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情才能达理——给家长的建议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家长习惯给孩子讲道理,尤其是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或者与孩子发生冲突时,道理更是一套一套的。

但是,很遗憾,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根本不听自己讲的道理,尽管家长觉得自己讲的道理是如此正确,觉得自己是如此诲人不倦。

这个时候,家长容易把责任归结到孩子的逆反心理,以为青春期的孩子太冲动,就是不听大人的话。

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家长还没有真正领悟一个词——“通情达理”。

一般来说,这个词会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现在,我觉得,这个词的内涵还远不止于此,要真正理解这个词,还需要在中间加上两个字——通情才能达理。

也就是说,你先要把孩子的情绪理顺了,心情平静了,才能和他讲道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当一个人被痛苦、愤怒、自责、内疚等负性情绪包围,不能自拔的时候,大脑黑匣子里与情绪发生密切关联的杏仁核会被强烈、持久地负性激活。

而这种激活会使主管理性思考的大脑皮层受到极大的抑制,这就是“大脑情绪优先”的原则。”

上面这段是我引用的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话,可能专业性强了些,但是,为什么我还要引用这一段呢?

因为这是脑科学研究的结果,大脑的杏仁核主要是控制情绪的,在情绪方面,杏仁核负责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的产生、编码和储存……

好了,不说了,我知道再说就没人继续看下去了。

言归正传,上面这段专业术语通俗地说就是:如果孩子正在闹情绪、发脾气,你说得再有道理,再多么地精妙精深,他也听不进去

通情才能达理,要求家长必须先给孩子疏通情绪,如果你想让孩子能够听进你说的那些道理,你就需要耐心一些,不要着急去讲那些你认为天经地义、经世致用、句句真理的大道理。

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在于:孩子一有问题就急于劝说、教导,这样常常会使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恼火,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得怎样理解他、尊重他。

你尚未给孩子倾诉的机会,也没有了解到他的烦恼和苦衷,怎么能获得他对你的信赖呢?而孩子在未能宣泄掉自己的恶劣情绪之前,是难以与大人进行深入沟通的,这实在是人之常情。

但是,急功近利的家长啊!往往忘记了这个人之常情。因为我们太急躁了,太自以为是了,太把自己的经验当回事了。我们太想直接切入正题了,太想马上见效,太想立刻让孩子明白道理,太想让孩子赶快按照我们说的去做了。

结果,我们又走在了“欲速则不达”的道路上,却以为是孩子陷入了“执迷不悟”的泥潭。

“通情”,就是要疏通情绪,沟通情感,如同疏通河道,才能保持河水的畅通;河道畅通了,才能让河水流向它该到达的湖海,完成“达理”的目标——明白道理,进而按照道理去做。

至于如何疏通孩子的情绪,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在信任家长的前提下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释放过重压力,为此,家长学会共情与倾听。

以前这方面说的比较多了,在此不再啰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