啊!

怎么样?我们是不是该回忆一下以前的聚焦错觉了,防止再次被错觉误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